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报刊新闻英语自身及新闻英语翻译的特点出发,结合认知理论,在词汇误译层面,通过具体实例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报刊新闻误译现象的存在方式与内在原因,旨在对报刊新闻翻译起到明目醒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12日至15日,2009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首先肯定了2008年新闻报刊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2009年的新闻报刊管理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努力构建推动新闻报刊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李东东表示,当前,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已经明确,要科学界定公益性报刊出版和经营性报刊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3.
2009年7月安徽大学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的论文或围绕新闻、报刊本体进行历史学的探讨,或对新闻业务、职业发展历史进行深入考证,或探讨历史人物的报刊思想与活动,或将报刊舆论、媒介话语与社会历史关联研究。会议讨论突出以下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新闻史的研究视野、视角问题,新闻史研究的立足、主体问题,以及新闻史学研究如何走进历史现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读来编往     
《科学世界》2009,(9):95-95
2009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公布了2009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少儿报刊名单,进入推荐名单的报刊均为以引导、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优秀报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英语报刊新闻中的新词、旧词新义、外来词和缩略词等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阐明英语报刊新闻特色词造词灵活、新颖时尚、简练达意、来源广泛等特点,以求引起对其在新闻文体中和在英语写作中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试论阅读教学中的报刊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报刊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闻英语的特殊性,学生在报刊阅读中又会遇到一些困难,分析新闻英语的特点,有益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7.
报刊新闻编辑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实践环节显得特别重要。科学、系统地设计报刊新闻编辑实践教学内容,构建报刊新闻编辑培养目标体系,显得十分迫切。课堂实训、模拟实验、课外实践、流程设计等四个方面,便构成了一套与现代报刊新闻编辑理论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阅读英语新闻语篇的过程中,因英语新闻语篇丰富的题材,独特的语言特色,多样的文化形式等特征导致对词汇、句式、文化等局部信息的过度处理,从而忽视了宏观层次上的信息链。vanDijk的新闻语篇宏观结构理论认为语篇的“宏观结构”包括了语篇的宏观语义结构和宏观图示结构。试图运用新闻语篇宏观结构理论来分析教学实践中的一篇报刊范文,指出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理论有助于学生阅读时获取更多新闻语篇的宏观信息,从而有效提高英美报刊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浅析英语新闻报刊文体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分析了英语新闻报刊文体的范畴,新闻报刊文体的特点,它的句法特点涉及到翻译成中文时翻译方法既要忠实原文,以求达到最佳可读性,同时也要注意文章中不同文体直译与意译的结合,还要注意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报刊英语的标题是新闻的灵魂,其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本文试从省略,缩略语,时态,修辞等语言层面来分析报刊英语的标题特色,从而迅速地感悟新闻的中心内涵。  相似文献   

11.
韩胜利 《甘肃科技》2011,27(23):86-87,78
新文化运动自觉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以自由、民主、科学和探索社会解放道路为启蒙主题。这一时期既是近、现代史的转折点,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新文化运动与新闻报刊为内容的联系中,以该时期的思想传播为背景,把握报刊的社会功能性思考。这场震撼人心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的新闻界蓬蓬勃勃地展开,在一定意义上进人了中国新闻报业的黄金时期,这也是中国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缪建英 《科技信息》2009,(6):128-128,130
报刊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窗口和缩影,可单纯地阈读标题有时会引发歧义。本文对一些可能引发歧义的英语报刊标题进行了探析,发现标题歧义主要为词汇和语法层面的歧义,其产生与英语报刊标题的句法和语言特点以及读者的英语水平和报刊阅读基本功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一生与新闻工作结缘颇深,早期的毛泽东主要通过办报刊,写章等形式来宣传革命。后期毛泽东的新闻实践主要以新闻作品、新闻论述以及指导党的新闻工作的开展等形式出现。毛泽东的新闻实践充满了革命性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实事求是等原则。毛泽东的新闻作品以实事求是的新闻精神为基础,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分析深刻、语言生动。回眸上个世纪,毛泽东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页,很值得我们追寻,学习。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是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戊戌维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康有为,他23年从事报业活动的经验和成就,以及视报刊可以“匡政府所不逮”的作用,主张新闻立法和新闻控制等新闻思想,对当时新闻争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今天的新闻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京零距离》《成都全接触》等民生新闻节目迅速蹿红,综观其大众化的运作模式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大众化报刊有许多共通之处。本文通过对美国大众报刊产生的原因、影响的分析与中国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进行对比,从而为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新闻英语文体学特点出发,探讨新闻语言的定义,介绍其在措辞、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特点和具体应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的阅读理解英美报刊和习得相关技术词汇。  相似文献   

17.
传教士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出现,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在中国的报刊发展史甚至是新闻传播史上都是一个值得书写的大事件。从该报刊进入中国的时代背景、宣传策略、宣传内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它对中国近代文明的构建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即开启国人智慧,推动历史变革,为国人的新闻理论及办报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英语新闻报刊文体的用词和句法特点,提出英语新闻报刊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原文,秉持严谨的态度,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文件缺失。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强调报刊要发挥宣传政策、组织群众、引导舆论、批评监督作用,指导和推动了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陈阳 《科技咨询导报》2010,(11):223-224
连字式复合词在新闻英语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英语报刊《洛杉矶时报》的语料收集自建报刊新闻英语语料库,并从英国国家语料库随机抽取广播新闻英语和普通英语,旨在从语言学角度通过连字式复合词在新闻英语和普通英语不同语体的使用对比,统计分析其在新闻英语和普通英语中的应用比较,以及报刊新闻英语和广播新闻英语中的应用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