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三种栽培品种芍药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和野生种芍药的核型相比,除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均有随体这一特点外,其余特征和相应野生种相似。  相似文献   

2.
新发现的毛冠鹿的一核型与性染色体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培养成年雄性毛冠鹿的皮肤细胞,对其核型进行分析,发现了一种新的核型,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染色体正好配成24对,其中有一对为异型染色体.该对异型染色体的一条为较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长度仅次于第3号染色体,C带与薄层扫描显示其异染色质丰富.另一条为较大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长度介于第2号与第3号染色体之间,比其他已知核型中相应的染色体长,几乎全为异染色质.G带分析表明该对异型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域均显示一些数目不等的浅带.本文通过核型分析,对毛冠鹿的性染色体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云南褐家鼠和黄胸鼠染色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昆明地区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和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的核型.其染色体数目均为42.其中褐家鼠含有十一对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二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七对中着丝料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而黄胸鼠核型中,具有十三对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七对中着丝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另外,文章还对这二种动物的染色体进行了G分带、C分带和银染色研究,探讨了二者的亲缘关系以及它们在家鼠属(GenusRattus)动物中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栽培沙打旺和野生沙打旺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除染色体数目相同外(2n=16),在核型组成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栽培沙打旺属于大染色体,野生沙打旺属小染色体;2.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以及平均臂比前者均高于后者,核型类别,栽培沙打旺为2A,野生沙打旺为1A;3.栽培沙打旺有一对C型随体,野生沙打旺有α对C型随体.本实验从染色体水平这一方面提供了两者亲缘关系较远的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福建连江产眼镜蛇的核型,绘出其染色体组型模式图。它与浙江产眼镜蛇的核型相比,有一对大染色体着丝点位置差异显著。文中首次报道了眼镜蛇的等臂染色体,并初步探讨了用双线期染色体进行蛇类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香瓜属(Cucumis)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技术对香瓜属两个品种华兰氏和哈密瓜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具有24条染色体,中部着丝点的染色体9对,近中端着丝点的染色体3对,包括一对具随体的染色体.其核型公式均为:2n=24=18m+4sm+2sm(SAT),按照Stebbins的核型分类方法,细胞类型均为2A.通过本实验对华兰氏和哈密瓜染色体数目的确定,以及核型的分析,为今后对葫芦科尤其是香瓜属植物核型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技术对香瓜属两个品种华兰氏和哈密瓜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具有24条染色体,中部着丝点的染色体9对,近中端着丝点的染色体3对,包括对一对具随体的染色体,其核型公式均为:2n=24=18m 4sm 2sm(SAT),按照Stebbins的核型分类方法,细胞类型均为2A,通过本实验对华兰氏和哈密瓜染色体数目的确定,以及核型的分析,为今后对葫芦科尤其是香瓜属植物核型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胡颓子属二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报道了胡颓子属2种植物的核型。其结果是:翅果油树2n=2x=28=16m(4SAT)+12sm,第一对染色体和第三对染色体具随体;牛奶子2n=2x=28=22m+6sm。其中翅果油树的核型为首次报道。本文还对这二个种的染色体进化问题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九龙棘蛙和棘胸蛙的染色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福建蛙类新纪录——九龙棘蛙相似文献   

10.
采用尾静脉抽血法对斜带髭鲷厦门网箱养殖群体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核型公式为2n=46=4m 8sm 6st 28t,染色体总臂数NF=58,与喻子牛等对青岛近海斜带髭鲷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通过对比发现厦门斜带髭鲷染色体2倍体数2n=46比青岛的少1对,但大型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数目又比青岛海域群体多出一对.从而推断斜带髭鲷厦门网箱养殖群体的染色体核型2n=46=4m 8sm 6st 28t可能是从核型2n=48=2m 8sm 2st 36t通过一对非同源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经罗伯逊易位,着丝点融合形成了一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而形成的,进而造成斜带髭鲷不同地理种群间染色体的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11.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一种新核型及C-带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原代和传代细胞培养技术对毛冠鹿一雌性胚胎肺细胞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众数为2n=48,核型公式为2M+2ST+44T;首次发现两条大型末端着丝粒染色体(无次缢痕),C-带显示该对染色体的异染色质丰富,约占臂长3/5.是毛冠鹿的又一种新核型,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毛冠鹿胚胎有限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毛冠鹿胚胎肺、肾有限细胞系,并对细胞形态、生长速度及核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发现了毛冠鹿新核型,根据C-带分析结果,提出了毛冠鹿中存在B染色体,而核型多态的实质是B染色体的多态。  相似文献   

13.
应用显微切割技术获得赤麂的Y2单条染色体,经LA-PCR(linker-adaptor PCR)扩增后用DIG标记制备探针,然后用Southern blot杂交法对所制备的探针进行验证并对毛冠鹿的中期核型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涂染探针是成功的,原位杂交也获得了阳性结果,可以初步验证毛冠鹿中的Y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毛冠鹿p16^INK4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扩增技术首次克隆毛冠鹿p16^INK4基因第二外显子,DNA杂交和序列分析发现,在307个碱基的第二外显子中仅有5个碱基的差异,同源性达98.4%,p16^INK4基因的第二外显子是高度保守的区域,在其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华南豹的粪便分析,表明它常捕猎的食物是毛冠鹿(Elaphoduscephalophus),而后被竹鼠(Rhizomyssinense)所取代.其食谱以15种大中型兽类所组成,偶食一些雉类、家畜、草和泥土.食谱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它们捕食的几率有关,或因竹子开花死亡捕食行为发生了改变,而与捕食的难度和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川厚朴新生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进行染色体制作新方法的研究,并就川厚朴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川厚朴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6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2对,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为1对,其核型公式为K(2n)=38=32m 4sm(2SAT) 2st.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四川产的米贝母、瓦布贝母、浓密贝母、槽鳞贝母等4种贝母进行了核型研究,现报道其核型公式、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和核型。该4种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报告了刺獾蛛(Trochosaspinipalpis)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19.
The Karyotypes,C-banding Patterns and AgNORs of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IntroductionThestudyonfishchromosomeswasstartedabroadinthethirtiesofthetwentiethcentury .Butduetoimperfectfixedmethodsandtechniques ,determinationwasstronglysubjective ,inadditionfishchromosomesbeingmuchsmallerthanthoseofhumanspeciesandothermammals ,plantsandinsects ,thereliabilityofearlyresearchresultswasratherdeviated .Afterthefifties ,thepreparation ,observationmethodsandtechniquesofhumanchromo someswereconstantlyimproved ,andin 1 970s ,variouschromosomebandingtechniqueswereestablished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