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贵州民族民居与地区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贵州民族民居,对贵州民族民居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贵州民族民居的美学思想及贵州民族民居的传承发展与地区旅游的关系,提出了民族民居在地区旅游中传承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桂北山区乡村民居热环境现状,选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旧民居和新民居,分别测试其在夏季和冬季的热环境参数。测试结果表明:桂北山区气候条件独特,夏季湿热、冬季湿冷;同一季节,新旧民居的室内热环境并没有显著差异;夏、冬季测试期间,新旧民居在大部分时间段均处于Ⅲ级热湿环境标准,但整体而言,民居的夏季热湿环境要优于冬季。针对该地区民居构造特征,在改善民居室内热环境时需充分考虑地域气候特征,将加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自然通风、遮阳隔热、集热蓄热等措施相结合。研究成果可以为山区乡村民居热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乔  徐翠翠 《科技信息》2012,(33):846+841
本文结合丽江古城民居改造理念对民居建筑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并评价其设计结果,试图从这个案例中获得对民居改造原真性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点明古建中的民居改造工程是中国文化传承中不可缺少的载体,并探索民居保护性改造行之有效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4.
济南传统民居及其环境特色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杨 《科技信息》2007,(8):114-114,86
本文从评析济南传统民居及其环境特色的目的意义着手,论述了济南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重要性。继而,分别研究了济南民居和民居环境的主要特色,即既有北国的深厚纯朴,又具有江南水乡的轻巧灵透。民居及其环境是城市生活的载体,是物化了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民居及其环境的特色就是阅读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过程。我们应该熟读自己城市民居的特色,因为这历史的符号将是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回顾过去的镜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烟台市所城里中传统民居的实地调研及民居使用现状分析,在尊重传统、保护和延续传统民居精神风貌的基础上,使用和优化传统节能技术,对民居的内部空间形态和外部空间形态进行局部改造,使民居获得节能减排的使用效果,实现了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的同时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的有效途径.我们发现:传统民居由于层高一般较高,将其局部空间改造成复式空间存在可能性,这为扩展使用空间、解决传统民居中人口密度大造成的生活空间拥挤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建筑南向局部阳光间的加入,不仅解决了传统民居中采光不足、室内环境昏暗的现象,也为室内采暖、通风提供了条件,节约了能源;传统火炕与太阳能结合设计,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体现了民居传统的延续和节能减排并重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6.
徽州村落具有1 000多年历史,结构与布局稳定成为研究热点。研究采用了容易部署的WSN技术,对徽州民居、村落环境的常年微液滴(雾等)分布、温度、湿度与光强进行数据采集,结合霉变指数的算法,发现徽州民居的天井结构与无天井结构的徽式民居,具有明显的防范高湿度与过饱和水汽环境的能力,有效遏制了微液滴对民居与人群密集(村落)的侵入。实验数据认为有天井结构的徽式民居可以在高(饱和)湿度环境中,室内常年保持低湿度环境(无饱和水汽),使得村落中液滴密度只有村外的17%。通过霉变指数拟合,对比徽州民居风格与现代民居风格建筑与布局环境,进一步支持老式民居霉变指数远小于现代风格民居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介绍了侗族以及湘西侗族居民的基本特征,然后从民居造型结构的地域表现、民居材料的地域表现以及民居建造与地域民俗表现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湘西侗族民居的地域艺术特色,并结合地域环境、气候环境、生活习俗、生产劳作、居住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民居地域艺术特色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徽州民居是古建筑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江南民居和徽州民居同属于中原文化,有着相同的信仰对象和艺术审美情趣,他们本身在平面布局、建筑外形、结构用材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由于徽州文化更为内向、尚祖,徽州民居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但是江南民居则因为被破坏或分化而不成气候。在整个中原文化的大基调下,徽州民居"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是现存古代民居中并不多见的。本文着重通过江南民居和徽州民居艺术手法的对比,研究它们文化传统和特殊艺术风貌,为更有效地保护我国现存的古建筑遗产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式与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寻传统民居内在价值及现存的困境与矛盾,剖析影响民居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原因,并有效指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方法 借鉴国内外研究理论,阐释了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的辩证统一关系,有效剥离两者在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中的影响作用.结果 区位条件差、城市化进程的威胁和保护模式的错位等是影响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结论 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相协调的模式;旅游开发是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途径;多维开发、精品开发、联合开发和文化开发是其旅游发展的有利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通过对传统民居经济功能提升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安居古镇以及广大的传统民居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借助文献归纳法和田野调查法两种研究方法,注重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通过广泛查阅文献、书籍等资料,梳理和总结出传统民居经济功能提升的“民居 + 旅游”(“传统村落 + 观光农业”、“古镇 + 观光休闲”)模式、“民居 + 文化”(民居 + 生态博物馆、民居 + 文化创意园、民居 + 影视文化创作)模式、“民居 + 农业”模式。【结论】将梳理出的传统民居借鉴功能提升模式与安居古镇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安居古镇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安居古镇可以走融“休闲农业、古镇休闲游、文化体验游”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位于黄河流域的山西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山西民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山西民居对中国民居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山西民居对我们了解历史、建筑设计创作等有着积极的含义。文章从山西民居的几个方面分析了山西民居的创作价值。  相似文献   

12.
殷建春 《甘肃科技》2006,22(6):111-112,210
文章以中原地区民居为背景,提出在农村城镇化发展下的中原民居设计思路,以寻求中原文化、民居、自然环境三者和谐统一的建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传统民居光环境品质,对福清城区岑兜村代表性传统民居进行实测,结果表明该民居大部分室内的采光性能不满足设计标准需求.利用参数化模拟工具对传统民居的光环境建立数字模型进行分析,分别从玻璃透射率、室内反射比、增设内墙开窗和顶部采光口进行单项优化,得出均满足不了采光需求的结论.进而在对整体建筑风貌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提出综合优化设计策略以改善民居室内光环境,为地方传统民居改造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意义、民居研究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和成就、民居研究的现状,包括民居研究与社会、文化、哲理思想的结合,与形态、环境的结合,与营造、设计法的结合以及与保护、改造、发展的结合。论文最后着重提出了两点展望,一是抢救民居遗产和加强民居的保护和利用,二是深入进行民居理论的研究,从而使民居研究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山西晋商传统民居数量众多,保存较为完好.太谷县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使得当地晋商传统民居呈现出特有的地域风貌.从太谷老城晋商传统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店铺民居入手,阐述其空间形态特征、晋商文化对其的影响因素,力图为晋商传统民居的研究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四川彭州山区农村民居室内居住热环境,降低冬季采暖能耗,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与经济条件,提出了适宜性的绿色被动式建筑设计方案策略,并在彭州市大坪村进行了新建民居工程实践。通过对新建民居的室内热环境进行实际测试及计算机模拟,并与现有砖混民居作比较,结果表明新建民居有较好的保温节能效果,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新建民居建成使用后,通过居住满意度调查,当地居民对于新建民居的整体满意度达到95%。在此基础上,又推广建设200余户左右,对于我国山地乡村新建民居建筑的节能减排、生态化建设有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湘西民居建筑艺术,无疑是中国建筑中的瑰宝。本文通过对湘两民居建筑的形式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以便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将湘西居民建筑与湘两现代民居住宅科学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湖南西部地区民居建筑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和抗震救灾、农房重建、加固改造等工作中缺乏反映农村民居现状基础数据的问题,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68个行政村,对354户村镇民居建筑开展抗震性能的调研。运用分类归纳总结的方法分析调研数据,研究不同结构形式村镇民居建筑的建造习惯与施工工艺,讨论民居建筑在正常使用时和地震后的典型破坏特征,评析中国既有村镇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现状,指出村镇民居在抗震设计、构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提出一些提高村镇建筑抗震性能的措施和建议,为村镇民居建筑的建设、加固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白族民居建筑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个性特点。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大理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因素,从白族民居建筑顺应自然、施法自然的特点着手,通过对白族民居建筑的框架结构、建筑材料、物理环境等方面的特征进行解析,呈现出白族民居建筑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白族民居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