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欣然 《科技资讯》2012,(22):160-160
企业翻译是一种联系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活动。由于企业翻译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性,使得它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对外进行交流、贸易,对内引进技术、开发创新等方面都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然而,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译者就需要从翻译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从从属变为主导。从单纯的翻译角色转变成集读者、作者、创造者以及研究者于一身的多重角色扮演者,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说明译者在企业翻译中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2.
外宣翻译是一种特殊活动,是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它推动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从生态学角度审视城市外宣翻译的重要性,分析翻译生态环境中城市外宣翻译的内部生产功能和外部社会功能,揭示翻译的内在有机互动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的外在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解构主义解放了译者,确立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译者的任务、译者作为读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体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期通过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和对解构主义的认识,客观、积极地指引翻译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将性别引入翻译研究领域拓宽了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范围,给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注入了新鲜活力。本文选取女性译者祝庆英和男性译者黄源深的《简·爱》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发现女性主义译者和非女性主义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以及语言特色方面的不同之处,并以此来探讨翻译过程中女性主义译者和非女性主义译者主体性的显现。  相似文献   

5.
译者主体性和翻译策略——比较《爱玛》的两个中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主体性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而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出发来比较刘重德和孙致礼的翻译策略,并对两个《爱玛》的中译本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译者主体性对选择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翻译和思维逻辑有极其紧密的联系。逻辑活动贯穿于翻译过程的始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在原语和译 语间进行思维逻辑的转换。从三个层面上阐述了逻辑转换在翻译中的作用:逻辑对确定词义的作用、逻辑对确定译语 句子表达的作用和逻辑对从篇章结构角度检验译文的正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多译者常常认为翻译只是再现“语义”,但文学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只体现“语义”是不够完美的。风格的再现问题是翻译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译者必须把它考虑在内。本文试图从英语文体学、修辞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作品翻译风格的特征及风格再现问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行为才开始受到重视,因此,进一步弄清何为译者“显形”、影响译者“显形”的因素以及译者“显形”的表现等问题,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译者“显形”的研究不能仅从译者自身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而应将译者“显形”与翻译标准相联系,既促进译者的充分“显形”,又有助于确立较完美的翻译标准,为翻译活动提供指导,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付丽丽 《科技信息》2011,(14):I0176-I0176,I0178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论述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译者是翻译的主体,对译者主体性的界定及其二重性进行论述,最后详细地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介入,目的是实现译者在翻译中合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达到翻译的和谐性。  相似文献   

10.
邱蕴琛 《科技信息》2010,(7):199-199,56
本文从朱生豪的生平入手,对朱生豪先生在艰难困苦中矢志译莎之动力进行探讨。兴趣、爱国思想、经济窘迫皆是朱氏译莎之原动力。对莎剧的热爱是其翻译的动力,内在因素,“经济”和“爱国”起到了推动和激励作用,是外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鲁波 《科技信息》2008,(9):191-191
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在翻译交流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各样源于文化的干扰和制约因素。本文从译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三方面论述了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意在揭示翻译活动的一些内在活动规律并阐明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生态翻译学构建了完整的"原文-译者-译文"的体系,从译者的主体性出发,由译者的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来产生译文。在这个视角下来探索中医术语翻译,以译者的主体性为基点,我们从译者的素质、译者的翻译策略、译者的翻译产品这三个角度来分析生态翻译学对中医术语翻译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海燕 《科技信息》2008,(5):130-132
翻译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活动.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作为译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译文的优劣.作者基于自己的实践和翻译理论中关于译者的论述,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对译者素质作了全面阐述,并针对这些素质提出了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译者素质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译者伦理二维是指宏观层面上的译者职业伦理和微观层面上的译者个人伦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本文从译者伦理二维视角出发,以严复的翻译活动为例,指出翻译实践中译者伦理价值观念中某一维度的突显是受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和译者主体因素影响的,其翻译实践活动反过来又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以及交际意图,译者自身素质和社会时代背景等因素使翻译不可能完全忠实于原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对翻译作品进行分析发现译者多维转换程度因素和译者素质因素是影响翻译作品的忠实性的主要因为.  相似文献   

16.
译者,作为一名阐释者,应当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是从原文到译文这一过程的能动因素,然而在翻译理论界译者却长期遭到忽视。近年来,译者的主体性开始得到译界的认识。本文拟从阐释学的角度探讨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译者的主体性是近年来翻译界日益关注的研究课题。“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的提出,将主体性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本文对这一概念做出了新的爸释,并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理解和翻译的过程,同时指出,译者是翻译过程中一个积极的主体,译者的主体性,或言“创造性叛逆”是译文得以成型的条件之一,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8.
葛小颖 《科技信息》2009,(23):15-15,23
翻译是一项包括文本客体、译者主体、以及文本与译者动态作用的综合性活动,因而在翻译过程,译者对于原文的选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相似率原则,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译者在对于原文选择方面的相似性,即性情相通、观念共鸣、风格契合.从而译者更能深入把握原作,充分再现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9.
科技英语翻译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它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本文结合翻译理论,从英译汉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了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和科技英语专业术语的翻译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入手探讨诗歌翻译问题,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美,就必须在译诗中寻求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契合.还从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角度,对比了《春晓》原文及其四种译文,并对四种译文的审美品质做出了评价.经过分析讨论,发现这一标准不仅可以作为翻译诗歌审美评价的标准,同时也可以成为诗歌翻译实践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