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考文献标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标引是学术论文撰写的重要工作.分析了文献标引存在的问题:文献类型不当,引文年限久远,内容标引偏倚,文献项目不全.严重影响学术论文的内在质量和科技信息的传播.针对这些问题简要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高校资料室文献标引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料室文献标引规范措施,特别是针对工具书的不同类型特征,分别探讨了对它们进行分类标引的不同方法。以求迅速、准确、方便、多途径地为读者提供文献检索和参考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3.
以石河子大学为例,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方文献的分类思想、地方文献分类标引的依据以及地方文献,信息所涉及的基本类目及其分类标引要点3个方面,论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方文献的分类标引。  相似文献   

4.
分析现实标引情况,指出标引人员应具备五方面的素质,并提出了培养标引人员的五种途径、方法和形式,从而达到提高文献标引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分析现实标引情况,指出标引人员应具备五方面的素质,并提出了培养标引人员的五种途径、方法和形式,从而达到提高文献标引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关键在于规范地方文献书目数据。附注项的著录、主题的标引、非控主题的标引、分类号的标引等四个方面的规范化,是规范地方文献书目数据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苏教版和鄂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为例,对新课标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寻和比较。发现不同版本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地域文化因素的呈现内容基本一致,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自然景观和地方名称;具有明显地域特征性的民俗风情;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人文精神;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作家群体。但同时不同版本的新课标语文教材在地域文化因素的呈现数量和呈现方式上又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新课标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问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文献数量急剧增长,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代谢频繁.手工检索已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计算机检索势在必行.而主题词标引是计算机检索的必备条件.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标引和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选出的、经过规范化的词,分类列于《汉语主题词表》和《医学主题词表》中.主题词标引就是把文献资料的主题内容和某些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如研究对象、处理方法、研究与实验设备等,用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作为存贮和检索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文献标引的内涵,论述了文献标引的作用、意义以及文献主题分析在文献标引工作中的重要性,着重对文献标引在手工检索系统和计算机检索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结构与功能,结合我国图书馆界、信息界过去对文献标引的实际情况,探讨“两卷结合”使用该词表,完成分类与主题同步标引的可行方案。文章还介绍了主题标引工作程序和主题分面公式,可供文献标引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罗宇化 《广东科技》1998,(A04):55-58
本文介绍了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结构与功能,结合我国图书馆界、信息界过去对文献标引的实际情况,探讨“两卷结合”使用该词表,完成分类与主题同步标引的可行方案。文章还介绍了主题标引工作程序和主题分面公式,可供文献标引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骏毅 《科技资讯》2012,(21):208-208,210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及相关方法,对中国知网2005年至2011年收录的自动标引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分析方式包括:统计分析,包括载文分析、作者分析、关键词分析、期刊分析和机构分析,以此对自动标引的现状与研究脉络进行了进一步的揭示。关键词:自动标引文献计量法中国知网期刊论文  相似文献   

13.
叙词标引中切题性的思考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词法是以经规范化处理后的叙词作为文献标引识的一种文献处理方法。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各专业叙词表的问世,以及计算机在文献存储、检索系统的应用,叙词法作为文献标引的一种方法已愈来愈广泛的得到推广和应用。叙词法和分类法不同,叙词法不是从文献资料内容的学科性质着眼,而是以规范化词语为基础,运用叙词以及相关语的语义关系来表达文献资料的主题内容。因此,叙词法在揭示文献资料内容方面比现行分类法更为先进。又由于叙词法是通过叙词组配实现文献标引,因此,  相似文献   

14.
从徽州古民居保护看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徽州民居建筑的古风貌特色研究为例,分析了人居环境地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关系,并将传统地域建筑的特征融入到现代居住建筑中来.提出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安徽地方文献与安徽地域文化,论述了地方文献在安徽地域文化建设、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阐述了二者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关系;针对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促进地域文化发展繁荣,进而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三峡沿江地域大量的传统民居,是峡区古代文明信息的物化载体,其聚居群落、建筑形态等包含了十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征,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通过对三峡地区主要以古场镇为特征的聚居形态、以吊脚楼式、南方天井式为主要建构方式的民居类型以及与之相关的材料、装饰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三峡传统民居在峡区特定的山江环境中所形成的地域性特征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探究其与自然互为依存的艺术成就,汲取其设计精华,为现代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7.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地域文化对当地人的语言状况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词汇的选用上主要体现为,使用共同语的词汇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习惯。本文主要从吉林地域文化多样性、平民性、自然与人文环境、民俗风情等几个方面入手,考察吉林地域文化对吉林方言词汇选用产生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赵容芳 《科技信息》2009,(10):226-226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熔铸出不同风格的文化。一种地域性歌舞艺术的形成,必然和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信仰、生产生活习俗及审美风尚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通过对陕南民间舞蹈内容中博采众长的包容性特点;传统文化信仰中浓郁的巫文化特征以及在演出形式中载歌栽舞时诙谐风趣,含蓄幽默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陕南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色,从中发现和揭示陕南民间舞蹈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审美特性。以此为陕南民间舞蹈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基因是地域文化的核心特征,应根据其不同的物质载体形式,采用直接借用、间接转化、主观表现、客观再现等方法,转译为地域文化视觉符号,进而结合“产品叙事”与“通感”方式,建构地域性产品语意,塑造用户情感体验。转译是地域文化信息的符号化表达,而物化是将符号形式与意义降解为兼具物质功能与文化功能“使用物”的过程,其本质是“给设计以灵魂”。结合地域文化基因的转译与物化方式,将地域文化融入地域性产品设计,可以实现地域性产品形态语义建构与情感迁移,使地域性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同时,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与内涵。  相似文献   

20.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是完善和发挥公共图书馆地域性特色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和手段.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