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玉璞 《科学通报》1990,35(9):661-661
我们曾报道过靶温为室温时HR-1型不锈钢的He捕获特性。(n,α)反应或α等离子体轰击聚变堆第一壁时,核材料可处于高于室温的环境温度中,因此,研究靶温对金属He捕获特性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本工作在室温——673K的温度区间,研究了靶温对HR-1型不锈钢He捕获特性的影响。入射的~4He离子能量仍为70keV。  相似文献   

2.
蒋崧生 《自然杂志》2007,29(2):102-106
3He的来源至今被地球学家解释为在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即原始起源。但是这原始起源学说在解释有的地学问题已受到了挑战,例如:①有的金刚石中的反常高的3He/4He 比值;②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洋中脊的热液气孔喷出的热流的3He/4He比值具有近似恒定的峰状分布。作者最近对火山湖水中氚的垂直分布进行了新的研究,发现火山口形成的土耳其Nemrut湖和德国Laacher湖底部同时注入有来自地幔的氚(3H)和3He。这二者都是核聚变(d-d反应)的产物。氚的半衰期为12.4年,地球形成时的氚早已不存在。地球深处由已知常规核反应生产的氚含量小于0.01TU (1TU相当3H/H=10-18),处于探测限以下。地球深处释放的氚表明其可能来源于核聚变。作者认为产生3H和3He的核聚变可能发生在地幔和地核的交界处的高温高压下富集氢的介质。由此推论:地球深处的3He并非一定是“原始起源”。  相似文献   

3.
唐孝威 《科学通报》1987,32(4):268-268
中微子质量的问题是粒子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氚原子核衰变过程,即~3→~3H+e~-+(?)中,β射线的能量很低,因而目前有许多实验,通过测量氚的β射线能谱来研究电子反中微子的质量。由于氚原子核的这种重要性,实验上确证氚是纯β放  相似文献   

4.
王立伦 《科学通报》1987,32(15):1171-1171
宇宙成因的天然氚或热核试验产生的大量人工氚,主要都是通过降水到达地面,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冰川是由大气固态降水堆积演变而成的具有运动特点的自然冰体。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所以,氚是冰川水体转化过程理想的示踪物。测定冰雪中氚含量,对于研究冰川过程的某些问题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天然水中氚含量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卫克勤 《科学通报》1980,25(10):467-467
氚是氢的一种宇宙成因放射性同位素。宇宙射线和上层大气组分相互作用生成氚,主要的核反应是~(14)(n,~3H)~(12)C,~(16)O(P,~3H)~(14)O。氚的半衰期为12.26年,并经β~_反应,生成氦的稳定同位素~3He。在大气圈上层生成的氚组成水分子后,与大气层水汽混合,参与天然水的循  相似文献   

6.
王立伦 《科学通报》1981,26(17):1060-1060
自然界的氚(H~3)是氢的一种宇宙成因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12.26年。1954年以来热核试验释放出大量人工氚,使地球上氚的总量增加了几个数量级,天然水中氚含量明显增高,成为研究水循环的一种理想示踪剂,且已被应用于水文、气象、海洋、环境等科学领域。 1977—1978年,在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登山科学考察期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平 《科学通报》1983,28(3):166-166
宇宙成因的天然氚和热核试验所引入的人工氚均以HTO形式参与自然界的水分循环。热核试验以前降水中的氚含量极微,平均值为5—10 T.U.;1954年以后,历次的核试验产生的大量人工氚对降水氚含量有明显影响。1963年降水中氚含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北美局部地区高达10000 T.U., 到了七十年代,北半球降水中氚浓度明显下降,一般为几十到几百  相似文献   

8.
张栻 《科学通报》1963,8(8):15-15
前言有关氚的研究,近几年来有飞跃的进展。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生物、化学以及很多新生学科的领域中,推动了有关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世界各国对可控制热核反应的积极研究和高空核爆炸的连续进行,更引起了人们对氚的注意。从军事方面来说,利用氚核反应的聚变  相似文献   

9.
徐至展 《科学通报》1979,24(2):63-63
利用我们所提出的一维拉格朗日编码,对激光聚爆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若干物理因素的影响。重点是当前实验中广泛研究的充氘氚的玻璃球壳,另外也对氘氚冰-玻璃双层球壳聚变靶作了初步计算。我们采用的一维模型,在物理上,考虑了靶元素的电离状态;  相似文献   

10.
低能核辐射指原子核衰变或反应时发出的辐射或粒子,包括电子、质子、中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与氘核、氚核、α粒子、裂变碎片、碳离子、铁离子等各种原子核与重离子。核辐射通过介质时,会产生各种物理效应:电离、激发、原子移位、发射次级粒子、产生核反应等等,并导致某些化学变化。用核辐射探测器将这些变化记  相似文献   

11.
太钢不锈钢工业园是太钢的全资子公司,是经山西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备案的省级开发区,是国家工信部命名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有38家海内外企业入驻不锈钢工业园区,形成年50万t的加工能力.预计2015年不锈钢年转化量达到80万t,年产值达到180亿~250亿元. 园区发展,形势喜人 靳军介绍说,太钢不锈钢工业园战略目标是建设世界级的不锈钢深加工基地和新材料研发基地.目前已形成不锈钢管及管配件、城市建设用不锈钢、家居生活用不锈钢、煤石化工用不锈钢、不锈钢的加工中心及不锈钢新材料基地等六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胡朝晖  刘世杰  刘平生  冯国华  韩勇 《科学通报》2000,45(10):1025-1029
由X射线聚焦透镜联合X射线机形成的X射线微束与平面晶体波长色散位置灵敏谱仪(PSS)构成的高能量分辨率的μXRF(micro-X-ray fluoriscence)分析实验装置取得初步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得到被绵计数率与X射线机功率成线性增长,TiKα和CrKα的能量分辨率分别达到16.6和23.6eV并能分辨开不锈钢中CrKβ和MnKα峰,和同步光微束与PSS结合的结果相比较,表明用这装置实现高  相似文献   

13.
海洋热流中的3He:地球深处核聚变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崧生  何明 《自然杂志》2006,28(3):164-166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从正在扩张的大洋山脊喷出的热液中的3He含量与温度(热量)变化呈线性关联,并且具有几乎恒定的高3He/4He比值,约为大气值的8倍。这说明3He和4He同步地随温度而变化。按照现在的观点,U和Th的α衰变是地球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4He的来源,而3He则是假设为原始起源,即地球生成时就存在的。热液中的3He含量与温度变化呈线性关联,似乎表明3He同4He一样也应有其相关的来源。从上面所述,我们认为热液的3He主要是由核聚变产生,而4He是由U和Th的α-衰变产生的。依据上述假设,从文献给出的海洋3He流量4×104/m2s以及从Galapagos中心,Rainbow(36°14′N)和Lucky Syriky(37°17′N)海底热气孔排放的热液所测量的3He流量,求得海洋热液的平均3He/4He比值为(1.2±0.4)×10-5 。这比值同测量的海洋玄武岩以及海底喷出热液中3He/4He比值(1.12±0.14)×10-5相符合,结果支持我们的论点。  相似文献   

14.
一家英国公司研制了一种新光源,可连续点二十年以上,而且在此期间无需维护或检查。这种光源乃是一个玻璃状空心球,由硼硅酸盐制成,并注入发光的磷,而靠微放射性氚来维持发光。放射性衰变的结果,氚就射出电子,激起磷光。虽然此灯的功率不大,但对任何气候条件都极其稳定,也不受海水和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X射线聚焦透镜联合X射线机形成的X射线微束与平面晶体波长色散位置灵敏谱仪(PSS)构成的高能量分辨率的μ-XRF(micro-X-ray fluorescence)分析实验装置取得初步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得到被分析元素的计数率与X射线机功率成线性增长, Ti Kα和 Cr Kα的能量分辨率分别达到 16.6和 23.6 eV并能分辨开不锈钢中 Cr Kβ和 Mn Kα峰,和同步光微束与 PSS结合的结果相比较,表明用这装置实现高能量分辨率的元素分析是可行的.同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不锈钢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黑色、黄色的氧化皮,为了提高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外观和耐蚀性,加工过程中的不锈钢压力容器零件等需进行防污染处理,完工后不锈钢压力容器需进行酸洗、钝化。  相似文献   

17.
激光加热氘氚靶丸的聚爆过程中,临界面附近的等离子体对激光呈现共振吸收现象。过去的理论都是对倾斜的平面波入射到密度呈线性分布的无限大平面型等离子体情况下进行讨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分别测试了316L和2205不锈钢在醋酸溶液中的Mott-Schottky曲线, 结果表明两种不锈钢在不同的电位区间其表面钝化膜呈现不同的半导体属性. 通过电化学手段研究了两种不锈钢在醋酸溶液中钝化膜的破坏和修复过程, 结果显示: 对于316L不锈钢, 在60%的醋酸溶液中其钝化膜的破坏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 能够进行自修复从而保持良好的耐蚀性; 当钝化膜的破坏程度过大时, 短时间内不能自动修复. 对于2205不锈钢, 在钝化膜和316L不锈钢破坏同等程度时, 均能在短时间内自动修复. 一旦钝化膜被破坏, 2205不锈钢较之316L不锈钢更容易自修复.  相似文献   

19.
不锈钢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黑色、黄色的氧化皮,为了提高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外观和耐蚀性,加工过程中的不锈钢压力容器零件等需进行防污染处理,完工后不锈钢压力容器需进行酸洗、钝化.  相似文献   

20.
不锈钢厨具的材料构成 家用品不锈钢可大致分为430、304(18-8)、18-10等几个等级. 430不锈钢:铁+12%以上的铬,可以防止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氧化,在JIS(日本工业标准的简称)标准中的代号为430号,因此又称为430不锈钢.但430不锈钢无法抵抗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所造成的氧化,若一段时间不常使用,仍会因非自然因素而有氧化(生锈)的情况. 18-8不锈钢:铁+18%铬+8%镍,可以抗化学性的氧化.这种不锈钢在JIS标准中代号为304号,因此又称为304不锈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