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综述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及逆转策略。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文献资料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能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逆转的作用。结论:使用耐药逆转剂及其基因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与其药效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以及中药复方配伍关系的诠释是研究难点。文章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数学模型解析逍遥散及其功效药队的抗抑郁配伍关系。首先,采用孤养结合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的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然后,明确逍遥散及其功效药队对抑郁大鼠行为学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行为学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后将所得行为学数据作为训练集,建立BP神经网络药效预测模型,应用模型对所测行为学的重要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旷场穿越格数>旷场直立格数>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水迷宫穿越平台次数>糖水偏爱率。同时,还对逍遥散、疏肝药队和健脾药队的行为学数据分别进行了BP神经网络回归分析,表明逍遥散对各指标的回归系数高于疏肝药队和健脾药队。研究结果表明,逍遥散及其功效药队可显著改善CUMS抑郁大鼠快感缺失、活动以及学习记忆能力减弱等核心精神症状,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而疏肝药队和健脾药队协同发挥抗抑郁作用,验证逍遥散组方精当、配伍合理。文章亦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研究中药复方配伍上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中医方剂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为了"辨证论治",需要从配伍功效出发,研究药组的配伍规则.多味药组成的方剂的功效不是其组成药物功效的简单叠加,而是由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研究方剂的配伍,主要利用方剂中药物的频率,进行浅层分析,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揭示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稀疏表达学习,自动挖掘古方中的功效配伍规律.稀疏表达学习结合L1正则化和逻辑斯蒂判别式,将不起作用或作用很小的药物视为是噪声过滤掉,起主导作用的药物则为被挖掘的功效配伍药组.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在14种功效的古方数据集中进行实验和验证,并以Dice系数和平均查准率作为评估参数,实验结果证明,稀疏表达学习方法相比目前的主流方法在配伍规则的挖掘上更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含川芎成方制剂的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为临床科学、规范使用川芎提供参考.以“川芎”、“酒川芎”为关键词,摘录《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相关成方制剂,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7、VOSviewer1.6.15、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5.0等软件对纳入的成方制剂进行频数统计、中药配伍密度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并利用Cytoscape3.7.2软件筛选疾病治疗的核心中药.纳入研究方剂173首,以川芎为君药的成方制剂有102种.成方制剂共涉及中药343味,其中当归、甘草、白芍、熟地黄、黄芪与川芎的配伍密度最高,且各中药间的配伍比基本保持恒定.配伍类别分析显示,成方制剂中川芎常与补虚类、活血化瘀类、解表类、清热类中药配伍,多用于治疗痹证、月经不调、头痛等疾病.治疗痹证时,川芎常与乳香、没药、当归、白芷、羌活等中药联用;而川芎、白芍、熟地黄、香附、白术等中药是月经不调治疗的关键配伍.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种疾病分别提取到5个、7个公因子.通过分析含川芎方剂的中药组成、配伍类别、主治疾病...  相似文献   

5.
浅谈青霉素在输液中的合理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治疗中,青霉素药物加入到输液中滴注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但也经常发生由于配伍不当而致沉淀,变质等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将青霉素药物正确合理地与输液配伍,将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现将青霉素与输液体配伍变化浅谈如下:临床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时均用静脉慢滴注法。有的由于护理人员少,输液病人多,输液前的准备工作不得不提前几个小时就开始进行。有时将全日剂量的青霉素一次配好,甚至由夜班护土配好,白班执行,从溶药准备直至病人较注间隔时间可长达4-6小时或更长时间。这种输液方法对青霉素的稳定性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榆林科技》2005,(3):43-43
本发明从哮喘、肺气肿病情入手,取现代医学疗效快和挖掘国家宝贵的中药资源,以西药见效之快和中草药的稳定之长,根据中、西药配制具有互补、促进、增效的原理,用30多种中、西药品精心研制成一种治疗哮喘、肺气肿的抗炎顺气胶囊。此药重在治本、治养结合,滋阴润肺、止咳定喘、消炎利水、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7.
在中西医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实验方法进行祖国医学遗产深入研究与提高的指导思想下,近若干年来我国基础医学与广大的临床工作者,中医与西医共同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活血化瘀药,瘀症及活血化瘀治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活血化瘀药的药理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对许多不治之症或难治之症提出可喜的线索与疗法、更有意义的是从这  相似文献   

8.
肿瘤是目前引起人类死亡的棘手疾病之一,虽然通过各种现代化治疗手段使肿瘤患者的预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多药耐药依然是导致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难题。纳米材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EPR(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效应、可控修饰、靶向性等众多优点,在突破肿瘤耐药方面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纳米载药体系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成为逆转肿瘤耐药的新方式。从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纳米技术在肿瘤耐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今后可在以下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结合肿瘤耐药机制研究,合理控制药物浓度,克服耐药;2)深入探索纳米载药体系的生物安全问题,优化纳米载药系统,使其避免或降低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为逆转肿瘤耐药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3)结合免疫学、光动力学、声动力学等多种方法,提高纳米载药体系逆转肿瘤耐药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6w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185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终止8—16w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流产成功率为96.76%,无一例出现失血性休克或子宫破裂。结论:在严密观察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作为终止8—16w妊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配伍是中药临床用药的特色,药对是临床配伍的最小配伍单位,金银花-连翘药对是温病治疗中的常用药对,可以增强单味药物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作用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金银花-连翘药对的作用机制、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十八反"、"十九畏"作为中医药领域传统的配伍禁忌,一直沿用至今,但由于临床不乏反药同用治疗某些疾病突显奇效的病案,其是否确属绝对配伍禁忌,是众多学者及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是卫生部为解决中药材品种混乱问题,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颁布的具有权威性的法定标准.据统计,其1~20册共收载成方制剂4052个品种,其中含反药配伍的成方制剂65个,包括含"十八反"药对的品种43个,含"十九畏"药对的品种25个,既含"十八反"又含"十九畏"药对的品种3个.经分析可知,该标准含反药药对的成方中以乌头类与半夏、官桂与赤石脂配伍使用为多;其临床应用特点,含"十八反"药对的成方主要用于风湿痹病、跌打损伤,剂型以丸剂、膏药、橡胶膏剂为主,口服与外用比例相当;含"十九畏"药对的成方主要用于月经不调,以丸剂口服为主.在处方药味数方面,含反药药对的成方以16~30味的处方较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配伍丝裂霉素(MMC)抗肿瘤作用,为临床肿瘤化疗提供用药选择。方法:采用体内试验以荷瘤小鼠实体瘤重、抑瘤率为实验指标评价青蒿素配伍丝裂霉素(MMC)对S180移植性肉瘤的抑制作用;以荷瘤小鼠存活时间为实验指标评价青蒿琥酯配伍丝裂霉素(MMC)对H22移植性腹水癌的抑制作用。结果:青蒿琥酯配伍丝裂霉素(MMC)能明显抑制实体瘤重和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时间。结论:青蒿琥酯配伍丝裂霉素(MMC)具有一定抑制S180、H22诱发的移植性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敦煌遗书及清代以前医籍中所载地黄丸进行提取整理,探究其组方渊源及用药配伍规律。整理敦煌遗书和历代医籍中同名地黄丸方药,依据医籍名不重复计算,而不同年代引用同名方重复计,并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其同名地黄丸组方渊源及配伍规律。按不同年代医籍所引同名方重复计,仅西汉、北周、唐、宋、元、明、清7个朝代有83部载正名及异名地黄丸总计162首。其中45部医籍载正名地黄丸98首,46部载异名地黄丸64首。提取历代组方不同地黄丸总计82首,涉及药物163味,使用药物20类,用单味药频次共670次。通过分析可知:(1)清代以前同名地黄丸组成高频次药主要为生地、熟地、当归、白芍、茯苓、人参、山茱萸、川芎、牛膝、黄芪、山药等;(2)高频次药类、性味、归经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甘、苦、辛和温、寒、平和肝、肾、脾、心、肺、胃为主。敦煌地黄丸配伍组方中仅出现高频次地黄,而生姜、川椒、天麻、神曲4味药频次很低,其组方与清代以前同名地黄丸无关联,可见组方简单,疗效独特,为后世医者治疗胃中虚寒,食积不化疾病提供宝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药性细胞内Rho-123的荧光强度作为检测抗性细胞抗性程度的指标,研究了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肿瘤促进剂佛波酯(TPA)对多药抗性细胞的调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VRP),免疫抑制剂(CsA)对多药抗性的逆转作用.测定了抗性细胞细胞膜和胞浆PKC活性水平,指出PKC可能通过磷酸化细胞膜上的P-糖蛋白(P-gp)来调节多药抗性细胞的抗性水平,并提供了一种筛选多药抗性逆转药物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治疗异育银鲫细菌性败血症的有效药物及治疗方法,通过体外抑菌和药饵饲喂试验,比较研究恩诺沙星、蒲甘散单方给药及恩诺沙星与蒲甘散配伍给药对异育银鲫细菌性败血症的疗效.体外抑菌的MIC及MBC结果表明:恩诺沙星与蒲甘散联合使用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要明显高于单方药物的抑制作用.口服药饵试验测定的药物保护率表明,恩诺沙星单方给药,恩诺沙星与蒲甘散配伍给药的试验组与未给药饵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且以恩诺沙星与蒲甘散按1:6比例配伍给药疗效最佳,对异育银鲫细菌性败血症有效率可达9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配伍使用终止中期妊娠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配伍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用药注药至胎儿胎盘排出时间21-26.67h,成功率98.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配伍使用终止中期妊娠引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HPLC-UV法研究不同比例黄药子-当归配伍组合中黄独乙素及儿茶素的质量分数. 采用95%乙醇对黄药子-当归配伍组合进行提取,经乙酸乙酯萃取后,测定黄药子及各配伍组合中黄独乙素及儿茶素质量分数. 结果表明黄独乙素和儿茶素分别在10~200 μg/mL及200~1 2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4%及92.8%. 黄药子单煎液中黄独乙素质量分数2.90 mg/g,儿茶素质量分数为0.78 mg/g,黄药子-当归以1:1,1:2,2:1配伍时,各组中黄独乙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01,2.19,2.04 mg/g,表明黄药子与当归以1:1比例配伍后,致肝毒性成分黄独乙素质量分数最低. 各组中儿茶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35,0.30,0.43 mg/g,即1:2的配伍比例中儿茶素质量分数最低. 结果表明当归的药味比例显著影响黄药子中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这些质量分数变化或与当归与黄药子配伍后药效增强、毒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中医治疗肥胖症的用药规律。收集62篇有关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论文,并提取出其中的药对,导入到Excel表格中,运用Weka3.8软件、Pajek2.0软件对治疗方法、药物频数、药物功效、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并绘制高频药物复杂网络构图。据统计显示,中医治疗肥胖症的治法按频次高低依次为:化湿、健脾、祛痰、活血、温肾、行气、清热、疏肝等。共涉及97味中药,治疗肥胖症的高频药物主要分为六类:利水渗湿药,如茯苓、泽泻等;补虚药,如黄芪、山药等;清热药,如黄芩、黄连等;消食药,如山楂、神曲等;理气药,如枳实、陈皮等;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等;泻下药,如大黄、番泻叶等。肥胖症的病位主要在脾、肾、肝三脏。肥胖症常用的中医药治法规律是以清热祛湿、疏肝解郁、温肾化痰为主,配伍活血、行水、理气的药物,并随证加减,常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温润养血颗粒中养阴药对肺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大鼠血浆TXB2、ET-1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养阴药治疗组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造成动物模型后,于当天开始每天给药,分别于7d、28d处死,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血浆TXB2、ET-1测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养阴药组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作用与活血药组无差异,并能抑制血浆TXB2、ET-1,但第28d熟地组抑制血浆TXB2作用不明显,结论养阴药组能通过抑制血浆TXB2、ET-1抑制博莱霉素引起的肺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传统药对远志-石菖蒲配伍后石菖蒲对远志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远志组和远志-石菖蒲(1∶1)配伍组分别灌胃给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4,5-三甲氧基肉桂酸(TMCA)的血药浓度,DAS 2.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远志组和配伍组TMCA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配伍组TMCA的t1/2Ka和t1/2α缩短,Cmax和Tmax增大,AUC(0-∞)增加,t1/2β增大,CL/F降低。结论石菖蒲使远志代谢产物TMCA在兔体内吸收加快,吸收量增大,达峰时间延迟,消除减慢。研究成果可为传统药对体内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