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壳聚糖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其稳定性和抑菌作用的变化;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实验菌种,主要考察的影响因素包括:壳聚糖浓度(壳聚糖浓度范围0~20 g/L)、温度(冰浴,25℃,60℃,121℃)、金属离子种类(NaCl,MgCl_2,FeCl_3)和浓度(0. 1 mol/L,0. 2 mol/L,0. 3 mol/L,0. 4 mol/L,0. 5 mol/L)、酸溶剂(HAc、HCl、柠檬酸),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各影响因素下,壳聚糖的稳定性及抑菌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不同温度下,壳聚糖均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对壳聚糖的性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酸溶剂溶解壳聚糖时,其稳定性和抑菌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和碳酸钠(Na2CO3)3种电解质对海藻酸钠溶液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电解质浓度为0~0.5mol/L时的粘弹性能变化不大。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3种电解质对海藻酸钠溶液的流变性能影响不同:NaCl和KCl对溶液的流变性能影响比Na2CO3要明显,NaCl对海藻酸钠溶液流变性能影响的响应最快,当溶液中NaCl摩尔浓度在0.9mol/L以下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溶液的粘度和模量增大,当NaCl浓度为1.1mol/L时溶液的粘度迅速减小。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随着KCl浓度的增加溶液的粘度和模量不断增加且最终形成的凝胶强度最大。Na2CO3对体系流变性能影响较弱,不能形成凝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市售荧光试剂N-1-萘基乙二胺(NPED)作为荧光探针测定钯的新方法.在pH 4.0的溶液中, N-1-萘基乙二胺与钯发生反应形成络合物,使NPED荧光猝灭,猝灭程度与钯的浓度在 5×10-7~6×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3.8×10-7 mol/L;由NPED在不同酸度溶液中的荧光光谱变化,测定了其共轭酸的酸离解常数pKa1和pKa2,探讨了猝灭机理;有常见金属离子及共存贵金属离子Pt4 不干扰测定.实验用的荧光试剂价廉易得,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选择性好,已用于钯催化剂及环境水样中钯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羊草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利用5个不同浓度NaCl(0.1, 0.2, 0.3, 0.4, 0.5 mol/L)处理羊草幼苗48 h,测定其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羊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0.5 mol/L时达到极值为1 882.5μg/g;可溶性糖的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0.3 mol/L时为最低值为0.55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0.3 mol/L时达到极值分别为198 mg/g,461.25 U/(g·min)。这表明羊草能够通过自身调节适应逆境环境,可作为选育耐盐饲料,为东北草地退化恢复提供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碳纳米管/中性红修饰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27℃时,该修饰电极在0.01mol/L KCl+0.1mol/L柠檬酸-磷酸氢二钠(pH=2.7)缓冲溶液中对溶解氧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表观电子转移数n≈3.与传统的裸电极相比,提高了电极对氧的催化性能及分析测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椒样薄荷幼苗在含有0.5%(w/v) NaCl的Hoagland营养液中生长72 h后,不定根的伸长量约为对照组一半。分别向含有0.5%(w/v) NaCl的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50、100、200、300 μmol/L)的SNP,用于培养椒样薄荷幼苗,72 h后观测根系生长状况。当SNP浓度为100 μmol/L时,不定根的伸长量、根毛密度、根毛总长度与未添加SNP的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通过组织染色观察到,NO能够缓解NaCl对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对质膜完整性的损伤,并正向调节内源ROS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金属离子与Ca~(2+)对钙调素(CaM)的竞争结合作用,在pH值为6.5含2mmol/L[Fe(CN)6]3-/4-的0.15 mol/L的NaCl溶液中,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金属离子如Ca~(2+),Cd~(2+),Al~(3+),Fe~(3+)结合及竞争结合钙调素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CaM的结合能力可以通过溶液中[Fe(CN)_6]~(3-/4-)在钙调素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电阻的变化来判断,Ca~(2+),Cd~(2+)和Al ~(3+)都能与CaM结合,Fe~(3+)不能与CaM结合,且Ca~(2+)与CaM结合能力要比Al 3+强;Ca~(2+)在CaM上的结合位点与Cd~(2+)相同,与Al~(3+)不同。交流阻抗法为研究金属离子与CaM的竞争结合行为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壳聚糖对锆离子的吸附性能.分别探讨了时间、温度、pH值以及外加离子浓度对壳聚糖(CTS)吸附锆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锆离子的吸附,开始时比较快,20 min后吸附速率显著变慢;温度愈高,吸附量(率)愈大;pH值的影响较为显著,当pH=9左右时,吸附量最大;NaCl溶液对壳聚糖吸附具有抑制作用,NaCl的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壳聚糖对锆离子的吸附,服从Arrhenius方程,吸附表现活化能Ea=3.197 kJ/mol.并用IR、XRD及XPS等检测结果证实了壳聚糖与锆离子之间配位键的存在,说明壳聚糖对锆离子的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
以葫芦科1年生攀缓植物丝瓜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它在低浓度不同种类盐中的吸水规律和在不同浓度的KCl溶液中以总吸水倍率和叶子中脯氨酸质量分数以及培养外液渗透压变化作为测定指标,从渗透压作为丝瓜幼苗时期吸水动力的角度,探讨其吸水动力学变化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0.001 0 mol/L)各种盐对丝瓜幼苗的总吸水倍率的影响为LiCl>KCl》二次蒸馏水>NaCl;不同浓度(0~0.014 0 mol/L)KCl影响下丝瓜幼苗总吸水倍率、脯氨酸质量分数、培养液进入植物体内的粒子数随KCl浓度成峰形变化,并且三者的变化基本吻合.KCl浓度为0.001 0 mol/L时脯氨酸质量分数达最低值,0.004 0 mol/L时脯氨酸的质量分数达最高值,在无盐和高盐环境下脯氨酸的大量积累是植物细胞的适应性反应,其质量分数的高低不宜作为丝瓜的抗盐性指标.脯氨酸质量分数与进入植物体内粒子数变化正相关,并拟合出关系式w=k0+keR0n,w为脯氨酸的质量分数,n为进入植物体内的粒子数,k0,k,R0均为常数.本研究为探讨植物体中脯氨酸积累的生理作用及意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讨在铂电极上雷公藤内酯醇于0.1mol/L KCl及不同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在1.0×10-2mol/L的硫酸中,雷公藤内酯醇于-0.56V(vs.SCE)处有一个还原峰;雷公藤内酯醇的浓度在7.39×10-7mol/L~2.94×10-5mol/L的范围内与峰电流有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1.88 1.74×107c,相关系数为0.9996;初步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在B-R缓冲溶液中,有多对还原峰,但随酸度的降低还原峰数减少。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6种不同溶液及4种不同水对大眼鳜精子激活等级的影响。结果表明:pH6.0~9.0时,精子激活等级无显著差异,pH 8.5时精子的激活等级最高。大眼鳜精子的激活比例受葡萄糖、Na+、K+、Mg2+、Ca2+的影响,最适于大眼鳜精子激活的葡萄糖、NaCl、KC和CaCl2溶液浓度分别为2 g/L、10 mmol/L、0.3 mmol/L和1 mmol/L,Mg2+各组精子激活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是大眼鳜精子运动的抑制因子。4种水中精子激活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瀑气自来水、去离子水、河水和蒸馏水。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新偶氮化合物1-(2-吡啶偶氮)-2-氨基萘(PAAN),并研究了它与钴的显色反应,在pH4.0~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Co~(2+)与PAAN形成红色螯合物,λ_(max)=550nm.ε达1.0×10~5L·mol~(-1)·cm~(-1)(乙醇-水溶液)和5.16×10~4 L·mol~(-1)·cm~(-1)(OP-水溶液),钴与显色剂的组成比为1:2.钴量在0~11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该显色反应选择性好.仅Ni~(3+).Fe~(3+).Cu~(2+).Pd~(2+)干扰,可通过加入盐酸酸化至1mol/L,破坏上述离子的配合物而消除,在不加任何掩剂的情况下.测定了土壤、茶叶和维生素B_(12)中的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及其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荆,用吸附交联法固定蚯蚓纤溶酶,对蚯蚓纤溶酶的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酶的各种性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酶固定的最适条件:1 g用pH为6.5的磷酸盐缓冲液浸泡的壳聚糖载体与5 mL体积分数为1%戊二醛在25℃交联8 h,充分洗去戊二醛之后,加入蚯蚓纤溶酶13 U,4℃吸附6 h,充分洗去未交联的游离酶,酶活力回收最高大约为63%,固定化酶的比活为0.082 U/mg.固定化酶,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均为50℃,游离酶的最适pH值为8.5,而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为8.0,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均比游离酶有所提高,游离酶、固定化酶都能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固定化酶不再水解BSA.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壳聚糖上交联偕胺肟基(AO)和1-二甲胺基烯丙基膦酸(DMAAPA),制备出一种可用于海水提铀的新型壳聚糖改性材料(CTS-AM-AO-DA),使用FT-IR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材料表面的官能团和形貌.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材料在模拟海水中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和溶液pH、盐分以及竞争离子对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CTS-AM-AO-DA在模拟海水中的平衡吸附容量达到223.0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在高pH(8.0)、高盐分(0.5 mol/L NaCl)、存在竞争离子(钙、镁、钒)的条件下,CTS-AM-AO-DA均表现出优异的铀吸附性能,该材料在海水提铀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川芎嗪 (TMP)对由乙酰胆碱 (ACh)或高K+ 引起的离体蟾蜍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儿茶酚胺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胶原酶 ( 0 5mg/mL)消化蟾蜍肾上腺 ,再用牛血清白蛋白 ( 5mg/mL)终止消化 ,获得离体的蟾蜍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用乙酰胆碱 ( 2 0 0 μmol L)、高K+ ( 6 5mmol L)、川芎嗪 ( 0 5× 10 - 6 ~ 2× 10 - 6 mmol L)或它们的混合液分别作用于离体嗜铬细胞 ,测定其儿茶酚胺 (CA)的分泌量。结果 川芎嗪对乙酰胆碱或高K+ 引起的分泌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离体蟾蜍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可作为刺激_分泌耦联的模型 ;川芎嗪可能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  相似文献   

16.
用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了在B—R缓冲溶液中茚三酮的极谱行为。实验表明,以pH=4,58的B—R缓冲溶液和0.1mol/L的KCl溶液作为底液,茚三酮产生还原波,其二阶导数峰电位为-0.874V(vs,SCE),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2×10^-6mol/L~3.36×10^-4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nA/s^2)=114.5+7.393×10^6c(mol/L),相关系数为0.9927,初步讨论了电极过程及电极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波为不可逆波。  相似文献   

17.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对鲁米诺-亚铁氰化钾化学发光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1.0×10-5-1.0×10-7mol/L范围内,发光强度与PAN的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极限为5.6×10-8mol/L。同时发现一些金属对此化学发光反应有强的抑制作用,为此建立了用此反应测定这此金属离子的新方法,测定Ni2+,Cr3+,Zn2+,Co2+和Cu2+的检测极限分别为1.0×10-9mol/L、1.0×10-8mol/L、1.0×10-8mol/L、5.0×10-9mol/L和6.0×10-9mol/L,相对标准偏差在1.28-3.10%(n=11)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pH值对弱电解质捕收剂盐酸十八胺的影响,确定了盐酸十八胺在超纯水中和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9×10-4 mol/L,4×10-5 mol/L(298K,pH=6);使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不同浓度下十八胺胶体的体积粒径和数量粒径的变化,对CMC点进行了验证.微浮选实验说明:盐酸十八胺浓度到达CMC点时氯化钾收率高达91.5%,有显著提高;表面性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溶液中离子强度越高,胶束形成的自由能变化(ΔG0mic)越小,越容易形成胶团.  相似文献   

19.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咀嚼片溶出度的方法.采用C_(18)色谱柱,0.1 mol/L V(乙腈)∶0.01 mol/L V(醋酸铵)∶V(庚烷磺酸钠)=4∶6∶1(以冰醋酸调节p H值至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表明,氢溴酸西酞普兰在0.032 2~0.112 8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和检测限为1.5 ng及0.5 ng,方法回收率为102.4%.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价电子平均能量 /能级拓扑指数 mV .用 mV的 0阶和 1阶指数分别与 1 6种碱金属卤化物的熔点、磁化率和键长 ,2 0种碱金属卤化物的生成焓、离子水化能和晶格能 ,2 0种碱土金属卤化物的晶格能 ,1 9种金属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和氟化物的晶格能 ,5 1种金属离子的水合热及 80种离子的标准生成热进行关联 ,拟合得到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4 90 ,- 0 .9870 ,- 0 .9971 ,0 .982 6 (0 .9832 ) ,0 .981 0 (0 .981 5 ) ,0 .9987(0 .9988) ,0 .984 6 (0 .9876 ) ,0 .994 9(0 .996 9) ,0 .9880和 0 .9776 .利用所得到的回归方程对部分无机物的理化性质进行了预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