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LS13320型号激光粒度仪研究了样品折射率、分散介质、分散剂、遮光度、搅拌子转速和超声对烟用水基胶粒度分布测量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激光粒度仪测定烟用水基胶粒度分布的实验方法。试验样品的最佳测试条件为:以水作为分散介质,无需添加分散剂,无需超声处理,样品折射率选取1. 45,遮光度为10%,搅拌子转速档位选择26。激光粒度仪测量值与显微镜测量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的阿霉素抗癌纳米颗粒.用激光粒度仪测量了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同时研究了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体系水量和反应温度对纳米颗粒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靳晶 《科技信息》2011,(19):I0050-I0050,I0045
颗粒的大小及分布影响着许多产品的使用性能,激光粒度仪是测试粒度最常用的仪器之一,当颗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时,其所处的状态将受到吸附和排斥的共同作用。本文介绍了有关纳米颗粒的制备,颗粒的粒度对一些产品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全自动激光粒度分析仪的优点,并对分散于液体介质中颗粒的相互作用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超微人参粉粒度及分布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不同的分散技术,利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测定了超微人参粉的粒度及粒度分布,确定丙酮为分散介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最佳分散剂,透射电镜为最佳测定方法。超微人参粉体粒度为31.2nm,分布区域:20—40nm,为均匀球状颗粒。  相似文献   

5.
乳状液粒度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水乳状液的粒径分布是乳状液的重要特性之一。本文利用MS 2000 Micro激光粒度仪研究各因素对乳状液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剂的加入使乳状液细微化,但活性剂的浓度对乳状液的粒径大小影响不是很大;矿化度的升高使得乳状液的粒径增大。聚合物的加入使得乳状液的粒径变大,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乳状液的粒径增大,且粒径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6.
在药物生产技术中,药物粒度及粒度分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对药物的性能及各项指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会影响物料混合,也是溶出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多有粒径控制范围,国内外法律法规多有要求。同时,ICH-Q6A《新原料药和新药制剂的测试方法和认可标准:化学物质》规定,对一些打算制成固体或混悬剂的新原料药,粒子大小将显著影响溶出速率、生物利用度和(或)稳定性,因此对激光粒度分析方法的研究很有必要。本课题对当前最先进的粒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粒度分布测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一种有效的对激光粒度分析仪纳米调试粒子粒度分布的定值方法,寻找出一种方便稳定的可以用作校准激光粒度分析仪的纳米级的调试粒子,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多种分析手段共同对其粒径进行准确的定值及粒度测定,为制备能校准激光粒度分析仪纳米尺度的标准粒子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采煤工作面煤尘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发现,煤尘粒度分布具有很好的分形结构,其粒度分布可用分维值定量地描述。研究煤尘的分维值能为选择除尘方法和设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激光粒度测试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试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分析参数的设置、样品的分散与采集、标样的准备以及其它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等,为在颗粒的测试和表征过程中得到比较准确的粒度分布数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液体泄漏破碎行为研究对核反应堆安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泄漏破碎形成的粒径尺寸分布是影响燃烧速率的重要因素.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程序FLUENT对液体泄漏破碎进行三维模拟计算,与相关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液体流动轨迹、液滴索特尔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与实验吻合较好,验证了流体体积法-离散颗粒法...  相似文献   

12.
矿渣微粉颗粒分布对胶凝材料性能影响的灰色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灰色控制系统理论研究了矿渣微粉颗粒分布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以30%(质量分数)比例的矿渣微粉掺入水泥中,测其胶砂强度和胶凝材料流动度,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微粉中10-20μm颗粒对7d和28d抗压强度具有最大影响度,20-30μm颗粒则对7d和28d抗折强度具有最大影响度,而10-20μm颗粒对胶凝材料流动度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3.
核壳型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胶粒的粒径及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型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乳液,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FTIR,TEM和流变仪测定了乳液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加大乳化剂或交联剂用量,乳胶粒粒径逐渐减小。粒径分布变宽,-%4t;剂或交联剂用量分别为3%(质量分数,下同)-4%和1%-3%时,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预乳化单体滴加速度增加,乳胶粒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适宜滴加速度为20~30mL/h;壳层加入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乳胶粒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初期变窄,但随着MAA用量的增加粒径分布变宽,MAA用量以3%-4%为佳.  相似文献   

14.
矿渣微粉颗粒分布与其水泥流动性的灰色关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粉磨时间的方法将水泥和矿渣磨成不同细度的试样 ,用激光粒度仪检测其颗粒群分布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矿渣微粉的颗粒群分布对矿渣水泥胶砂流动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水泥颗粒较细时 ,粒径小于 4 0 μm的矿渣颗粒的体积分数的增加对胶砂流动度起积极作用 ,其中以 2 0~ 4 0 μm的关联度为最大 ;当水泥颗粒较粗时 ,粒径大于 1 0 μm的矿渣颗粒的体积分数的增加对胶砂流动度起积极作用 ,其中以 1 0~ 2 0 μm的关联度为最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功能陶瓷制造对碳酸钡粒径分布的特殊要求,以氯化钡和碳酸铵为原料,分别用室温液相反应、室温固相反应、小体积反应、小体积加表面活性剂等方法合成碳酸钡、并对其最可几粒径、分散性等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合成方法与碳酸钡粒径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赤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浮选试验、扩展的DLVO(EDLVO)理论和凝聚动力学研究了粒度分布(粒径小于18μm的微细粒比例)对赤铁矿浮选的影响.浮选结果表明赤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与粒度的大小和分布有关,粗粒(粒径大于18μm)赤铁矿的粒度较大时或粒度分布均衡时(微细粒与粗粒含量接近)浮选回收率较高.EDLVO理论计算表明微细粒赤铁矿与粗粒赤铁矿之间存在吸引力,且吸引力的大小与粗粒粒度正相关;凝聚动力学分析表明粒度分布均衡时颗粒间的凝聚速率较大.这是粒度分布对赤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由一系列不同细度的辅助胶凝材料、纯硅酸盐水泥按4:6(质量比)组成各种复合胶凝体系试样,以各试样的早期水化结合水指标作为化学活性匹配参数,各试样实测堆积密度与计算堆积密度之比作为颗粒群堆积密实程度参数,将各试样28 d胶砂活性分别与化学活性匹配参数、颗粒群匹配密实程度参数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复合体系颗粒群的化学活性匹配以及颗粒群堆积密实程度与28 d胶砂活性的关联度较为相近,在0.65~0.75之间,说明它们对复合体系的活性影响程度相近;化学活性匹配和颗粒群堆积密实程度对强度影响的权值也较为相近,在0.48~0.52之间;由权值可以获得综合化学活性匹配与颗粒群堆积密实程度归一化后的复合体系28 d活性预测值Hi;以Hi为立面指标,水泥细度与辅助胶凝材料细度之差、水泥与辅助胶凝材料复合体系总体颗粒群细度为平面指标,运用Origin软件进行复合体系活性与颗粒群匹配的分布趋势预测分析,从而为各复合体系水泥、辅助胶凝材料颗粒群进行优化匹配,获得较为理想的活性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验对比研究了水泥颗粒的分布对水泥凝固时间、热量释放、毛细孔渗透、扩散等性能的影响.初始微观结构中水泥颗粒的分散与聚集对结果性能的影响也是本文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实验表明对于较低的mwm.系统,粗粒的水泥可以获得较好的性能且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