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运行"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客观要求,智能调度(Smart Dispatching)是智能电网建设中最关键的但也是发展相对滞后的一环,结合湖北地市公司电网调控自动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湖北地市电网调控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力推进电网调度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迫切性,分析了推行智能调度系统建设的实施的方面、可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电网结构规模的快速发展,集约化管理的需求日趋突显,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是电网运行机制上的一种变革,调控一体化的实施能够推进电网调度业务与设备运行监控业务的高度融合,优化整合电网运行资源,推进调度业务转型,提升电网运行调控能力。只有有效融合电网调度和监控业务,调控一体化模式才能取得显著成效,才能实现运行资源的集约化和最优化。从运作方式、职责、比重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了进行调控一体化改革的优势,集约化管理对人力资源统筹的优化调配,进而结合电网自身特点提出了实施调控一体化的具体路径以及人员配置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徐向磊 《科技资讯》2014,12(25):100-100
"三双"接线模式是近年来出现在配电网中的新模式,对电力调度部门运行操作、事故处理两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尝试对"三双"接线模式下调度运行操作、事故处理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运行体系的全面建设,电网调度与设备集中监控已成为电力调度部门的核心业务。在将变电站的设备监控业务集中至调度后,如何优化大运行与大检修专业间的协同配合机制,如何进一步提高地县调间调度监控业务的运转效率,都已成为调度部门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该公司在地县级电网实施按电压等级开展设备集中监控,通过强化信息表分层管理、简化事故处理流程、优化异常监控处理、加强集中监控缺陷跟踪管理,实现了与调度划分相统一、调监范围一致的调控一体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调控一体模式下,日常的调度运行有时会遇到开关遥控操作不成功的现象,影响线路停送电操作、事故处理,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因此,保证遥控命令正确高效地执行也成为自动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熟悉遥控的工作原理,并能根据遥控故障现象快速判断故障点并排除。本文针对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控不成功情况发生的具体原因进行分类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通信时代下,国家电网调控与管理越来越智能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属于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网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该文以调度自动化通信服务器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四遥概况加以分析,探究调度自动化通信服务器发生自身故障、遥测、遥信、遥控与遥调故障异常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通信服务器的故障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松  童科龙 《广东科技》2014,(22):84-85
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故障特性,介绍了常德供电公司配网调控班分别采用"二分法"与"分段试送"处理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流程,并通过建模分析比较"二分法"试送与"分段试送",结果表明采用"二分法"确定故障时间比分段试送法缩短50%以上,有效提高了故障查找效率,提高配网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8.
生产综合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是一款基于综合监控,集生产运行、设备状态、安全环境、人员、视频、通讯、图文、调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集成了设备运行数据查询和故障预警功能的生产调度指挥平台软件。该文主要介绍了平台的设计原则、特点,重点论述了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9.
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市场制度的实施,发电企业需要在保证设备运行可靠前提下,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过去采用的电厂计划检修、故障检修等方式将会逐步被优化检修方式取代.优化检修是一种以设备为中心,对设备检修、使用、维护为一体的方式,从而最终形成一套包含定期检修、状态检修、改进性检修和故障检修的优化检修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调度端对智能变电站业务的实时监视和设备故障的快速定位,在规范网分装置功能和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全通信链路的调控交互数据监测方法。将网分装置采集的信息上送至调控主站,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全站系统配置描述/远动配置描述文件、调控自动化点表等信息,建立调控交互数据监测模型;通过信息之间的关联将离散报文进行匹配分析,可视化再现调度端与变电站端数据通信全过程,实现变电站调控交互数据的监测。结果显示所提技术让网分装置的监测结果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实现了对设备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在线评估。该研究有利于变电站数据的可视化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张中刚  杜丽丽 《科技资讯》2013,(16):138-138
设备润滑是设备保养的重环节,采用"TNPM"——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模式,从设备润滑基础管理工作入手,才能有效减少设备润滑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持设备精度。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保护设备的技术日渐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调度自动化系统得以成熟应用,电力系统用户已经普遍接受使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但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有数据采集故障、通信网络类故障、误报警故障以及各厂家设备不匹配故障等。  相似文献   

13.
变电站状态信息采集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调度员、运行人员必须及时、正确地掌握变电站所有设备状态信息。以便更好地对电网进行监控和调度。但因设备故障、天气等原因会造成变电站状态信息不能正确反应。本文通过分析可能出现的故障点,对其逐一排查,以便今后出现类似故障提出可行性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卧螺离心机实时监测与故障自愈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离心机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振动、扭矩过大等故障的特点,开发了一套集实时状态监测与故障自愈为一体的自愈调控系统,同时为机组稳定长期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并对设备的故障自愈调控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力行业内对安全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将变电设备监控和配网调控管理的相应职能纳入调控中心,调控中心作为故障处置中心、指挥协调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的职能日益凸显,快速处置故障和及时发布信息成为调控中心在应急体系中两项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16.
郭丽媛 《科技信息》2011,(12):I0374-I0375
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已投入使用多年,从设备最初的"安全期"进入到故障频发期,通过长时间在运用过程中对设备不间断改进,进一步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为列车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血液净化治疗在线协同支持系统的组成原理,包括血液净化设备、有线与无线Internet网络、监控中心服务器及运行于血液净化设备的嵌入式软件和服务器软件;运用嵌入式ARM处理器及其图形化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血液净化设备的设计实现,并通过空气、压力、流量等智能传感器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体征参数与设备运行参数的检测,建立起患者治疗信息库、临床诊疗处方数据库以及设备故障诊断数据库等多种数据资源;借助于Internet网络技术,实现血液净化的"专家系统"、"远程诊疗"等个性化诊疗服务,并提供了在线设备故障诊断、软件升级、故障预处理等维护功能,从而形成血液净化技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8.
结合西北750kV电网自身特点,对国内外电网运行管理现状进行对比,针对750kV变电站提出了调度、监控中心、操作队和调度、集控站两种无人值班的运行管理模式,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详尽阐述,并从设备缺陷、故障跳闸、工作量等方面深入分析,对750kV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给出了一些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离心压缩机存在的轴位移故障,研究设计了离心压缩机轴位移故障自愈调控系统,该系统使用轴位移故障实验装置来模拟压缩机轴位移故障并对其进行自愈调控。使用该系统进行了压缩机轴位移特性实验和轴位移故障调控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实验装置轴位移与轴向力的对应关系和轴位移故障调控的效果。实验数据表明压缩机轴位移自愈调控系统在设备出现轴位移故障时可以通过调节推力盘两侧压力来使轴位移恢复到安全范围内,使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分别采用布尔控制器、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进行调控实验,对3种控制器的反应速度和稳定性比较得知,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陈瑞  林正胜  李巧荣 《科技资讯》2014,12(19):103-10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变电站远动四遥、继电保护、测量仪表等二次系统功能综合为一体,实现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的监视、控制、操作、故障隔离、故障记录等,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经济运行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当地后台、调度和集控中心的正常监控,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造成隐患。为了快速恢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排查设备故障的步骤和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将对通讯故障排查的相关思路和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