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面子"在中国"礼"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的人类交往中没有不要面子的交际。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面子”的理解不同。本文试着对比分析了中国“礼”文化制约下的面子和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西方的面子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面子”在中国“礼”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的人类交往中没有不要面子的交际。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面子”的理解不同。本文试着对比分析了中国“礼”文化制约下的面子和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西方的面子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全球最大规模的连锁零售机构——沃尔-玛特(Nal-Mart Store)正式宣布,将全面进军在线零售业。这位传统零售业的巨子已经从沉睡中觉醒,开始大举进攻互联网领域。在互联网上,以Yahoo!、Amazon、eBay等为代表的新生力量以活跃的创造力开拓出网络世界的格局,但这不是稳定和持久的,一旦老牌真正资源持有者踏入这个空间,一切都会改变,包括游戏规则和参与者。因为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的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变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POI数据的兰州市住宅与零售业空间布局及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用户兴趣点数据,对兰州市住宅与零售业的空间布局及其关联性进行分析,对二者的空间匹配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住宅与零售业形成了“一主多次”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较强的“商住联动”趋势;便利店及超市等较小规模零售业与住宅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较强,商场等较大规模零售业与住宅在空间上没有形成显著的协同集聚效应;零售业“临近”住宅布局的趋势较强,住宅“临近”各类零售业的趋势较弱,二者在空间“临近”上呈现非对称性特征;住宅与不同规模零售业辐射范围的空间匹配性差异显著,与不同业态零售业的空间匹配在街道尺度上可以划分为超前、协调和滞后3种类型.总体上,住宅与零售业在地域上形成了“以商引住”、“依居布商”、“商住互哺”的空间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5.
法和法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律作为人定规范不能也不应当被信仰,人们所要信仰的应当是法律背后所沉淀下来的法律精神。法律的实施、法治的实现是需要人们信仰法律,这种观点恰恰是一种颠倒。不是因为要实现法治而要求人们去信仰法律,而是要去信仰符合理性要求的制定法,从而在内心形成一种价值的趋同,不自觉地实现了法治。对法的信仰,能够促进人定法律规范向公平正义的“法”的接近;对法律的信仰,有利于对法的信仰的形成。普法教育是法的信仰形成的基本途径;以权利为本位、以自由为最终目的文化氛围的形成是基础;完善的经济体制、文明的政治制度和良好的法律制度是法治观念树立、“法”的信仰形成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知网中1991-2016年以“图书馆”和“大数据”为主题词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及其他工具,揭示了该领域发文作者网络、发文机构网络、关键词网络、研究热点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大数据研究领域,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吃国策者     
在“中国服务质量大写真”优秀案例、优秀新闻、优秀论文征评中,我们特地向读者推出“吃国策者”的评论政府机构也属服务事业,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勤务员在现代社会里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显然是公众舆论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传播文明又存有隐患,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网络正直接或间接消解着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网络的健康发展应重在“引导”,而不是“阻止”使用;重在网络信息的“引导”性建设,而不是盲目发表言论;重在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培养,而不是被动地寻求保障。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的财富动力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地创造财富用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历史,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人们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受不同的财富观念的支配,不同的财富观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导向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财富创造的动力和激情。先秦儒家的经济文化思想是中国经济文化思想的源头活水。儒家思想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的重视超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更重视如何在社会各个阶级之间分配财富而不是如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总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不具有西方那种征服自然的强烈意识;对人们生财取利的经济行为的道德评价上,先秦儒家主张“以义制利”、“见利思义”、“富而好礼”,认为“义”是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终极价值;在对人们的求利欲望的分析上,把经济政治化、经济道德化,给本来作为手段、作为财富形式的金钱本身披上道德的外衣。受儒家传统财富观的熏陶,中华民族缺少了创造物质财富的冲动,但却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致富思源”,这个“源”不仅是财富的源泉,而且包括那些对民族发展与富强产生积极作用和巨大推动力量的价值观、理念和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和未来学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重新认识先秦儒家的经济文化思想,并实现对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西宗教中的真善美——中西价值观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聚了历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又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同时它又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透过对中国的儒、释、道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真、善、美等观念的比较可以透视出中国和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与西方宗教中,认知价值方面“存而不论”与“追根溯源”的不同取向;“入世”与“出世”的不同人生理想;“优美”与“壮美”的不同审美情趣等都表现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些特点,对于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质,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WSN?不是论坛中灌水时的网络用语“猥琐男”,而是连IBM都在构建无线传感网络的热门应用;什么是RFID?并非字面上晦涩难懂的“无线射频识别”,而是能让沃尔玛每年节省约83.5亿美元的实用技术。中国微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章龙就曾指出,中国本土企业应该加大对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的关注力度,并特别强调:“WSN与RFID结合起来组成的网络,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WSN与RFID,两种技术的有效范围不同,适用领域也不完全重合,但却拥有同一个关键词——“无线”。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将办公及管理环境“无线化”、“网络化”将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可真正踏出这创新一步的还不是多数。  相似文献   

12.
“采购及采购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现在采购在公司、政府或国家的政策中处于一个战略地位……采购人员在采购中每省下一美元,相对于销售来说有时可以创造近一百美元的利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在由“世界工厂”逐渐走向“世界市场”,人们在关注“中国制造”的同时,也开始研究和探讨“中国采购”。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不仅把生产基地建在中国,更多的企业在中国开设了采购中心。以降低采购成本迅速提高企业和行业竞争力为目的,作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20世纪末产生的反拍卖采购技术,它包括采购招标和网络竞价两个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聚了历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又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同时它又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透过对中国的儒、释、道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真、善、美等观念的比较可以透视出中国和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与西方宗教中,认知价值方面“存而不论”与“追根溯源”的不同取向;“入世”与“出世”的不同人生理想;“优美”与“壮美”的不同审美情趣等都表现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些特点,对于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质,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入世的承诺,外商纷纷抢摊我国零售业市场。外资零售业在经营理念、技术手段、经营规模、商品价格和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构成对我国零售业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简要阐述了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零售业应对“入世”挑战的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网络零售业正经历着技术革新和产业调整的深刻变革,其中天花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成为了网络零售业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网络零售业发展的天花板效应的相关理论体系,深入分析了网络零售业发展现状,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网络零售业的天花板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网络零售业呈现竞争...  相似文献   

16.
国粹派和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提倡者在诸多问题上的对立虽是不争的事实,但他们的对立并不是一种向西方学习的“趋新”与回归中国传统的“守旧”的对立,在向西方学习这一点上,国粹派和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提倡者一样也是“趋新”者,无非两者所“趋”之“新”有着显著不同罢了。当我们回首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时,国粹派、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派一样,作为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中的思想资源,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是信息化浪潮的感应者和推动者。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人们能回答什么是“对外政策”,但什么叫“外交政策”呢?我不是为咬文嚼字或者做文字游戏才来指出这个问题,而是因为这看似一字之差的问题已经折射出许多大问题。把外交置于政策之前不但令人费解,而且其顺序的颠倒说明,现实中,人们没有处理好外交与对外政策(或者对外政策与外交)的关系。首先看一下英语中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人们知道,英语中表达“对外政策”和“外交”的术语分别是foreignpolicy与diplomacy。从字面上看,它们就是不同的。虽然外交与对外政策密切相关,但对外政策不等于外交,外交也不等于对外政策。一般地,diplomacy指国家有关机构(一般是外交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外事部分)执行国家对外政策、处理对外关系的一套技巧或者艺术。除了在非英语国家的翻译语言中  相似文献   

19.
叶敏 《河池师专学报》2012,(4):120-123,128
公司重整时期对公司事务的控制权从董事会向重整管理人转移,明确重整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和权责对正确适用相关法律规则具有积极意义。由于重整制度价值目标的多元性,管理人不是对债权人会议负责的机构,也不是债权人的利益代表,而应当是一个中立的机构。在债务人自行管理和管理人管理的不同情形下,重整管理人具有不同的角色和职权,但总体上管理人都应承担起信息披露义务、中立义务、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对违反义务者可参照董事责任进行追究。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一个可无限细化亦可无限扩张的表述,而“族群”定义是以文化为基本指标的,它亦因此而有了若干的定义,“民族”是一个十分中国化的概念,其内涵及外延在政治上、学术上及民间话语中,都已约定俗成,文化不是其惟一的基准指标,两个概念居于不同层次,可构成合理有效的研究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