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暗能量背景下,研究了黑洞的热力学熵和纠缠熵的相结构.分别讨论了黑洞的电荷和暗能量态参数对黑洞相结构的影响.对于固定的暗能量态参数,当电荷的值增大时,黑洞热力学熵和纠缠熵的相结构与范德瓦尔斯相变的相结构完全类似,即黑洞先后经历一阶相变、二阶相变,最后达到稳定态.对于固定的电荷,当暗能量态参数增大时,黑洞热力学熵和纠缠熵的相结构并不完全类似.特别是,纠缠熵随暗能量态参数的变化与热力学熵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相同的是,当暗能量态参数增大时,在纠缠熵-温度平面和热力学熵-温度平面,黑洞都经历一阶相变和二阶相变.对于热力学熵和纠缠熵,发现在一阶相变的不稳定区域,麦克斯韦的等面积法则始终成立,在二阶相变临界点附近,热容的临界指数都是2/3.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对信息熵原出处含义进行解读和对热力学熵原理进行理解的基础上,修正了信息量无限增加的理论解释.通过对计算机数据库中数据检索速度的测试,推导出速度公式,计算出每比特信息熵所需要的能量,发现实际数值与理论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得出布里渊的信息熵能量是信源与信道表面之间的熵变而非信源本身的熵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追溯了克劳修斯如何提出热力学熵的概念;其次阐述了统计熵,负熵,信息熵的发展,最后将热力学熵和信息熵的定义进行拓展,得到广义热力学熵和广义信息熵的定义及其意义.旨在通过本文的讨论促进人们对熵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地球-大气-海洋系统的能量收支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守恒的;而系统的熵收支却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是不守恒的. 文中给出并讨论了地球-大气-海洋系统的熵平衡方程并根据新近的全球多年平均的能量收支和海-气界面通量气候资料,重新对地球、大气和海洋系统界面上的年平均熵收支作出估计,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导致的熵产生及其局域熵的时-空变化提供一个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最大信息熵原理出发,导出了对处于平衡态的近独立粒子系普遍适用的单粒子态的分布几率,并用以计算系统的热力学量,从而给出了另一种形式的统一理论。  相似文献   

6.
热力学熵和信息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热力学熵和信息熵的联系和区别,阐述信息熵是系统有序性的合适的量度  相似文献   

7.
广义熵     
在经典热力学中,系统的熵仅在平衡态时定义了.为了计算不可逆过程中系统的熵的变化,往往用一适当的可逆过程去替代原来的不可逆过程,这只有当系统的初态和末态都是平衡态时才是可行的.至于一个处于非平衡态的系统,它既具有一定的能量,则必然也有一个态函数 S,可作为平衡态的熵的推广,本文所讨论的广义熵就是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8.
内能是热力学中三个基本量(温度、内能、熵)之一,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核心。我们知道,当系统无整体运动时,通过作机械功或热的交换,可使系统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系统的内能发生变化。也可以这样说,系统与外界进行的能量交换是系统的内能,而不是系统的什么别的能量形式。但是,我们在文献上也常见到这样的一些说法:如像“热力学  相似文献   

9.
把宇宙学常数理解为压强,利用标准的热力学方法讨论了5维Gauss-Bonnet-Ad S黑洞系统的热力学和临界现象.把Bekenstein-Hawking熵作为黑洞系统的熵,发现在5维球对称的Gauss-Bonnet-Ad S黑洞中存在相变现象.进一步计算了相变点的临界指数,发现他们满足热力学普适标度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由信息熵到统计袖的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信息熵的表达式通过演算可以导出统计热力学的正则系统的体系熵函数的表达式。说明用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是可以来研究热力学体系的有关信息的。熵函数的物理意义将扩大到信息论的范畴,熵与信息论中的“不确定性”相对应。同时,可以说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结合,而以综合性、整体性为主的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的核心能力即教学能力,“翻转课堂”时代的到来,掌握微课的制作技能有利于师范生拥有更好的信息素养,结合本校实际探讨如何利用微课教学训练,将学科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翻转课堂”模式下师范生微课教学能力,探索新型师范专业教师的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将香草酸与O-乙酰基溴代半乳糖、O-乙酰基溴代麦芽糖偶联立体专一的合成了新化合物香草酸-4-β-D-2′,3′,4′,6′-四乙酰半乳糖苷-1-D-2″,3″,4″,6″-四乙酰半乳糖酯和香草酸麦芽糖酯.,经1H NMR,13C NMR,MS和IR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4,4'–二氨基–3,3',5,5'–四异丙基–邻三联苯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从2,6–二异丙基苯胺出发,通过四步法合成目标产物。探索目标产物的合成最优化条件,并利用1HNMR对各步合成的产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溴–2,6–二异丙基苯胺与二苯甲酮物质的量的比为1︰0.8时,通氮气除去生成的乙醇,N–(4–溴–2,6–二异丙基)苯基二苯甲酮亚胺的产率达76%;合成3,3–二异丙基–4–二苯甲酮亚胺苯硼酸的N–(4–溴–2,6–二异丙基)苯基二苯甲酮亚胺、三异丙基硼酸酯与丁基锂物质的量的投料比是1︰1.1︰1.1时为最佳。产物核磁图表明,4,4'–二氨基–3,3',5,5'–四异丙基–邻三联苯已成功合成。  相似文献   

14.
熵理论研究的进展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定义了最大可能熵(PME)的新概念,并提出最大可能熵原理.仅对孤立的平衡系统而言PME才等于系统的熵(Sm=S),一般情况下PME总是大于系统的真实熵(Sm>S).当一个非平衡开放系统的PME不管因为甚么原因增大时,它的信息和熵就能同时增加.例如,当一个系统的体积和能量增加时,其PME就增大,从而导致它的信息和熵可同时增加.最大可能熵原理建立在理论和近年提出的"熵界"上.由这个原理不但能推导出科学上已有结论,如黑洞无毛定理,还可用来解释宇宙中某些谜一样的问题,如整个宇宙的熵增大,同时地球上的生物却可以不断进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脑电图(EEG)的测度熵进行数值计算,证实了脑电呈现混沌运动的特征,并发现可以利用EEG的测度熵对人脑功能作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7.
从三七水溶性成分中首次分离得到一个多羟基吡嗪衍生物。该化合物经MS,NMR,1H-1H COSY,13C-1H COSY,HMBC等鉴定其结构为2-(1′,2′,3′,4′-四羟基丁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将分离样品与化学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对照,进一步证明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喀喇氏表述,从绝热过程出发,简便地导出了熵及熵增原理等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9.
The first digital zenith telescope prototype(DZT-1)of China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by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end of 2011.Compared with classical astrometric telescopes,DZT-1 has features of small size,high automation,and high accuracy.It can be used to do classical astrometric observations as well as measurement of plumb line variation and deflection of the vertical.So DZT-1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astronomy and geoscience.Although the measurement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DZT-1 are somewhat similar to classical photographic zenith tube,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erences.The present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method,and procedure for processing DZT-1 star image and data,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for astronomical latitude and longitude calculation using DZT-1 observations.The test observations and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are also presented.According to the test observation results,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single observation is about 0.200–0.300,and 0.0700–0.0800in term of a group observations.In conclusion,the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fulfills DZT-1’s demand for data processing,guaranteeing the automation and high accuracy for DZT-1.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信息论中熵的概念,给出了熵的一个引理,并对该引理给出了详细的证明,进而说明了熵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