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急避难疏散空间是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规划、设计、建设,可供居民紧急疏散的安全避难场所.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和Voronoi多边形理论为基础,提出基于ARCGIS的应急避难疏散空间区位选择及负责区的划分方法,并对某市中心区应急避难疏散空间进行筛选和责任区划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吴小飞  崔金东  李旭 《甘肃科技》2013,29(8):4-5,65
建设应急避难疏散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同时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洪水、火灾、爆炸等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安全避难场所。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等灾害的灾后避难行动表明,城市必须规划建设避难疏散场所。论文调查了秦皇岛市作为主要应急避难疏散场所的公园绿地的现状,分析了秦皇岛市在应急避难疏散场所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应急疏散问题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疏散仿真是研究应急疏散问题的重要手段.根据Marchant的避难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应用Pathfinder软件模拟人群的应急疏散行为,对高层办公建筑的应急疏散进行整体研究.从仿真模型的疏散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及疏散的时序分析入手,对案例大楼的房间疏散、楼层疏散以及整栋楼的疏散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显示建筑内所有人员能在安全时间内成功疏散,最后基于仿真结果对高层建筑的应急疏散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中小城镇避难场所系统布局优化问题,通过分析卫星城镇避难需求与避难场所系统层次性特征,利用P-中位数与MCLP模型确定了一套适用于卫星城镇避难场所系统优化布局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短临避难阶段疏散距离最短与中长期避难阶段覆盖最大需求综合目标,结合规定疏散距离及实际设施容量,以典型卫星城镇为实例进行了分级分步计算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确定的避难场所系统设施层次更为丰富、备选资源利用效率更高;且应急疏散效果相对高效。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中小城镇避难场所系统布局优化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卫星城镇避难需求与避难场所系统层次性特征,利用P-中位数与MCLP模型确定了一套适用于卫星城镇避难场所系统优化布局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短临避难阶段疏散距离最短与中长期避难阶段覆盖最大需求综合目标,结合规定疏散距离及实际设施容量,以典型卫星城镇为实例进行了分级分步计算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方法确定的避难场所系统设施层次更为丰富、备选资源利用效率更高,且应急疏散效果相对高效。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multi-agent系统的城市应急疏散仿真框架。该仿真平台基于Repast仿真平台开发,利用Open Map组件读取GIS道路网络数据,作为人员疏散的地理环境。构建了人员和避难空间的agent模型,定义人员的避难空间和路径选择等主观决策行为规则,并通过基于网络的交通流模型模拟人群在GIS路网上的运动。以中国某城市路网数据为基础,利用该仿真平台研究了城市应急疏散中人员对避难场所的选择规律以及信息发布对疏散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疏散过程中加强有关避难空间信息的发布可缩短总体的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7.
避难厅(间)的功能,主要基于超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间)。本文结合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50 m)消防安全的实际情况,探讨设置避难厅(间),以加强火灾人员安全的保障和提高建设消防疏散设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受灾居民到避难所总旅行成本最小的疏散路径,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替换插值机制算法,以满足城市避难所容量限制且保持避难场所空间连续性为目标,运用C#语言编写算法划分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园、广场和绿地等应急避难所的服务区范围;以疏散总距离最短为目标,在不超过容量限制的条件下,确定各受灾点到达对应避难所的最佳路径,并基于SimpleMap自主开发应急疏散分析工具对路径选择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天津市中心城区共有避难所842个,避难总面积为18 802 480.87 m~2,在受灾居民疏散路径分配中有594个容量满员,248个未满员.受灾居民到达避难设施总旅行成本为3 753 036.977 km,与直接插入算法相比,替换插值算法所得结果节约旅行成本59.06%.研究结果为建设城市安全系统、制定灾后应急疏散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谢华  邹超 《科技信息》2008,(8):271-273
现代建筑高层化、多功能化、大型化以及复杂化,促使智能化的消防应急疏散逃生将成为减少人员伤亡的必然趋势.本文尝试结合性能化防火的思想,通过对上海宝星公司所生产的智能消防应急疏散逃生指示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分级报警"、"多级判断"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智能化消防应急疏散逃生指示系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薛小军 《科技信息》2013,(24):439-442,443
高层建筑内人员的疏散问题已成为困扰及制约高层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目前在消防工作中主要的疏散方式是利用疏散楼梯疏散,能否将电梯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等危急情况下作为一种应急疏散的方式,目前来说还存在争议。其焦点在于电梯的消防性能和紧急情况下利用电梯疏散的可靠性。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避难梯、高楼逃生器、缓降器、救生滑道等各类非传统的辅助疏散设施大量出现,并已开始在美国、以色列、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相关的应用。随着建筑高度越来越高和考虑到火灾中残障老弱等特殊人群的疏散,单一靠疏散楼梯已满足不了高层建筑对安全疏散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形势、烟气的特点及高层建筑影响人员疏散因素的基础上,对高层建筑疏散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提出了高层建筑利用电梯等疏散方式进行人员疏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高层建筑高效、安全疏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情况,阐述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在地震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国内外的建设经验和我国国情,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消防部队参与地震防灾减灾工作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对加强我国城市地震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居民在真实场景中的应急疏散行为为研究目的,同时通过介绍距离综合评价法在应急疏散过程中的思路过程,结合实例测试,反映出该地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城市内某大学校园为例,研究了考虑地震灾害的城市人员密集区域应急疏散路线规划问题.首先,根据文献与现场调研确定了校园内可利用的避难场所;其次,根据不同地震加速度条件下建筑物外围墙体坠落对疏散路线通行宽度的影响,提出了"疏散虚拟墙体"概念;然后,利用Pathfinder软件(试用版)进行不同地震加速度、不同人群分布等...  相似文献   

14.
李宁  郭小东  刘艳  岳骥 《河南科学》2010,28(7):872-874
以保障城市在巨灾、大灾、中灾情况下的城市防灾功能和居民生命安全为前提,针对地震后避难疏散和应急救援等各方面的问题,在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大地震灾后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与震后有关的避难疏散场所、救灾干道、物资保障等各方面的要求,探讨了以避难疏散为主的城市防灾空间结构体系,以期为我国震后的救援和城市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象:遂宁市海宁灯具城等二家灯饰场所事由:所销售的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存在问题。经过:近年来,由于消防产品的特殊性,遂宁城区部分灯饰场所业主认为销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于是都争着、抢着销售,致使遂宁城区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销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划分对提高灾民疏散效率和保障灾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考虑路网可达性、避难场所建设成本和承载容量等多因素,耦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位置分配中的最小化设施点模型和最大化有容量限制的覆盖范围模型,构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和责任区划分方案,并以昆明市中心区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存在最优值,根据政府建设成本最小及避难需求分配区域利用率最高,确立了研究区域最佳应急避难场所为9个;政府需要对篆塘公园进行容量扩建,并将五华广场和胜利广场一同启用,才能使整个研究区域的避难服务效果达到最佳;其对应的避难场所责任区可划定为8个。该研究结果可对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救援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防灾减灾面临的问题变得愈加复杂,针对城市内大型商场及其周边数量众多,但容量有限且空间分布不均的避难疏散空间,以福州市仓山区万达广场及其周边部分社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实际的城市道路网数据、社区单元楼分布数据和建筑物人口数据,采用Dijkstra算法,结合网络流模型和GIS系统,通过算法求解选择最佳疏散路径,并根据路径选择结果,采用空间单元替换的方法对避难疏散空间进行有效动态分配实验.按照避难所容量、避难所服务范围、疏散过程时间和总行程距离,综合分析3种情况下的疏散路径规划和避难疏散空间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筑物人口数据进行尺度扩展,为城市大型商业区灾害疏散情景模拟和城市应急疏散指挥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8.
煤矿井下发生灾害时,井下应急疏散建模仿真可以验证疏散方案是否合理,从而为救灾逃生提供合理指导。目前在煤矿井下人员疏散研究中,对因个体差异导致不同疏散结果的认识和建模尚有欠缺,并且对不同路权评估方法下最低花费路径的选取也鲜有提及。针对煤矿井下出现安全事故时人员的安全疏散问题,基于Multi-Agent与Dijkstra算法,利用RepastJ3.0开发平台,建立了井下人员安全疏散模型,探讨了井下工作人员对巷道网络拓扑关系的认知差异性对疏散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路权评估方法下最低花费路径的选取策略。疏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直观呈现不同类型井下工作人员的动态疏散过程,可以为井下应急疏散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行动弱势者在台风泥石流下的避难疏散行为,本研究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选取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的泥石流重点治理区域为研究区,调查泥石流灾害下行动弱势者疏散避难行为特性,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建立了行动弱势者“是否采取避难”避难疏散行为模式,结果表明“获得避难信息”、“有疏散避难危机意识和知识”等因素对行动弱势者进行疏散避难的意愿影响较大,本研究成果可供政府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依托GIS软件和评价模型,以山地小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3种不同的评价模型,分别从各需求点到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应急救援设施到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以及各应急避难场所到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三个层面来进行评价.并将模型应用于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评价中,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研究构建的模型和研究方法也为其他山地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