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9~2004年,对全国27个省市的果蝇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黑腹果蝇种组由10个种亚组组成,共67种.其中包括6个新种(D.sp.likeelegans,D.sp.likeauraria,D.sp.liketrapezifrons1,D.sp.liketrapezifrons2,D.sp.liketakahashii,D.chayusp nov);4个新记录种(D.giriensis,D.ogumai,D.ohnishii,D.pseudobaimaii);6个广布种(D.auraria,D.kikkawai,D.melanogaster,D.simulans,D.suzukii和D.takahashii).分布于全国33个省市,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在3 000 m以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解决目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组织标志基因鉴定结果不统一、不准确的问题。【方法】分别利用Fly Cell Atlas和 FlyAtlas2数据库中7个共有组织的转录组学数据,通过Seurat以及计算差异表达倍数的方法鉴定果蝇组织标志基因。经过跨数据集交叉验证,文献比对和基因功能检索,最终确定准确的标志基因。【结果】从两个数据集中分别鉴定出575和5202个标志基因,经跨数据集交叉验证后得到366和2671个标志基因,通过文献比对和FlyBase数据库基因功能检索,共得到55个核心组织标志基因和23个候选组织标志基因。【结论】建立了准确的果蝇组织标志基因集,为将来果蝇组织类型区分和细胞类型标志基因鉴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遗传因素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本文用三角瓶液体饲养法饲养了4个基因型不同的果蝇品系(#1、#2、#3和#4的基因型分别为WWVgVgSmSmChCh,wwVgVgSmSmChCh,WWvgvgSmSmChCh和wwVgVgsmsmchch),并记录和比较了它们的寿命。结果显示,群体的半数死亡期,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三项指标均呈现#1>#2和#3,#2和#3>#4的规律。提示显性基因多的果蝇品系寿命更长,从而支持了作者先前提出的“多显性基因决定长寿”的假说。  相似文献   

4.
基因组的进化与内含子中的基因的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基因组整体进化过程中内含子所含的基因的进化.分析了内含子的起源方式与内含子中的基因种类的关系,并结合基因组在大小、组成等方面进化过程中内含子的演化趋势,探讨了内含子中的基因,特别是核仁小分子RNA基因的进化规律.同时,对于内含子中的基因的进化,提出了一些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胡甘  孟敏  王竹林 《甘肃科技》2022,(17):126-128
黑腹果蝇是高等院校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材料,培养出健康适龄的果蝇对实验结果的重要性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一种从培养基的制备到培养全过程的黑腹果蝇培养方法,以期为培养健康适龄果蝇,并用于遗传学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生地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生地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实验组培养基药物浓度分别为0.35%、0.70%和1.40%,对照组培养基不加药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种浓度的生地都能延长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在半数死亡期方面,0.35%生地对雌雄果蝇都能延长,0.70%生地仅能延长雌性果蝇,而1.40%生地对雌雄果蝇均无延长作用。提示生地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8.
9.
黄芪复方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寿和衰老是寿命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统受许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每对等位基因都有完全显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长寿,故称长寿基因,隐性基因控制衰老,故称衰老基因。由于父母携带长寿基因和衰老基因的数目不同,每个人携带该两类基因的数量也不同,但是,无论是携带的长寿基因多,还是衰老基因多,人们均无法对其进行任何修改。不过,在体内外环境优越的条件下,长寿基因可充分表现,因而携带长寿基因多者,可表现为长寿。相反,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长寿基因不能充分表现,结果其作用可能几乎近似于衰老基因,因而一个人即…  相似文献   

10.
探讨稀土元素钇(Y)对黑腹果蝇生育率的影响。在不同浓度(1、4、16 mg/L)氯化钇(YCl3)培养基中饲养野生型黑腹果蝇(红眼Canton-S)。并设置普通培养基作为对照,收集8 h内羽化的果蝇,雌雄果蝇分别放置在0、1、4、16 mg/L的YCl3培养基中喂养10 d,后分别与异性果蝇按照1:3的比例在普通培养基中进行杂交,7 d后去除异性果蝇,第10 d开始统计羽化的果蝇总数量(F1),连续统计5 d后,计算新生成果蝇的数目。结果表明YCl3浓度为1 mg/L时,雄性果蝇繁殖能力未见明显异常;浓度增加到4 mg/L时,实验组雄果蝇的生育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雄性果蝇的生育率下降80%。然而以雌性果蝇作为实验对象,无论是在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YCl3喂养,其生育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下降,统计学没有显著差异(P>0.05)。YCl3超过一定浓度会降低黑腹果蝇的繁殖能力,对果蝇的生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并且我们此次实验发现,随着YCl3浓度的升高,对雄性果蝇生殖系统的危害要远大于对雌性果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灵长类酪氨酸酶基因外显子1序列进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当中的关键酶,酪氨酸酶基因的突变将导致白化病,测定了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食蟹猴、猴猴9个灵长类中代表物种的酪氨酸酶基因外显子1的DNA序列。  相似文献   

12.
黑腹果蝇在北美的群体自1950年后受到 P 转座子的侵入,现在该区域的果蝇几皆成为P 型,而我国境内的果蝇在 P 因子的特征上具有很大的差别,从我们22个品系的杂交实验,子代卵巢解剖的实验测定中可以得到明确的证明。杂交组合正反交结果不同,证明与细胞质型有关。  相似文献   

13.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basis that underlies the phenotypic divergence between human and non- human primates, we screened a total of 7176 protein-coding genes expressed in the human brain 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e chimpanzee orthologs to identify genes that show evidence of rapid evolution in the human lineage.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onsynonymous/synonymous substitution (Ka/Ks) ratio for genes expressed in the brain of human and chimpanzee is 0.3854, suggesting that the brain-expressed genes are under functional constraint. The X-linked human brain-expressed genes evolved more rapidly than autosomal ones. We further dissected the molecular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34 candidate genes by sequencing representative primate species to identify lineage-specific adaptive evolution. Fifteen out of the 34 candidate genes showed evidence of positive Darwinian selection in human and/or chimpanzee lineages. These genes are predicted to play diverse functional roles in em- bryonic development, spermatogenesis and male fertility, signal transduction, sensory nociception, and neural function. This study together with others demonstrated the usefulness and power of phy- logenetic comparison of multiple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in detecting lineage-specific adaptive evolu- 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ositively selected brain-expressed genes may add new knowledg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uman origin.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了解果蝇DNA甲基化修饰系统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功能,以黑腹果蝇Canton S品系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分析不同发育时期果蝇dDnmt2与dMBD2/3基因的转录表达.结果表明:dDnmt2与dMBD2/3分别在6~9 h和0-3 h胚胎期表达量最高,在12~15 h和18~21 h胚胎、三龄幼虫、蛹、成虫期表达明显降低.果蝇dDnmt2和dMBD2/3基因的表达特点与果蝇不同发育时期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R6发酵豆粕,利用米曲霉自身的蛋白酶系降解豆粕,得到酶解复合氨基酸.将8h内羽化的成虫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随机分组,分别饲喂酶解复合氨基酸(2,4和8 g/L),饲喂基础培养基的果蝇为对照,每天定时记录死蝇数量,直至果蝇全部死亡.结果表明,中质量浓度组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极显著延长,且果蝇子代成虫数量也极显著增加.表明酶解复合氨基酸对果蝇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及提高繁殖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因转换是指同源序列之间非交互性的信息转换。基因转换现象已在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中被广泛发现。基因转换的主要作用是引起序列的转移、致同进化、抗原的变异、抗抗生素的免疫、缺口的修复等。通过对引起基因转换现象的4种分子重组模型(Holli-day模型、Meselson-Radding模型、DSBR模型和SDSA模型)的介绍,探讨基因转换在nrDNA致同进化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对中国四个小型猪五指山猪、贵州香猪、滇南小耳猪和藏猪的生长激素基因(pGH,porcine growth hormone)进行了克隆测序及构建分子进化树,考察该激素对小型猪体型的影响。通过筛选合适的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四个小型猪品种的pGH基因全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分析。4个小型猪品种pGH基因全长为2006bp,包括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CDS全长为648bp。将4个品种小型猪和长白猪、雅南猪、内江猪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比对,共有63处发生了变异,变异率为2.9%,其中外显子有12处变异,全部为转换;内含子有51处发生了变异,包括转换、颠换和缺失。聚类结果基本符合其地方猪种的地理位置分布原则。  相似文献   

18.
分子模拟在煤大分子结构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分子模拟原理介绍的基础上,对分子模拟在煤大分子结构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及主要进展进行了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4点显著进展:煤大分子结构模型能量的计算与优化;煤分子结构的煤密度模拟计算;煤分子之间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煤分子结构及性质的演化。  相似文献   

19.
生物进化树是生物进化序列的特殊表现形式,它是生物进化论研究取得的重要成就,但生物进化树仍存在一些模糊问题.本文根据现代生物学、生物进化论、古生物学成就,就存在的模糊问题、产生原因及研究意义进行了浅简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