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贮藏温度、相对湿度、气调因子和内源乙烯对中华猕猴桃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5mm厚聚乙烯袋密封贮藏中华猕猴桃,造成自发气调环境(CO_2分压3-6%,O_2分压4-9%),控制温度于0±1℃,相对湿度90-95%,贮藏寿命可达150天左右,好采率不低于90%,维生素C保存率85-90%,果实新鲜饱满、风味正常. 结果还表明,不同品系中年猕猴桃的耐藏性能差异甚大.果实采收期以控制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8%为宜.  相似文献   

2.
杨树花粉低温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定了-90,-30,-15,5℃和室温5个水平贮藏银中杨花粉,用氯化2,3,5-三苯基四唑(TTC)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结果表明:银中杨单株间花粉寿命变异显著;花粉活力因贮藏温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温度越低花粉寿命越长.室温条件下银中杨花粉7 d后即丧失活力;在5℃贮藏10 d时,有活力花粉为22.98%,15 d后丧失活力;15 d后在-15,-30℃条件下贮藏的有活力花粉分别为31.98%,38.56%;在-90℃条件下贮藏15 d后,有活力花粉为82.70%,30 d时有活力的花粉为50.68%.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用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对金针菇进行贮藏保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可以延长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时间,随着温度降低,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时间呈指数曲线增加.贮藏温度为0℃时,金针菇的贮藏时间可以延长到31d.贮藏温度为5℃时,PE包装的金针菇贮藏8d,其失水率、细胞质膜透性、褐变程度3种指标的变化很小.化学试剂对金针菇的PPO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褐变程度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5℃贮藏15d后焦亚硫酸钠处理的金针菇PPO活性比对照降低了49.4%;CaCl2可使POD活性比对照降低了58.3%;4-己基间苯二酚可使CAT活性比对照降低了53.8%.  相似文献   

4.
采用TTC法对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南京椴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南京椴花粉的寿命相对较短,临界含水量为8.99%。在此含水量下,贮藏温度为-25℃时,经过8 d贮藏,花粉生活力从75%下降到56%,经过180 d贮藏,花粉生活力仅有25%。此外,新采集南京椴花粉的含水量为9.55%,可以不经干燥,直接在-18℃下保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安喜布对采后番木瓜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用质量分数分别为0,4×10-7,8×10-7,1.2×10-6的安喜布(1-MCP)处理采后番木瓜的果实,并置于25℃下贮藏,结果表明:安喜布能够延缓番木瓜果实的硬度下降和色泽变化,抑制其果实腐烂病害的发生,延缓果实中TSS,TA,VC的含量变化,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推迟果实成熟衰老的进程.其中,尤其以w(1-MCP)=8×10-7的处理效果最佳,于30℃贮藏时,果实转黄率为92%,可以正常转黄,并且硬度适中,食用时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6.
橄榄果实防腐保鲜及包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防腐保鲜剂和不同厚度聚乙烯(PE)薄膜袋、不同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对檀香橄榄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说使用的防腐保鲜剂中以25%抑霉唑乳油剂1mL·L1+增效剂20 mg·1-1对橄榄果实防腐保鲜效果最好,常温贮藏125 d,好果率83.13%,失重率3.54%;包装材料以0.060 mm厚的PE袋为好;薄膜打孔的包装方式贮藏保鲜效果最好,8±1℃贮藏75 d,好果率96.40%,失重率0.64%,果实仍鲜绿、饱满,具有新鲜果实的原有风味、颜色和品质;用PE袋包装可以有效地抑制橄榄果实失水,从而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7.
不同贮藏温度对4种杨树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的4个杨树无性系花粉活力进行了研究,并对超低温贮藏1年后杨树花粉用于杂交育种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树花粉在离体培养28 h萌发率达到最大。贮藏3个月后,-20℃贮藏条件下4个杨树无性系花粉的萌发率最高,分别是:白杨84 K为36%,白杨毛新杨×银灰杨为35.2%,中菏1号为39.2%,钻天杨为41.9%。-80℃贮藏1年后的花粉仍具有生活力,能够正常授粉并获得正常发育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对芦笋嫩茎采后细胞透性、呼吸强度、还原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纤维化、木质化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芦笋嫩茎采收后,以0.5 cm大孔PE薄膜袋包装,在2~4℃温度下贮藏保鲜效果最好.采后15~20 d时间内商品率可达90%左右;在-1~1℃之间贮藏时间超过10 d会出现冻害.初步认为,2℃可能是芦笋嫩茎贮藏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宁紫1号"、"宁选1号"甘薯在贮藏100 d期间的贮藏效果,以期得出较为适宜的贮藏参数,并分析甘薯的营养和生理变化规律.以250 mg·L-1施保克溶液浸泡处理甘薯,置于7℃贮藏,以室温贮藏的甘薯为对照,定期进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7℃贮藏结合施保克处理可有效降低甘薯的霉腐率,减少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总黄酮的损失.此外,两种甘薯的α-淀粉酶活性在贮藏中均高于β-淀粉酶活性.7℃贮藏结合施保克处理可提高甘薯的贮藏品质,可以在甘薯实际贮藏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用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2,4-D与45%的施保克(杀菌剂)1 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浸泡罗岗甜橙果实3 min,然后用薄膜袋包装果实,25 ℃、湿度74%下贮藏,用HPLC方法分析了果实内2,4-D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处理果实放置12 h的果皮内2,4-D含量比对照果增加3.29倍;放置24 h的果皮内2,4-D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处理的果实放置24 h以后,通过从果皮吸收,使果肉内2,4-D含量显著增加,贮藏5 d的果肉内2,4-D含量达到最高值,贮藏30 d的果肉内2,4-D含量为1 570.35 ng/g,以后显著减少,低于农业部颁发的2,4-D残留限量(2 000 ng/kg),符合柑橘食用安全性. 贮藏60 d果肉内2,4-D水平低于处理0 d(对照)的水平. 2,4-二氯苯羟化酶是2,4-D降解途径中的重要降解酶;2,4-D处理的果实经贮藏5 d,果肉内2,4-二氯苯羟化酶活性较低,第10天显著增加,贮藏30 d酶活性最高,与果肉内2,4-D含量降低一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的贮藏条件下,刺葡萄酒在贮藏期间主要黄酮类物质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刺葡萄酒中的主要黄酮类物质逐渐降低,适量的游离SO 2、低温和满罐贮藏可以减缓游离花色苷、原花青素、总类黄酮含量的下降;游离SO 2为40 mg/L、贮藏温度为16 ℃、满罐贮藏12个月的刺葡萄酒,其游离花色苷、原花青素、总类黄酮的保存率分别为99 31%, 76 50%, 92 12%.  相似文献   

12.
以大久保桃果实(Prunus persica (L.) Batsch cv.Okubao)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8℃贮藏期间对照组与1-MCP处理组的大久保桃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大久保桃果实挥发物的指纹图谱及标志性挥发物.结果表明,大久保桃果实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到26种,主要包括酯类、芳香烃类、醛类、内酯类、缩醛类物质.8℃贮藏期间,1-MCP处理显著推迟了醛类和内酯类物质的释放高峰的出现,并且显著抑制了内酯类物质的释放量;在贮藏后期显著促进了乙醇的释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2-二异丙基-1,3-二恶茂烷和1,1′-双(1,1,2,2-四甲基-1,2-亚乙基)苯是贮藏3 d时1-MCP处理组的标志性挥发物,而乙醇、丙酮、氰基乙酸是贮藏16 d和20 d时处理组的标志性挥发物.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方法对蔬菜中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不同处理方法对常见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经过去皮、贮藏、腌制的蔬菜进行了农药残留量分析。结果表明:去皮处理去皮对马拉硫磷和氧化乐果两种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优于对甲胺磷的去除效果,相应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0%,88.6%,52.4%;贮藏处理条件下由于农药的挥发性会降低农药残留,但是要注意贮藏的时间和温度;在腌制处理过程中,随着食盐质量浓度的增加,青辣椒中农药残留的变化率分别为4.64%,-7.50%,-6.60%。其中正数表示农药残留增加量,负数表示农药残留减少量。  相似文献   

14.
以黄花梨果实为试材,采用浓度0%,0.5%,1.0%,1.5%,2.0%壳聚糖溶液浸泡黄花梨果实1min,在室温下贮藏16d,研究了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黄花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4种壳聚糖涂膜处理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从而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其中1.0%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贮藏16d,其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为12.8%和3.34%,而对照的分别是27.3%和6.46%,与对照的差异显著,果实品质好,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针对槟榔果实在贮运和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贮藏保鲜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后使用3%柠檬酸、2%CaCL2和0.1%施保功溶液处理果实、在10℃下贮藏具有明显的抑制呼吸、延缓果实褐变的作用;在4℃下,贮藏果实至第5d时开始出现冷害症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冷害症状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的培养基对成年株"素心"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花粉萌发的作用,并探讨不同干燥时间及贮藏条件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4h的花粉在10%蔗糖+75mg·L~(-1) H_3BO_3+0.1‰CaCl_2+50mg·L~(-1) GA3的培养基上培养4h后萌发率最高,并且干燥4h后的花粉贮藏2d后生活力下降明显,在-20℃条件下贮藏6d后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4℃和20℃贮藏的花粉,第8d后3种贮藏条件下的花粉萌发率均不到1%。研究结果可为测定和分析蜡梅花粉生活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蜡梅储存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研制出一种以水为介质的农药新剂型-10.5%阿维菌素-速螨酮微乳剂.通过对原药、稳定剂、乳化剂以及助溶剂等助剂的选择,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工艺,并筛选出优化的配方.检测结果表明,该复合配方乳剂具有贮藏稳定性好、高效安全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枯水浮皮与腐烂是柑桔果实贮藏中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了贮藏的温度、湿度和植物激素等因素对柑桔果实贮藏中枯水浮皮与腐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调节贮藏温度和湿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柑桔果实贮藏中的枯水浮皮与腐烂。将贮藏温度保持于3—5℃、湿度在70—80%下,则可延长柑桔的贮藏期。在此基础上利用2、4D(200ppm)或GA3(25ppm)或BA(10ppm)或它们的混合液浸果半分钟,这样柑桔果实可贮藏四个月,好果率达80—90%,并基本上保持果实颜色、品质、风味正常.结果还指出,不同种类的柑桔果实耐藏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几种不同楸树花粉萌发率的测定及花粉超低温保存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种不同楸树(楸树、滇楸、梓树、灰楸和黄金树)花粉萌发率的研究表明:花粉在恒温25℃培养6 h时萌发率较好,培养基为:10%蔗糖 0.01%硼酸 1%琼脂。在室温水培条件下,花粉在3 d内都保持较好的萌发率,第4天至第7天萌发率快速下降。花粉在液氮和-70℃条件下贮藏生活力较好,随贮藏时间延长生活力下降幅度也较小;常温贮藏时花粉萌发率最低,且生活力丧失快;而0℃和-20℃贮藏花粉生活力居中。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的解冻方式对花粉的萌发率影响较大,楸树各树种均以温水浴(35~38℃)下解冻5 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主要探索茶叶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以黄山毛峰茶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对7个不同贮藏时间下的干茶叶进行检测.根据电子鼻传感器阵列响应特点选取了特征变量,以特征变量为自变量,以茶叶贮藏时间为因变量,建立了茶叶贮藏时间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测试样本对模型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7个不同贮藏时间茶叶样本最大预测误差为42.1天;预测误差超过10天的最大样本数为5个,占总样本数的7.14%.验证了所建立的茶叶贮藏时间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