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嘉亮 《海峡科学》2009,(10):10-11,27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生产活动中,推崇3R化生产方式,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历了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应该成为中国在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途径和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该文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并阐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的我国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为:计划用5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全面建成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资源节约的循环型社会,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等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极大提高,生存空间整体改善,全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通过分析我国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条件,进一步分析了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通过抑制社会对资源环境过度需求、增加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供给以及技术创新等措施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煤炭资源的高度开采,高度排放.低度利用,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促进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该文简要分析了露天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优势及阻碍因素,并对其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几点合理化的对策,以期促进露天煤矿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推荐理由: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指能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经济活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引发的物质消耗急剧增加环境恶化日趋严重,这种情况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并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本书深入分析了浦东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国内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剧,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其他发达国家对于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已有较为成功的经验。而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我国目前经济增长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要解决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矛盾,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现实,深入分析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循环经济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应有内容,为经济立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目标。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目标。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当今世界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建立循环型社会己经成为共识,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我国环境资源方面存在的危机的分析,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各国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当务之急,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娟珍 《海峡科学》2006,(11):73-74
论述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客观性,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并就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兴远 《科技信息》2011,(18):I0058-I0058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的约束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党和政府及时作出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确保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江苏、浙江、安徽以及贵州贵阳等地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浙江临安市白洋坞生态农庄的发展模式是典型案例之一。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因此,目前还没有开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省份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源条件同时借鉴以上已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省份的经验来发展适合自己省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此来促进农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之路,从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模式。它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规律的一种自然和谐式经济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均早于发展中国家,许多发达国家将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我州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文章论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我州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探索我州发展循环经济五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影响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因素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模式,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政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   总被引:105,自引:0,他引:105  
走向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趋势。前者要求加强经济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后者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笔者认为,我们在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在推进知识经济的同时,要重视发展以资源循环使用、避免废物产生为特点的循环经济,从而确保我国以人均资源稀缺为特点的现代化事业能够持续地向前发展。一、从“牧童经济”转向循环经济的世界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运动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大力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推动资源节约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精神的,就循环经济本身而言,相对于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对于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环境的保护,对于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制度的完善,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它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甚至可以说,我们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制度的认识还很局限,但是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正成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不二法门,但是我国循环经济制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制度的完善出发,进行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