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古村落是中国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具体表现,后沟古村落是山西古村落文化的代表,是山西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通过对后沟古村现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分析,并结合当地的环境、建筑因素,提出了后沟古村保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东莞古村落基本情况的分析,认为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不能脱离其历史文化传统,要充分利用古村现有的社会、民俗与人文因素,尤其是传统社会的整合与运行机制。作者认为,宗族及宗族文化是古村保护的积极力量,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古村文化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汉中市西乡县堰口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法、定性分析法、系统论方法分析了古镇历史遗产资源及其保护现状,发现了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着历史遗产受到破坏、城镇规划不重视等问题,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第三产业结合、历史文脉挖掘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当前韩岭古村开发改造的背景契机,对韩岭古村发展中的文化保护问题展开探讨。在分析韩岭古村文化赋存的基础上,揭示了文化保护与村落现实发展的几处矛盾,进而从保护主体、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文化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中杰 《科技资讯》2014,(5):201+203-201,203
随着古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古村落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浙江省金华古村为例,从古村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作为乡土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载体的传统村落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传统村落正在急剧消亡,传统村落的保护成为这个时代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以江西境内传统村落最为集聚的庐陵地区为例,探索基于村民视角的钓鱼古村与燕坊古村的保护成效,通过对比钓源古村与燕坊古村的保护现状,指出了村民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内在动力、基本条件、制度建设、精神建设和观念转变五个方面提出提高村民对传统村落保护积极性的建议,以期最终达到发挥村民对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让乡愁能够找到归宿。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白族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其保护和传承受到各级政府和学者的关注.然而,白族遗产保护和传承缺乏民族内部动力,又不能由国家大包大揽.白族地区开展民族旅游是目前国内白族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可行模式,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民族价值认同,保护民族特质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不少城市的工业遗产面临着或存在或消失的重要抉择.保护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并加以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城市历史文脉和城市特色具有特殊意义.从价值观的误区、新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工业遗产保护的软环境恶化等4个方面分析工业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冲击;提出把工业遗产纳入城市规划的视野,认为政府要对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制定工业遗产分类标准、对现有遗产进行分类分级、落实工业遗产保护措施;研究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遗产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古都洛阳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遗产旅游的解说系统作为遗产旅游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日渐受到旅游管理者的重视。遗产旅游解说系统与一般旅游解说系统有所不同,相比一般旅游解说系统,遗产旅游解说系统的旅游资源文化价值品位更高,解说媒介地位更加重要,旅游客源的特征细分更加明显,因此在遗产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应充分根据其特点而科学规划。文章以古都洛阳为案例,分析得出洛阳遗产旅游解说系统资源存在文化品位高、物质载体缺乏和分布集中等特点,解说系统中存在交通识别系统设计缺乏人性化、景区解说系统缺乏统一规范化、网络媒介解说系统影响力不够等的问题,主要在重视窗口解说系统、规范解说设计规划的程序、重视网络解说媒介等发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0.
分析百余年五台山地质学术研究简史和五台山十年申遗中对自然遗产地质学价值的表述,结合近来出现的"地质遗产"概念,站在世界遗产的宏观视野,简要讨论五台山地质遗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五台山地质遗产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对五台山地质遗产的保护既需要法律保护,也需要地方政府的科学管理,还有赖于全人类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1.
《科技智囊》2013,(6):56-68
近一个半世纪的工业发展史为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改造的加速,我国的工业遗产破坏较为严重,保护和利用的形势不容乐观。直到2006年4月18日,以"重视并保护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社会各界才真正意识到我国工业遗产资源的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开始成为一个崭新的话题进入主流话语体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困难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浙江衢州市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与船民社群文化记忆与大运河(浙江段)遗产研究,从中西文化传统中梳理文化和遗产概念,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启示。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使文化遗产活起来,其中文化价值和意义是核心。重视遗产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有助于社会共享遗产保护成果,跳出西方遗产话语体系,建构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下语境的遗产保护实践话语,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以山西省高平市良户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设计为例,针对这一历史聚落的发掘、保护、修复,以及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产业开发,从现场调研、测绘开始,结合良户的历史沿革、遗存现状等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划分了合理的保护范围;明确了保护的内容、提出了古村的整体保护模式,为了使古村格局和历史建筑信息的完整性得到有效的保护,提出了对古村适度的修复,同时也在保护与发展这一问题上提出了合理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4.
张静辉 《科技资讯》2008,(31):218-219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文明不断冲击着工业社会,新兴产业开始逐渐取代工业社会,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工业遗产的初步研究,探讨了工业遗产的内涵和工业遗产的保护必要性以及工业遗产保护的途径、重新利用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界定“鞍山工业遗产“研究的内容,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鞍山X-.业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通过工业旅游展望了未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趋势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界定"鞍山工业遗产"研究的内容,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鞍山X-.业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通过工业旅游展望了未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趋势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界定工业遗产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工业遗产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分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保护方法,提出了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图书档案作为文化与历史的载体,承载着文化的烙印,记录着历史的轨迹.尤其是中国图书档案文献遗产更是以其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有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沿革.阐述了当前我国图书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图书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档案文献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与保护也愈加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以雅典宪章等相关遗产保护宪章为线索,剖析传统乡土聚落的历程,总结了传统乡土聚落遗产保护的现状和趋势,并结合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指出现阶段在传统乡土聚落遗产保护中理论与实践的切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