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天然生漆基材上的化学镀镍工艺条件,通过改变施镀工艺的pH值、温度、时间以及镀液配方中主盐质量浓度、还原剂质量浓度,得到不同条件下的化学镀层厚度、外观和镀速等实验结果.并用扫描电镜(SEM)、动态机械热性能(DMTA)、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等手段研究镀层的形态与性能.该工艺可在生漆膜表面镀上一层均匀、色泽光亮的金属镍膜,其粒径大小匀称、排布规整、镀层致密;生漆/镍金属复合膜的耐热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热水浸提法从鱼废料中制备牛磺酸的最适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几种影响因素(浸提pH、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和液料比)对牛磺酸提取率的影响,分析探讨并确定了牛磺酸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0 min、液料比6∶1、提取液pH值5.2的提取条件,从鱼废料中可以制备得到提取率高达27.93mg/g的牛磺酸,该结果明显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3.
热镀锌液中适量添加过渡元素并通过镀后冷却条件控制,可在热镀钢板或钢构上直接获得具有特定色彩的镀锌层,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工艺.从热力学角度理解热镀层呈色的机理与特点将有助于镀液组成的进一步优化.用Miedema模型、Tanaka关系式以及一些基本热力学关系研究了镀液中的主溶质元素或杂质对镀液各组元的过剩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镀件镀后呈色特点与镀液中的溶质活度直接相关.溶质浓度和浸镀温度对镀层呈色的影响主要归咎于其对呈色溶质元素活度的影响.镀液中的杂质如Al和Mg以及呈色元素Ti对呈色的影响还与其对溶剂活度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沉积法,在酸性镀液中制得Sn-Cu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研究镀液中主盐浓度、电镀工艺条件及添加剂对薄膜形貌的影响,并借助循环伏安曲线研究不同条件对Sn-Cu沉积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镀液中主盐浓度的增大促进了Sn-Cu的还原沉积;添加剂的引入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作用,限制了镀液中自由金属离子的浓度,使得合金沉积电位负移;此外,镀液中Sn2+浓度变化对镀层晶粒粒度影响较大,改变Cu2+浓度对镀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电流密度增加、温度降低及加入添加剂,都能细化镀层晶粒.  相似文献   

5.
为安全起见,实验室镀锌通常采用无氰电镀锌法。无氰镀锌的镀液又分为酸性和碱性镀液等。现将一种配方简单,工艺条件容易控制,电镀质量好的酸性电镀方法介绍给大家。1、镀前表面处理:(1)用砂纸磨光镀件,(2)将镀件浸入5%NaOH 溶液中并加热至沸,取出后,用清水冲清;  相似文献   

6.
添加稀土对55%Al-Zn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向55%Al—Zn镀液中添加微量稀土制备了55%成—Zn热浸镀层钢板,研究了稀土对55%Al—Zn镀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盐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适量(ω=0.2%)稀土可明显提高镀层质量、细化镀层组织和提高镀层耐蚀性能,但加入过量稀土不利于耐蚀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Al-Cr中间合金锭和熔融Al-Zn-Mg-Si-Fe镀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Al-Cr中间合金锭浸入含不同质量分数Fe的630 ℃熔融镀液15 h的扩散反应。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分析了扩散前后Al-Cr中间合金锭组织和成分的变化,同时研究了镀液中Fe质量分数对Cr溶解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镀液中的Zn、Mg、Si、Fe长时间向Al-Cr锭内部扩散,Al-Cr锭中原有的Al基体的组织转变成了与镀液成分相近的组织,原有的富Cr第二相转变成了Al-Cr-Zn-Si相和Al-(Fe, Cr)-Si相。随着Al-Cr锭中的Cr向镀液扩散,镀液中Cr质量分数升高,并在5 h后达到饱和。由于Cr和Al、Fe、Si优先形成了Al-(Fe, Cr)-Si金属间化合物,因此镀液中的Fe显著降低了Cr元素的饱和溶解度,当镀液Fe质量分数由0.10%增加至0.42%时,镀液中Cr质量分数由0.047%~0.059%减少至0.012%~0.016%。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热浸镀时间(t)、温度(T)、待镀件成分、相结构变化对镀层中合金层形貌、厚度(H)、合金层的重熔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层的形貌、厚度、重熔与热浸镀温度有密切关系,钢基成分对合金层形貌、厚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合金层厚度和形貌对热浸镀时的时间因素不敏感,在合金层达到一定厚度后,就基本上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 Ni—P—SiC 合金镀液组成、工艺和镀层性能.研究的结果表明,镀液中 SiC 微粒含量为10~15g·l~(-1)时,可得到性能较好、具有很高硬度的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 Ni-P-PTFE(聚四氟乙烯 )工艺中表面活性剂、PTFE的用量及温度对Ni-P-PTFE镀层性能和镀速的影响。试验表明 :在化学镀 Ni-P合金的酸性镀液中 ,表面活性剂1 2 2 7(阳离子 )、JFC(非离子 )及 PTFE(微粉 )的用量分别为 4 .5m L·L- 1 ,6m L·L- 1 和 6~ 5g·L- 1 ,p H为 5.0 ,温度为 85~ 90°C时 ,可获得较佳性能的 Ni-P-PTFE镀层  相似文献   

11.
用电沉积的方法在铜表面制备了Ni-SiC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包括阴极电流密度、镀液中纳米SiC悬浮量、镀液pH值、镀液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复合镀层的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电流范围内,镀层的沉积速率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呈线性上升的趋势;随着镀液中纳米颗粒悬浮量、镀液pH值及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一定值时,又开始下降;随着镀液温度升高,逐步降低。最佳参数为:不烧焦镀层前提下的最大电流,纳米颗粒体积质量为5 g/L,pH值3.5~4.0,温度30℃,搅拌速度为中高速。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氯化钯稳定性实验、镀液稳定常数的测量以及周期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影响化学镀镍溶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组成镀液的有效成分都会影响镀液的稳定性,其中络合剂和稳定剂是影响镀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操作条件中,温度、镀液的pH值是影响镀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连续施镀过程中,添加方式决定着镀液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水玻璃锌酸盐镀锌是一种镀锌新工艺。该镀液性能稳定,镀层质量优良,可与氰化物镀液媲美。本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循环伏安法以及极谱等方法对水玻璃碱性镀锌原理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锌在水玻璃碱性液中电沉积的电活性粒子仍然是Zn(oH)_2、Zn(oH)_3~-,而且电沉积反应受电化学步骤和前置转化步骤共同控制。水玻璃增大镀液的阴极极化作用是由于锌能与硅结合成混合配体络合物的缘故。  相似文献   

14.
钢和铸铁件的热浸镀铝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研究的钢和铁合金件热浸镀新工艺采用常温浸助镀溶剂,向铝液中添加微量抗氧化合金元素,在铝液表面不加覆盖溶剂,具有镀层质量好,成本低,污染小,劳动条件改善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5.
在电镀液、化学镀液中加入非水溶性的固体颗粒使其与金属离子共沉积在镀件上,对改善镀层的使用性能具有特殊意义.PTFE对提高镀层的润滑性与耐磨性起重要作用[1、2].文章就化学镀Ni-P-PTFE镀液性质;镀液中PTFE含量对镀层的沉积速度,镀层中PTFE含量的影响,镀液的温度对沉积速度及镀层中PTFE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对镀层的性能:孔隙率、成分、密度、硬度、镀层晶化温度、电化学特征参数等进行了测定,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 Ni-P-B_4C 合金镀液的组成、工艺和镀层性能,研究的结果表明,镀液中的 B_4C 微粒含量在10~15g·1~(-1)时,能获得性能较好的镀层,且具有特别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脉冲电镀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Ni-Cr-Mo合金镀层,利用辉光放电光谱仪(G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Tafel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考察了镀液温度对镀层元素含量、沉积速率、表面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镀液温度的升高,镀层镍含量减小,铬含量先增大后减小,钼含量增大;镀层沉积速率稍有增大,镀层表面颗粒尺寸增大,镀层在3.5%NaCl溶液中耐蚀性先增强后减弱;镀液温度为30℃时,镀层最为均匀致密,且具有最大的自腐蚀电位(-0.535V)、最小的腐蚀电流密度(0.123μA·cm~(-2))和最大的电荷转移电阻(2550Ω·cm~2),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在确定纳米TiO2超声分散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比较法,系统研究了镀液配比、pH值、温度、PbCl2和纳米TiO2加入量对Ni-P-纳米TiO2化学复合镀镀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镀液的配比、pH值、温度对镀液稳定性均有影响,其影响的显著性顺序是:pH值小于乳酸浓度小于温度小于镍磷比小于乙酸钠浓度的影响;PbCl2的加入可使镀液的稳定性明显提高,而纳米TiO2的加入对镀液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推荐Ni-P-纳米TiO2化学复合镀采用的镀液为:x(Ni^2 /H2PPO2^-)=0.4,ρ(乳酸)=34g/L、ρ(乙酸钠)=4g/L、ρ(PbCl2)=0.0010g/L、ρ(TiO2)=4g/L。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复合电镀方法,在镀镍液中加入粒径为40 μm的金刚石粉体制备Ni-金刚石复合镀层.采用阴极动电位极化方法、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探讨镀液温度、pH、镍离子浓度、电流密度和金刚石粉体质量浓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优化Ni-金刚石复合镀的工艺参数;采用X线衍射分析仪表征优化后复合镀层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镀液组成和工艺参数为:NiSO4·6H2O 132 g/L,NiCl2 15 g/L,H3BO3 30 g/L,镀液温度(50±1)℃,pH 3~4,阴极电流密度4 A/dm2,金刚石粉体质量浓度30 g/L;优化后的复合镀层表面平整,晶粒细小均匀,且金刚石粉体的质量分数为62.7%;与纯Ni镀层的晶粒相比,Ni-金刚石复合镀层的晶粒明显细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电势法研究了水玻璃锌酸盐镀液中硅酸粒子的存在形式、锌与硅的成络反应以及混合配体络离子的组成,并估算了成络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混合配体络离子的稳定常数。实验结果表明:锌与硅的成络反应是复杂的,在研究的镀液中硅主要以单核络离子SiO_2(OH)_2~(2-)的形式存在,它与Zn(Ⅱ)形成混合配体络合物,例如有[Zn(SiO_2(OH)_2)_2(OH)_2]~(4-)的形式。该成络反应的平衡常数K_c(30℃时)等于4.7×10~2,混合配体络离子的稳定常数K稳等于1.5×1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