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80)W(~(40)Ar,xn)~(220-x)U,合成了两个缺中子新核素~(216)U和~(215)U.目标核由熔合反应产生后从薄靶中反冲出来,在飞行中被兰州充气谱仪从大量的本底离子中分离并偏转到探测系统.探测系统对目标核的注入以及随后将发生的α衰变进行探测.探测器上产生的信号经电子学处理后被数据获取系统转换成一定格式的数据保存下来.实验采用能量-位置-时间关联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寻找和鉴别目标核.在束流能量为187.2 MeV的情况下,新核素~(216)U的两个α衰变态被观察到:一是基态,它的α粒子能量为10.384(30)MeV,半衰期为4.72_(-1.57)~(+4.72)ms;二是自旋宇称为8~+的同核异能素态,它的α粒子能量为10.582(30)MeV和8.182(30)MeV,半衰期为1.31_(-0.48)~(+1.80)ms.在束流能量为205.5 MeV的情况下,新核素~(215)U被观测到,它的α粒子能量和半衰期被确定为8.428(30)MeV和0.73_(-0.29)~(+1.33)ms.此外,实验还观测到从~(217)U的基态产生的两个新的α跃迁,它们的α粒子能量分别为8.210(30)MeV和8.098(30)Mev.  相似文献   

2.
Bell利用定域隐参量理论证明了Eins-tein定域性同量子力学的统计预言是不相容的。Bell的3个基本前提如下。(Ⅰ)自旋双值粒子系:关联粒子的自旋分量α_1·(?)和α_2·(?)只能有两个可能值,即A((?),λ)或B((?),λ)=±1,其中(?)、(?)为单位矢量,λ为隐参量。  相似文献   

3.
自然信息     
预平衡理论和α集团当高能质子和核相互作用时,有些核子和核子群在剩余核达到基态前就发射出来。较高能量粒子的发射具有朝前趋势,而较低能量粒  相似文献   

4.
严容庄 《科学通报》1984,29(5):283-283
前文中,我们利用CNDO/Ⅱ方法对新型可见光光敏剂α-硫代萘酸乙酯及其同系物进行了考察,指出基态的α-硫代萘酸乙酯在电荷分布及能态分布方面的突出特点。本文将利用同一方法对光敏剂α-硫代萘酸乙酯的各个官能团进行考察,以便分析这些官能团对光敏剂性质的影响,同时对硫原子在分子中的作用进行一些理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施士元 《科学通报》1963,8(4):49-49
原子核中有核子結团的存在。在进行α衰变的原子核內事先不存在α粒子,α粒子只有在母核衰变时才发射出来的。不过母核在衰变之前,可以有两个貭子和两个中子相結合而成为α結团。α結团是母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α粒子与女核則是分立的,它們是两个独立的单位。母核如果是在激态,則激态可以是結团的激态。发射长程α粒子的原子核,其由长程α粒子羣的衰  相似文献   

6.
张闯 《科学通报》1988,33(24):1841-1841
人类在探索物质结构的“本原”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努力。自从1974年粲粒子家族的基态J/ψ粒子被发现以来,人们在粲粒子物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一重大发现,为粒子物理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陆晓 《科学通报》1992,37(11):986-986
α粒子的敲出和拾取反应,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原子核的α粒子集团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这些反应的理论处理中,α粒子在核内的束缚态波函数是很重要的。为得到这个波函数,通常的作法是假定α粒子在核心提供的Woods-Saxon位阱中,做独立粒子运动;势阱的深度,由α粒子的分离能决定。这样求得的α粒子波函数可写为  相似文献   

8.
习成 《科学通报》1975,20(1):32-32
最近三个实验室分别在3.1 GeV和3.7 GeV附近发现两个新粒子,称为J粒子或ψ粒子。它们的特征是质量很大宽度很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它们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两个粒子中之一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张宗烨 《科学通报》1973,18(4):167-167
六十年代以来,一系列实验事实告诉我们,原子核内核子之间的关联是有规律的,存在着一些基本的结构。例如,原子核的奇偶质量差及偶-偶核单粒子激发能谱的能隙现象反映了同类核子之间的对关联结构。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原子核的超导现象。近年来,随着重离子反应研究的进展,人们对核内n-p关联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知道,原子核内两个质子、两个中子结合得特别紧,一系列球形  相似文献   

10.
陈治融 《科学通报》1974,19(1):28-28
一、引言我们知道,一般求基态氢分子的能量的方法是变分法,参数过多时,计算均很繁。本文提出了一个三参数的变分函数,计算了氢分子的基态能量为-31.59 eV,离解能为  相似文献   

11.
吴崇试 《科学通报》1981,26(11):659-659
由于核子间的对关联,变形偶偶核基态间的二核子转移反应有很大的加强,其截面随质量数变化不大.这正是Bohr提出对转动概念的主要依据。但实验还发现,在希土区和锕系区一系列偶偶核间存在较强的基态→D_1~ 激发态的(p,t)反应,相对强度约为基态→基态的10—20%。按对转动模式,这种反应是完全禁戒的。按处理对关联所习用的BCS方法,得出的相对强度也太小(≤1%)。鉴于BCS方法中粒子数不守恒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夸大了对力的  相似文献   

12.
α团簇在轻α共轭核基态及激发态中广泛存在,轻核的α团簇结构不仅对核天体物理中核合成过程和元素丰度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这些态的精确数据还成为检验各种新型多体理论和核力的天然实验室.本文简要总结了描述α团簇的不同理论方法,尤其比较了这些不同方法对12C Hoyle态的最新研究结果,各种理论都支持Hoyle态是一个具有较大尺寸的团簇结构,但对α团簇在Hoyle态中的存在形式——比如α凝聚,α气体或是α晶体结构,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进一步从实验角度介绍了α团簇衰变的高精度符合测量及转动态的集体激发.对α团簇结构尤其12C Hoyle态及16O类Hoyle态中α存在形式的确认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团簇态的集体激发行为,任何实质性进展不仅高度依赖高精度实验数据,而且需要新的多体理论解释,而这其中需要合理考虑核子-核子、团簇-团簇关联及连续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整武 《科学通报》1957,2(10):297-297
加速后的质子或α粒子等带电重粒子和多种原子核类起反应而产生γ射线。γ射线的能量、谱线分布和产额是被冲击的原子核的一个标帜。这一标帜和带电重粒子的冲击能量也有确定的关系。如所周知,在原子核物理实验中,常利用这些事实来研究和冲击粒子起反应的靶子材料的情况。本文指出利用这样产生的γ射线作为同位素分析及技术应用的广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激光梯度场中荧光关联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波  陈波  丁尧  马辉  金雷 《科学通报》2001,46(11):895-898
荧光关联谱是一种适用于生物体系动态过程测量的实验方法,通过观测微区内发光粒子Brown运动产生的荧光涨落,获得溶液中发光粒子的微观浓度、所处的微观环境和构形等信息。讨论了激光场中Rayleigh粒子所受到的辐射力,并分析了激光梯度场对荧光关联谱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闪烁光斑室     
闪烁光斑室是我们最近提出的关于高能粒子探测器的一个设想。我们注意到,当一个高能带电粒子穿过薄层荧光物质(称为闪烁体)时,会在底面上产生一个亮的光斑(叫做闪烁光斑),利用闪烁光斑可以记录单个的高能粒子。我们把这种可能的仪器称为闪烁光斑室。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闪烁光斑室原理  相似文献   

16.
冯诗齐 《世界科学》2012,(5):12-15,11
什么是暗物质?什么是引力?为什么宇宙如此平滑?这些谜题中每一个都含有一种粒子。在上世纪30年代末,诺贝尔奖得主伊西多.拉比(Isidor Rabi)得知发现了较重的电子,他为此问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过去的四分之三个世纪里,他曾多次重复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知道,困扰拉比的μ子是仅依照其质量不同而分的三个类电子的粒子家族之一。  相似文献   

17.
段忆翔 《科学通报》1989,34(11):832-832
通常热助和阶跃荧光的产生均是能级上粒子碰撞能量转移的的结果。在某些情况,这种粒子碰撞能量转移可以达到相当强烈的程度。基于这一事实,我们曾经利用粒子碰撞能量转移所产生的荧光测量能级跃迁的分支比,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据我们所知,有关这种碰撞能量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La-Ne空心阴极灯作为原子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量子力学从头算方法,运用二次组态相互作用方法QCISD(T)结合6-311++G(3df,2pd)基组对NO分子基态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计算出了它们的光谱数据(ωe、ωexe、Be、αe、De),结果与实验光谱数据吻合较好,表明上述分子基态的势能函数可用Murrell2Sorbie函数来表示。利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的有关原理,推导出了NO分子的合理离解极限;使用HF、MP2、MP3和B3LYP等理论方法,在6-311G(3df,3pd)基组下,对NO分子基态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B3LYP方法为最优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霍金计算发现黑洞会发出热辐射.由于热辐射之间不存在关联,因此辐射粒子无法将信息携带出黑洞,伴随着霍金辐射,黑洞内部的物质信息逐渐丢失.量子力学幺正性要求信息守恒,黑洞信息丢失与量子力学幺正性存在明确的冲突,此即黑洞信息丢失之谜.霍金辐射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是解决黑洞信息丢失问题的关键.霍金最初的计算中没有考虑辐射粒子的反冲,得到的辐射谱为纯热谱.后来, Parikh和Wilczek的计算表明,如果计入辐射粒子的反冲,则辐射谱可能会轻微地偏离热谱.本文首先介绍了Parikh和Wilczek使用包含辐射粒子反冲的量子隧穿方法得到的非热谱.其次,介绍了张保成等人在非热谱基础上证明黑洞辐射粒子之间存在关联,并且黑洞辐射过程信息守恒的工作.最后,介绍了黑洞辐射之间如何产生关联的一种可能的物理机制,黑洞辐射粒子之间的引力关联可以携带信息,使得黑洞辐射过程中信息守恒.  相似文献   

20.
从1896年铀放射性的发现到1913年放射性同位素和位移律的发现的18年,是核物理学和放射性化学的奠基阶段,也是人类深入原子内部探索物质变化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α射线和β射线在1898年的发现,和1899年对β射线及1902年对α射线的物质性的确定,α粒子和β粒子便成了放射性研究的重要工具.其后出现的卢瑟福-索迪元素嬗变qd理论、建立在原子基础上的原子连续性变化的思想、卢瑟福-玻尔原子模型,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和位移律的发现,每一发展都与这两种粒子特别是α粒子的使用密切相关.经过这一阶段研究,人们才认识到原子不是物质存在的最小载体,认识到不存在物理学原子和化学原子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阶段革命不唯独属于物理学,也不唯独属于化学,而是整体上属于一门物质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