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官煤结合”是我国煤炭事故频发的很重要的原因,其表现方式不仅有入资投股,更有甚者如“干股”,利用手中权力与煤矿主勾结在一起,不仅造成了我国社会的不和谐,更导致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煤炭监管部门也提出要坚决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的问题。也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本文通过分析“官煤结合”的危害及原因,提出治理该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9月22日,是国务院办公厅针对“官煤勾结”发出官煤撤股“最后通牒”的截止日。在此之前,主动撤出入股煤矿投资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将可免予处罚。22日上午,本刊记者与新华社记者在省重点产煤区娄底市了解到,负责收集全市范围内主动申报撤出入股煤矿投资情况的市纪委、监察局,仍未收到一起主动撤资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3.
在1991年9月24日出版的美国《世界日报》上刊载了一条新闻:《中国黄瓜移植培育成功,投入美国市场颇受好评》,同月2日,美国《费城咨询报》刊登了杰佛·阿玛德写的特稿《东方与西方会合于切斯特大地上——切斯特土地产出中国珍品》。两条消息说的是同一件事:中美合怍,由中国专家将中国优良黄瓜新品种移植美国土地获得成功,生产出被美国人称为“世界珍品”的“漂亮、美丽、直溜溜的黄瓜”。  相似文献   

4.
在此起彼伏、越来越密集的矿难、灾情现场,中国公众熟悉了一张疲惫、愤怒和痛苦的面孔。这个人就是神情日渐憔悴、头发日渐花白、媒体用“冷面”与“狠话”形容最多的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赴湖南资江调查矿难原因后,他“怒斥”官商勾结、官煤勾结;广东大兴煤矿透水,他“怒斥”这是一起典型的“矿主赚钱、矿工受难、政府埋单”的恶性安  相似文献   

5.
在新化县温塘镇支华村发生的官煤勾结事件中,最苦的是老百姓,他们世代居住的村庄环境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生活也陷入了窘境,举步维艰。在这里,村民赖以生存的水都成了奢侈品,唯一的水井已滴水无存,昔日的自来水水管成了空摆设。挑水要到2、3公里外的邻村去,一个早晨挑一担就要到中午;牲畜饮水的山塘也漏了个底朝天;养育着老百姓的耕地已是千疮百孔,种玉米都得担心别掉进陷空区里;村民过的是有房不能住、有地不能种、有井没有水的日子。“官煤勾结”带给老百姓的窘境@刘学斌 @李凯全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1998,(6)
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今年4月以来,首都和某些地方的媒体上,一则在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以"天价转让知识产权"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4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公开宣布"徐思众先生通过有关法律程序,已正式授权本报独家发布其‘转让徐思众中国珠心算教学法知识产权’的新闻的特殊资格",并以《心算大师给你一个亿》的诱人标题,首次报道了浙江省慈溪市徐思众以1000万元的标价转让他创造的"珠算式心算法"。徐思众在这些报纸上信誓旦旦地"保证投资者三年内赚回一个亿"。4月24日,影响颇大的《北京青年报》又以《知识产权转让开出‘天价’,徐思众:给我1000万,还你一个亿》的特大标题对这一消息作了进一步烘炒。该报还专门配发了题为《被马哈蒂尔点名的人》的消息和图片。一周之后,5月1日浙江《钱江晚报》以《一千万能赚一个亿》的大字标题突出报道。以上两报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5月7日,《北  相似文献   

7.
报道10日,省煤炭工业局纪检监察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0月份湖南民众举报官煤勾结线索比上月同期相比至少上升50%以上,且实名举报者居多。他认为,上月末湖南省委办公厅与省政府办公厅宣布重奖举报人5-10万元的相关举措,正在助推社会监督力度。省煤炭工业局纪检监察处负责人贺高祥说,考虑到举报者的顾虑,湖南省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举报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的奖励办法,适当增加了资金额度。9月27日,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严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参与小煤矿生产经营活动的通知》中明确…  相似文献   

8.
马丁的《当代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一文,去年十一月二日在北京《工人日报》上发表后,经《北京周报》、北京《经济学周报》和上海《世界经济导报》先后转载,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和新闻出版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和反响。日本时事通讯社和《读卖新闻》不顾事实。刊发消息,指出中国杂志载文明确提出:“《资本论》已失去有效性”。纽约《中报》  相似文献   

9.
在此起彼伏、越来越密集的矿难、灾情现场,中国公众熟悉了一张疲惫、愤怒和痛苦的面孔。这个人就是神情日渐憔悴、头发日渐花白、媒体用“冷面”与“狠话”形容最多的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赴湖南资江调查矿难原因后,他“怒斥”官商勾结、官煤勾结;广东大兴煤矿透水,他“怒斥”这是一起典型的“矿主赚钱、矿工受难、政府埋单”的恶性安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1月11日,上海各大媒体在显著的位置,赫然刊登了一条消息:上海市第一家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赛璐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以戴军为主要负责人等6名科技人员职务发明创造的技术产权协议评估200万元,全部入股“赛璐化工”,科技人员在公司服务期间可享有原母体企业——上海赛璐珞厂200万技术产权入股中180万股的收益权,并获得20万股所有权的奖励! “赛璐化工”所传递的信息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强烈关注。这一让发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驻伊美军阵亡103人,受伤700余人,创下伊战三年多来单月伤亡人数的新记录。《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为此专门发文,称美军在伊拉克遭遇了“黑十月”。据《国际先驱论坛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美国媒体披露,截至2006年11月2日,美军在伊拉克已阵亡2814人,伤2万余  相似文献   

12.
1月17日,瑞典的《每日新闻》报登载一篇从河内发回的报道,题目很引人注目,叫做《范文同谈柬埔寨问题:已经走上了政治解决的道路》,介绍这位越南总理在接见该报记者时作出的保证:“柬埔寨问题将肯定能得到政治解决,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过程已经开始”。同一天,法新社从胡志明市发出一条消息,也谈到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这是越南外交部长阮基石说的:“我们将尽我们的最大努力促进实现政治解决,但是,我们正在做好准备,以便应付一旦达不成协议或不能实现政治解决可能会出现的  相似文献   

13.
何谓“党八股”?此词为何人所“发明”? 《(反对党八股)一文发表的由来》(载1989.9.23日《新闻出版报》)是这样谈的: ……五四运动后,“八股”已成为僵化、教条、呆板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4月5日,《东方新报》以《谭谈求援挽救血癌少年》一文,报道了各路携手救援李晨的情况,随后,新华社湖南分社、《中国煤炭报》、《湖南安全与防灾》杂志、《三湘都市报》、《娄底日报》、《邵阳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白血病少年李晨的情况,立即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4月5日上午,记者刚走进杂志社,由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煤炭报》驻湘记者站及《湖南安全与防灾》杂志社为李晨设立的募捐热线电话急促响起来,对方是一位女士,看到报道后决定为李晨捐款,执意要把捐款送到病房。记者致电湘雅附属一院住院部,哪知李晨一大早…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新闻周刊》报道,随着美国经济情况的恶化,踯躅街头的流浪者日增,这已成为美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美国社会的“贱民”美国流浪者的出现,在60年代仅是个别城市的现象。最近据美国有关方面统计,今天他们已遍布美国许多大小城市:纽约3.6万人,洛杉矾3.6万人,华盛顿、休斯顿、亚特兰大,迈阿密上万人,旧金山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1997,(6)
不久前,来自瑞士的《拉姆萨尔公约》秘书处的消息说:“我们已接到北京林业部的信件,从1997年7月1日起,香港米埔及后海湾内湾一带的湿地将成为中国在《拉姆萨尔公约》下第七处重要湿地。”积极参与发展中国湿地保护行动  相似文献   

17.
近来,欧美许多新闻媒体,如《星期日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争先报道博茨瓦纳政府将把土著布须曼人迁出卡拉哈里沙漠地区的消息,有的甚至宣称此举“无视布须曼人的人权”,英国贵族院5月16日还为此举行专题辩论会。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那么,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威胁论"的缘起与化解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文来 《科技潮》2007,(2):18-21
2005年9月14日,俄罗斯《消息报》报道称“中国将夺取西伯利亚水资源”,因此将导致“俄罗斯可能有100多万人缺水,几十家企业停产”。2006年9月13日,俄罗斯《独立报》发表文章说,到2015年中国本身及其南亚和东南亚的周边国家将急剧增加对水的需求,中国是这一地区的水源国,中国未来将利用这些跨境水资源作为有效工具制约亚洲。“美国之音”网络版不久前也刊登文章指责中国过度开发跨境河流,认为中国对新疆境内的伊犁河以及额尔齐斯河水资源的过度使用正在给位于下游的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其后果可能会导致生态灾难。“中国水威胁”论的出现,在排除了政治上的因素外,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本刊记者报道11月28日至11月30日,由中国设备协会、省安监局、《中国安全生产报》等单位主办,省设备协会、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湖南安全与防灾》杂志社承办的全国首届矿业机械设备及安全产品技术博览会在长沙隆重举行。举办本届“矿博会”的宗旨是为了提高矿山企业的抗灾能力,改善矿业生产条件,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20.
文化播报     
2005年12月25日,美联社发表的“中餐已成为美国人节日晚餐中一个特受欢迎的选择”的报道,被包括《今日美国报》、《波士顿环球报》、美国有线新闻网、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在内的许多媒体转载,并被加上不同标题:《中餐已成圣诞节大餐》、《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节日吃中餐》、《中餐已成美国人节日大餐的流行选择》,等等。平安夜,许多夫妇和朋友们在中餐馆共同享受了一顿丰盛的中餐。有人甚至表示:“感恩节时我们吃火鸡,圣诞节时我们就出来吃中餐。这将成为我们的一个传统。”如今的圣诞节以及一年中的所有重要的节假日,已成为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