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西南地区近代地学期刊发展史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初次论证了1949年前西南地区地学期刊的创办背景、办刊宗旨、办刊特点及发展历史。认为西南地区地学期刊与全国相比发展较晚,是在抗战爆发后,由于科研机构及高等学校的迁入而发展起来的;该地区的地学期刊70%以上是地质期刊,主要是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四川地质调查所、西南矿产测勘处及迁入高校创办的。而地理期刊主要由中国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及迁入高校创办,且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2.
中国华北地区近代地学期刊发展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初次论证了1949年前华北地区地学期刊的创办背景、办刊宗旨、办刊特,点及发展历史。认为华北地区地学期刊发展较早,我国地学期刊的创办以及地质勘探与开发事业均发源于此;该地区的地学期刊87%以上是地质期刊,主要是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学会、北京大学地质系创办的。而地理期刊主要是北京儿所高校创办的,且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厘清中国近代生物学期刊在抗日战争前的发生和发展状况,为中国科学史研究提供新线索。方法文献分析与考证法。结果中国近代生物学期刊从最早创办的《生物学杂志》(前身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博物学会杂志》)至抗日战争爆发,共创办了近60种期刊,以西文发表的原始调查报告及研究论文为主,并出现了《中国科学社生物学研究所丛刊》《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中国生理学杂志》等世界名刊。结论中国生物学期刊的成型期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初具规模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日战争。在此期间,生物学能够产生世界名刊的主要原因是:能够依托高水平的科研机构,立足本土,并采用当时世界科学界主流语言———西文。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研究阵地至少包括研究机构和研究期刊。过去70年来,中国的中东欧研究机构经历了从建后停顿到恢复新建及骤然减少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研究期刊则大体日渐式微。20世纪60年代国外问题研究启动时,东欧研究便受到重视。当时研究机构主要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下属文学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1964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1965年成立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苏联东欧研究所以及20世纪60年代初成立的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但这些机构不久便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相似文献   

5.
地方地质期刊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29家由各地地矿行政主管局创办的地质期刊的发展现状与质量状况,分析了地方地质期刊的特点,提出了发挥地域优势、开展学术争鸣、强化刊文引用等提高期刊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后,蔡元培等学术界领袖利用他们在国民政府中的特殊地位促成了直隶于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的成立。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了化学研究所。在抗战前,由于国家相对统一,经济相对繁荣,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在政府的资助下基本上创建成功。首先,研究所的各种设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其次,研究所逐渐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梯队,并进行了培养研究生的尝试,从而促进了研究所体制的完善。第三,研究所在这一时期的研究成绩得到国内外化学共同体的认可。其研究工作的特点是纯粹化学与实用化学并重。国民政府没有干涉研究所的研究工作,研究人员可以自由地选择研究方向和课题。总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是由政府资助的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1989,(2)
解放以前,全国性的地质机构主要有三个: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三者之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贡献最多的,当推地质调查所.地质调查所的创建者是丁文江,而它的成长和发展,则和翁文灏紧密相关.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人.他十四岁中秀才,1906年到上海,进法国天主教会办的震旦学校读书,主要是学习法文和数学;1908年去欧洲留学,入比利时罗文大学学习地质学,1912年在该校取得博士学位,是我国地质学家之中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他学习的成绩很好,  相似文献   

8.
竺可桢教授是中国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先驱与奠基人。他早年留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又转入美国哈佛大学地学系学习气象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他认为中国以农立国,万事以农为本。农业与气象关系极为密切。主张地理学应主要为农业服务。创办东南大学地学系。建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其代表性著作有《中国近代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三百篇。为发展我国地理学、气象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后,蔡元培等学术界领袖利用他们在国民政府中的特殊地位促成了直隶于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的成立。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了化学研究所。在抗战前,由于国家相对统一,经济相对繁荣,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在政府的资助下基本上创建成功。首先,研究所的各种设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其次,研究所逐渐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梯队,并进行了培养研究生的尝试,从而促进了研究所体制的完善。第三,研究所在这一时期的研究成绩得到国内外化学共同体的认可。其研究工作的特点是纯粹化学与实用化学并重。国民政府没有干涉研究所的研究工作,研究人员可以自由地选择研究方向和课题。总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是由政府资助的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一个综合性科学史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数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天文学史也是重点方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天文学史研究方面有80多项成果,主要包括:中国天文学家传记与综合研究;中国天文仪器史的研究;天文台和天文观测史的研究;中国历法和考古天文学的研究;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的研究以及中外交流史与对外国天文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传媒业中,期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期刊在媒介中的地位与电视、报纸平起平坐,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业获得巨大发展。然而,在报纸和电视大发展的同时,中国期刊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却明显滞后,发展潜力尚待进一步发掘。比较中美期刊业,可以看出中国期刊业的症结,也能看到中国期刊业的发展道路和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2.
试论20世纪前期"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的成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8年,为了制止外国在华的随意考察,更好地保护文物和科学标本,维护国家的合法权益,在学术界的推动下,政府在民间组织“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这一行政机构。这标志着我国学术资料尤其是文物资料的保护逐渐朝制度化的方向迈进。虽然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他们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但该委员会在限制西方人在华的恣意考察和保护学术研究资料方面做了本身力所能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文科技期刊上网是扩大学术交流和走向世界的重要前提。但目前中文排版系统使用的方正排版语言与因特网中使用的超文本标记语言互不兼容 ,从而严重影响了中文期刊上网。该文研究并解决了这一难点 ,建立了中文科技期刊自动上网系统。该系统重点研究并完成了如下内容 :自动识别中文期刊中的版式、表格、公式、图像 ,并将其解释为HTML;自动提取论文中标题、作者、文摘、关键词等信息 ;简化中文期刊上网的工作程序。最终实现了期刊上网的自动化。该系统可推广为国际上各类中文期刊的自动上网  相似文献   

14.
两大全文期刊数据库收录科技期刊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最享有盛誉和用户最多的全文期刊数据库是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200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1168种印刷版科技期刊为调查对象,对两大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收录科技期刊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是需要投入的事业,推动科技发展是其核心任务,但同样有可能实现很好的经济价值.同时,要坚定中国科技期刊一定能获得很好发展的信念.这一认识是发展我国、我省科技期刊的两个重前提.目前国际学术期刊的集约化、垄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给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国内科技期刊出现了专业科技期刊与综合性科技期刊分野,不同省区之间科技期刊的发展呈不平衡态势.最后,在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的现状与动态,剖析个刊成功办刊的经验,提出制定我省科技期刊发展的可行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计算黑水县俄瓜热十多沟泥石流运动参数,分析震后泥石流运动与堵溃特征、成因,为合理选择治理方案提供依据.计算表明,主沟流速为4.2~9.4m/s,峰值流量279.55m^3/s.该区域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成因由于泥石流流通过程中发生堵溃,堵溃之后泥石流流量急剧增加,具有迅速扩大效应.针对该沟泥石流现状,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方案,并达到了预期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加入WTO,既为科技期刊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也导致了期刊界内部、期刊与其他媒体间以及与国外期刊的激烈竞争。如何通过深层次的机制改革提高其竞争力,逐步推进其产业化进程以至探索跨国式联合发展的路子,是科技期刊实现长足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试论期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我国期刊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加强期刊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包括加强期刊生产者、管理者与利用者之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期刊资源馆藏结构,强化读者的信息素养,将期刊管理的重心放在期刊的开发利用上等。  相似文献   

19.
从报刊创刊年度分布、报刊系统分布以及报刊类别分布等方面,对中央苏区出版的155种报刊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学科专业学报进行了定义和数量统计,分析了学科专业学报在首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中国科技期刊排名、三大期刊资助基金以及核心期刊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