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篇历史小说《剑胆诗魂——辛弃疾》将传统的历史叙事纳入到文化的视域中加以人性化的和审美的把握。作者别具匠心地通过主人公辛弃疾“战士性格”与“诗人气质”的融合互渗来建构其丰满光辉的性格特质,成功塑造了一个人格内涵丰富的著名爱国将领和爱国词人形象。  相似文献   

2.
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词人通过选胜登临,缅怀古代英雄的光辉业绩,寄托了自己的报国理想,并且通过提取历史借鉴,有针对性地批判了南宋朝廷的种种错误政策,曲折地表达了自己遭政治打击,抗敌理想难于实现的满腔悲愤之情。这首词是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一二○五年)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时写的,辛弃疾由于主抗金,一直受到主和派的排挤,不时投闲置散。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的叔父,掌握了政权,为了猎名固位,起用了辛弃疾做镇江知府,后来对持正确意见的词人有所疑忌,  相似文献   

3.
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生活于十二世纪中叶至十三世纪初宋金对峙、民族矛盾特别尖锐的年代。他走的是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关心民生疾苦和民族的兴衰、坚决抗击女真贵族的骚扰和掠夺是他一生重要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提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研究和发掘广泛开展,对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拨乱反正以来,江西、山东、福建、海南先后举办了十次辛弃疾学术研讨会。2007年10月,由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和铅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是又一次盛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近70人,会议收到论文54篇,学者们听取了报告,研讨了学术,交流了成果,考察了古迹,祭奠了先贤,畅叙了友情,都有较大的收获,从四个方面推进了辛弃疾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就一代词坛的领袖。辛弃疾深谋远虑,智略超群,还善于治军,具有随机应变的实干才能。后来在用武无地、报国无路、恢复无望的情况下,将其全部精力与才情用于填词。辛弃疾以强烈的爱国激情、豪爽的英雄气概和多样的艺术风格,把宋词引向更广阔更激荡的社会现实,成为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  相似文献   

6.
奉雷 《凉山大学学报》2003,5(4):169-170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爱国词人,其诗词根植于金人入侵的国难时期和自己坎坷困顿的人生之中,成为我国诗歌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词中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那种深邃的爱国主义思想,让我们仍能感觉到一颗灼热的爱国之心在顽强地跳动。  相似文献   

7.
赵学江  高帆 《科技资讯》2006,(15):172-172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杜诗中那沉郁顿挫的诗风,根植于现实的高度的爱国主义,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使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坎坷的仕途,他仍保持着和屈原一样赤诚的爱国之心;生于动乱的经历丰富和深化了他的爱国思想。杜甫的诗中,有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战乱中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强烈的民族精神以及不同于其他诗人“爱君”、“爱河山”的爱国之情,而是根植于“忧民”即是“忧国”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到了最高点。  相似文献   

8.
南宋词人辛弃疾,人们往往只注重研究他的政治抒情词的内容、风格、技巧,而对其乡村田园词,却论及者极少,而这类词恰恰是辛弃疾第一次以与众不同的艺术手法熔恬淡之气、清丽之质、深沉之蕴、飞动之势于一炉,摧则为柔、柔中有刚,展示了辛弃疾乡村田园词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刘过年表     
刘过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其词受辛弃疾影响颇深,善于表现辛派词豪放恣肆的特色。其生活漂泊,终无所定。其思想坚决主战,所结交人物,大多为当时抗战派。勾勒其生平事迹,对进一步研究刘过诗文及其思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杰出的词人。他的词是南宋时代爱国志士高尚情操的历史记录 ,辛词所启动的时代主题及其思维指向 ,均与宋代的国运与中国文人的精神形态息息相关。辛词意境的创造 ,意象的造用和独特的抒情 ,不仅是辛弃疾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也是对当时及后代文学影响最深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张萍  谢文娟 《奇闻怪事》2005,(11):23-23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词。作者辛弃疾以“行”为线索,由近及远,从岭上写到岭下,将夜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细致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织成了一幅夏夜行道图,从中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一)当代习俗赋予“风流”一语以“不正经”甚至近乎“淫荡”之意义;现在,我们给爱国词人辛弃疾冠以“风流”,首先就得为“风流”正义,并考察其含义的历史演变过程。“风流”一词,早在汉代便已出现。《汉书·刑法志》云:“及孝文即位……风流笃厚,禁网疏阔。”这里的“风流”便是泛指民风时尚,与“笃厚”结合,再配上”禁网疏阔”,颇倾向于自由、真淳之褒义。到了魏晋,“风流”便在士大夫官僚及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开来,形成了所谓“魏晋风流”的时代潮流。如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云;“堂堂孔明,基宇宏邈。器同生民,独秉先觉…  相似文献   

13.
辛弃疾创作的“梅”作既有对前人写作经验的继承,又借花抒怀,赋予“梅”作独特的文化内涵——生不逢时,仕途坎坷之感;忠贞孤傲,自信豪迈之气。“梅”意象的文化意蕴通过辛弃疾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表现得越发丰富多彩。“梅”作是辛弃疾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词人独特人格、多舛命运的反映,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量。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的婉约词从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两方面加以探讨,可看出辛弃疾不仅是矢志报金报国的铮铮英雄,而且是个精神生活非常丰富的“极有性情”的词人。辛弃疾改革与充实了婉约词的题材内容,柔中有刚的卓异风格又是他对婉约词艺术风格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横向比较来看,辛弃疾身上具有的实干精神和领袖气质是其有别于南宋其他爱国贬谪词人的特质。其贬谪词中一再提及历史上有胆识有功绩的王侯将相作为自己的楷模,并在自己罢官免职无法为国家出力的情况下将希望寄托于他人,频频向他人提出期望。从纵向比较来看,江淮两湖为官时期的词作在怨抑中时露桀骜不驯之气,以正面直接抒情为主;而带湖时期开始忧谗畏讥,词中开始有了欲说还休的曲折委婉,瓢泉时期的词作则更增添了颓靡之气,表现了辛弃疾理想之光逐渐暗沉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辛弃疾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词。流传至今的有六百二十多首,宋代词人中作品数量以他为最多。他的词内容非常广泛,而以爱国词篇为主,但山水词、农村词也不少。就农村词而言,有人统计约四十多首。这些词,题材丰富多彩,风格清新明快,都是他以前的词人所无法比拟的。这固然是由于他才华过人,学识渊博,但和他长期居于农村,接近农民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由于悲剧意识的渗透,抒写悲愤之情成为南宋爱国词的主要内容。南宋爱国词人悲剧意识的产生,源于南宋朝廷一贯坚持的求和外交政策所导致的国家、个人的悲剧命运;同时,悲剧意识也是中国封建时代士人阶层的长期心理积淀所形成。  相似文献   

18.
刘过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过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其词受辛弃疾影响颇深,善于表现辛派词豪放恣肆的特色。其生活漂泊,终无所定。其思想坚决主战,所结交人物,大多为当时抗战派。勾勒其生平事迹,对进一步研究刘过诗文及其思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南宋的词坛上,辛弃疾是位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遭遇坎坷,既有抗金救国的豪情壮志,也有壮志难酬的哀怨悲愤。表现在词作上,即梦的意象频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文人在积极进取与消极隐退之间的游离,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徘徊。  相似文献   

20.
“庆元党禁”与“开禧北伐”是发生在南来宁宗时期的两次重大事件,皆同当时的宰相韩佐胄及著名主战派人物陆淤、叶适、辛弃疾的名字密切相关。但因韩佐胄被(宋史)列入(好臣传),而陆游、辛弃疾、叶适则是人们公认的爱国主义文学家和思想家,所以在历史著作和文学史中讲述这两次事件时往往令人困惑。整个南宋时期,主战派和议和派的辩论与斗争一直是朝野的主要矛盾。从投降派头目赵构、秦桧红诬陷杀害爱国将领岳飞、流放直言主战的爱国志士胡桂开始,直至南宋灭亡,两派之间的争论和斗争始终没有停息。韩佐胄参与的“庆元党禁”与“开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