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球水之争     
曹玲 《科学大观园》2011,(24):69-70
月球是干燥还是湿润关于月球内部有多少水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不过美国田纳西州大学行星地球科学学院主任拉里·泰勒说,他们发现月球内部有不少水,大大增加了人们移居月球的希望。然而两周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研究人员扎卡利·夏普却提出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论调——月球内部很干燥。  相似文献   

2.
月球上的水     
美国航空航天局在2009年宣布,月球勘测轨道器上的子探测器——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撞击月球获得重要成果,撞击分析数据表明月球上确实有水。2010年3月1日,NASA又宣布,由其负责研制、搭载印度2008年10月22日发射的"月船一号"探测器的一台微型雷达探测获得了月球水冰存在的有力证据。正如上世纪90年代"克莱门汀"号和"月球勘探者"号发现月球极区存在水冰而掀起人类重返月球的热潮一样,有关月球有水的消息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进而引发对建立月球基地并长期驻留月球的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3.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3,(15):34-36
借助多接收离子探针,研究人员近期对月球岩石样品和地球岩石样品中的氢/氘比进行了比对。他们得到的结论是:月球上的水并非来自彗星撞击,而是来自45亿年前地球,当时地球与另一个大型天体撞击,产生的大量溅射物逐渐冷凝形成了月球。这项新研究显示月幔中的水来自原始陨星撞击,一般认为这也是地球上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行星科学家都认为月球是在地球和其他行星撞击后形成的,但是对地球和月球岩石的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那么,月球在化学性质上为何跟地球如此相似呢?对月球岩石成分的一项新研究分析了阿波罗号宇航员带回来的月球岩石成分,这个分析可能会助于解开月球形成之谜。以前的假设认为,在地球刚刚形成时被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从侧面撞击。这颗撞碎的行星由此形成的大部分残骸和部分来自地球的碎片,形成了一个围绕着地球的圆盘,这个圆盘最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很多证据都支持这个假设,当时形成的月球温度很高,使轻元素和水沸腾  相似文献   

5.
茫茫的宇宙之中到底有没有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有没有和人类相似的智慧生物?人们一直在宽广而又神秘的地外空间里苦苦的寻觅看、探索着。月球是离地球最近一个天体,相距有38.4万千米。天文学家早已用望远镜详细地观察了月球,对月球地形几乎是了如指掌。月球上有山脉和平原,有累累坑定和纵横沟壑,但没有水和空气,昼夜之间温差悬珠,一片死寂和荒凉。尽管巨型望远镜能分辩出月球上50米左右的目标,但仍不如实地考察那样清楚。因此,人类派出使者最先探访的地外天体仍选择了月球  相似文献   

6.
由于月球测绘的实践较少,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测绘学名词》第一、二版收录的月球测绘专用术语只有月面测量学、激光测月、宇宙制图、月球轨道飞行器等(如表1所示)。近年来,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开展,人们对月球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始研究月球测绘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各种实验开发,随之丰富了本领域的科技名词,文献已涉及很多月球测绘术语和名称。如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大辞海——天文学地球科学卷》中,就包括了月壳、月磁、月震、月质学、月面图、月面学、月震仪、月球探测、月面直角坐标、月球面坐标系、月面坐标的基点等名词。在笔者已搜集的英文文献中,涉及的月球测绘名词(如表2所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综合类名词。内容包括月球形状、月面地形特征、月球测绘学的基本术语。例如:月球章动、月球地形、月球重力场、月球探测、月球测绘、月球测量、月球制图。2.月球大地测量名词。确定月球大小、形状、重力场和自转特征,建立月球测绘参考框架的技术。例如:月球大地测量、月球水准面、月心坐标系、月面坐标(系)、月面控制网、激光测月。3.月球测量名词。在地面、月球轨道器和月面实施的观测活动。例如:月球磁场测量、月球摄影测量、月球轨道摄影。4.月球制图名词。月球表面特征的观测、数据处理和绘制技术过程。现有制图名词侧重于地图和图像的类型。例如:月球制图学、月面图、月球重力图、月球地形图、月球图(像)集、月球航天图。5.月球测量装备名词。测月专用的平台和设备。例如:月球探测卫星、月球轨道器、月球测高仪、月球磁力仪、月球测绘摄影机、星跟踪摄影机、激光测距回射器。6.专用名词。一些国家或机构进行月球测绘的专门术语及名称。例如:月面实地定向测量、月球区代码、通用月球控制网、月球横墨卡托格网、月球正射影像图、月球正面/背面图、阿波罗月球飞行图、月球地质勘探摄影机。并非所有月球测绘技术与活动都另需独立的名词,很多已有的名词可通用于月球。例如对地观测的摄影机名称,在对月观测中不需要加“月球”:框幅摄影机、线阵遥感器(线阵相机)、条幅摄影机(航线式相机)、全景摄影机;图像处理名词:像空间坐标系、物空间坐标系。当然,也有可能在空间探测中形成了通用的测绘名词:近红外摄影机、长波红外摄影机、角定向、星下点、空间位置等。目前,较多的月球测绘名词系英文译名,需要关注两种情况。一是择要确定“月球”+普通测绘术语的复合词。因为很多测绘名词已经是双词、多词组合,对那些词素多,也不太重要的词,可作为词组使用,而不设独立的月球测绘名词。例如:测月后向反射器(lunar ranging retro-reflector,LRRR),是月球上设立的测量基本控制点。英文作为一个复合词,包含了月球、测距和后向反射器三个词。如果不选取这个复合词,而把后向反射器或测距后向反射器作为独立的名词会有更多的用途,而目前《测绘学名词》尚没有选取这两个词。月球地形正射影像图(lunar topographic orthophomap,LTO),顾名思义是表现月面起伏的一种地图,这种图的限定范围可参见正射投影、正射像片、正射影像地图等已有名词,可不用月球+地形+正射影像图的合成形式。二是地球测绘的派生词,尽可能保留英文原词的含义和组词特征,而不用“月球”+普通测绘术语的复合词。例如:selenoid,其参考定义为:月球的重力等位面;与大地水准面(geoid)是同一词根。selenodesy,其参考定义为:对月球大小、形状、重力场和自转的研究;与大地测量(geodesy)同一词根。两个术语的研究对象与大地水准面、大地测量类似,但译为月球大地水准面、月球大地测量,由原来一个独立的词变成了有重复现象的复合词。由于目前使用月球大地测量这个词已经比较普遍,本文只是作为问题讨论,尚没有提出更确切的对应名词。有文献的处理方式如:月面(月理)(selenography)、月质(selenology)、月貌(selenomorphology),不再用月球地理、月球地质、月球地貌、组词既简练、又可看做一个独立的月球用词,似比较恰当。苏振礼:天津海洋测绘研究所,300061  相似文献   

7.
正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重返月球,我国正在开展月球科研站的论证。在月球探索方面国外有什么实际动向?月球科研站是什么模样,适合建在哪里?去年12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宇航员将重返月球并最终前往火星。而我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相关负责人日前也透露,我国正在开展月球科研站的论证,设想建立能源长期供给、自主运行、无人值守的月面基础设施,开展以机器人为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那么,在月球探索方面国外有什么实际动向?月球科研站大致是什么样子,适合建在哪里?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以其独特的空  相似文献   

8.
<正>月球有着太多令人不解的地方,月球为何如此诡异?月球身上背负着多少谜团?月球究竟还要欺瞒我们到什么时候?难道月球真如很多探秘家所言和外星文明脱不了干系?直到1950年代晚期,我们对月球背面认识依然很少。月球的天平动让我们得以惊鸿一瞥地看到很有限的月球背面的边缘地带。但是这些地形都以低角度出现,阻碍了有效的观测。(这样的观测很难确认一个环形山的范围)月球背面仍有82%的表面是在未知的状况下,  相似文献   

9.
人类上次登陆月球距今已有四十多年了,如今,全球掀起了新一轮月球探索浪潮,与上次的大国探月竞赛不同,这次的月球探索竞赛参与者多了许多商业公司和私营机构,而且,大家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登陆月球,而是要进一步开发月球,甚至建立月球基地。探月已进入2.0时代。第二代月球探索已经开始月球探索之前一直都是国家行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私营机构和商业公司正在寻求未来探索月球。尽管距离1969年人类宇航员踏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探索》杂志网站报道,纵观我们的历史,我们对于月球似乎总是怀有一种"敌意",我们不断朝着月球"胡乱放枪",我们究竟为何要那么做?摧毁月球整个故事应该从电影特效的先驱者乔治·梅里爱说起。在他1902年的经典科幻影片《月球旅行记》中就设想了用炮弹将一群天文学家发射到月球上去的情景;然后是在1916年,火箭先驱罗伯特·戈达德提出将一枚装载6.8公斤摄影用闪光粉的火箭发射到月球上去,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04,(12):14-15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这一系列“访问”大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各次“阿波罗”飞行都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广泛考察,这是美国邮政总局1994年发行的面值9.95美元的邮票。宇航员背后为“阿波罗11”飞船的登陆舱降落在月球上摄于1969年7月20日的资料照片显示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右脚脚印14搜集了大量月球岩石、土壤标本,其中从月球上带…  相似文献   

12.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2,(23):36-37
据国外媒体报道,隶属于欧洲空间局(ESA)的赫歇尔太空望远镜到明年3月份便将结束其在红外波段观测宇宙的使命。而关于这架望远镜在结束任务之后的去向时,科学家们建议让其撞击月球,以此来探测月球地表下可能隐藏着水的线索。这项提案是由来自30多个国家的行星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小组提出来的。目前这项提案仍然处于欧空局的评估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将会由欧空局管理层做出最后的裁决。耗资超过14亿美元的赫歇尔空间望远镜拥有3.5米直径的主镜,是有史以来人类发射升空口径最大的望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中国人尝试从月球背面走出来,并且进入西方人的传统势力范围,势必迎来激烈的对抗。近日,一个由英国华人组织的乐队"月球背面"在伦敦有名的"水鼠"酒吧演出。巧合的是,英国媒体注意到,几天后中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着陆点就在月球背面。《独立报》网站称,这是前无古人的壮举。目前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环境了解不多,嫦娥四号的这趟  相似文献   

14.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地球上有13.9亿立方千米的水,平均每人拥有215.8亿升.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水都汇聚到一个球体中,它的直径将会是月球直径的1/3.有些水来自数亿年来许许多多划破地球大气层的彗星;有些水则来自地壳下的"湿岩石",在火山喷发时以水蒸气的形式释放到地面上.  相似文献   

15.
月球天文参数的证据月球的天文参数证明月球不是自然天体。科学家们发现,月球是一个异平寻常的天体,它比自然天体的卫星大得多。请看下列数据,地球直径12756公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23,(15):50-53
<正>自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半个世纪以来,美国、苏联及俄罗斯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7月12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师张海联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披露,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宇航员多次成功登陆月球,并将国旗插在月球表面的土壤中。对此,科学家们猜想:现在这些国旗是否还存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月球探测器发回的照片显示,尽管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部分美国国旗仍然屹立在月球上。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的6次登月之旅中,每一次宇航员都会在月球表面插上一面美国国旗作为美国成功登月标志。月球探测器发回的最新高分辨率图像显示,随着月球围绕自己的轨道运行,这些美国国旗产生了阴影,据此科学家得出了它们还处于直立状态的结论。月球卫星项目的研究者马克·罗宾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8.
当历史从20世纪进入21世纪,当地球文明穿越太空在月球驻足,时间与空间的跨越将给现有术语带来什么困扰,往往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9.
<正>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充分地展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实际上,美国人在登月10年前就曾将月球当作展示实力的广告平台,只是他们当时盘算的是在月球上搞核爆。苏联技术领先美国拟在月球上搞核爆冷战期间,美苏争霸是两国在各领域进行的全方位竞争,这种竞争在军事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美国先是在原子弹研制方面取得领先,但苏联在1949年迎头赶上。此后,苏联在航天领域一直力压美国,让华盛顿的战略决策者饱受压力。  相似文献   

20.
①广寒宫是我们对于月球的传统幻想称谓。最近,NASA准备把美国关于月球基地的幻想进一步推进,即着手测试一个拥有两个房间的月球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