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国的战略派别五花八门,大致是“强硬派”和“缓和派”两大派。两派的根本分歧在于,是侧重“威慑”还是“实战”。里根政府奉行的战略是谋求对苏军事优势、提高实战能力以增强成慑效果。  相似文献   

2.
出发点和依据里根政府上台一年多来,围绕纳米比亚独立、压古巴从安哥拉撤军和对南非白人政权的政策等一系列南部非洲当前紧迫的问题,开展了相当频繁的外交活动.里根政府从争霸世界的全局出发,比卡特政府更为重视南部非洲的地位和作用并非偶然. 里根政府认为,南部非洲是一个在战略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对美国和西方具有越来越重要意义的“关键性地区”.首先,美国和西方经济利益大量集中在那里.仅美国的投资就达30亿美元,年贸易额在60  相似文献   

3.
美国里根政府执政四年后,同苏联争夺的战略地位明显改善,扭转了同苏联军备竞赛中的不利趋势,使美苏争夺的态势由苏攻美守变为互有攻守的僵持局面。但是它仍然面临许多难题:国内经济情况不佳,要求削减军费的呼声甚高;国外普遍指责里根过于强硬;第三世界国家和西欧的独立自强倾向迅速发展;美国影响世界事务的能力日趋下降。在这种形势下,里根政府第二届任期内的对外政策可能有以下趋向。 (一)对苏联:在继续推行“以实力求和平”的强硬政策前提下,适当采取某些灵活作法,缓和“过于紧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里根政府重新审查美国军事战略问题引起了国内一场广泛的辩论。首任卡特政府国防部主管政策的副部长罗伯特·科默在《外交季刊》夏季号上发表了题为《海洋战略与联盟防务》的文章,分析了美军内部“海洋战略”与“联盟战略”两派的分歧。这些分歧既反映了美国不同军种与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也反映了它们在对苏战略和策略上的不同主张。现摘译此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强硬态势”美国里根政府上台伊始,对苏联摆出相当强硬的姿态,宣布大量增加军费,扩充军备,五、六年内要“纠正同苏联军力对比的不平衡状态和恢复美国的战略威慑地位”,强调“联系政策”,即同苏联谈判,开展贸易和改善关系均以苏联是否收敛、克制扩张行动为前提;在苏古向萨尔瓦多反政府游击队提供武器的问题上,把那里的争夺视为制止苏联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试验场”;强调要同盟国密切磋商,协调抗苏步骤等等。摇摆与“调整”几个月来,里根政府的这一对苏态势总的说来基  相似文献   

6.
背景1985年~1986年间,里根政府违反国会禁令,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作为伊朗释放美国人质的交易,并将部分所得款项秘密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该事件的披露使里根政府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1987年11月18日,美国国会两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公布的最后调查报告认为里根对“伊朗门”事件负有根本责任。1988年3月,美国联邦陪审团对卷入“伊朗门”事件的前政府官员正式提出起诉。1990年2月16日~17日,里根就“伊朗门”事件做了为时两天的录像作证,仍否认他知情。人们将这一事件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称作“伊朗门”事件。下面是美国著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在他的新著中披露的有关细节。  相似文献   

7.
里根这次《国情咨文》是对他“总统竞技状态”的考验。从内容上看,新东西不多,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了“加强美国竞争能力的全面建议”,还提出了“一项新的全国福利战略”。但是,里根的形势已今非昔比,他不那么容易实现他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变化里根上台20多个月来,其对苏态度逐渐有所变化。总的说来,由比较僵硬趋于相对的灵活,进而在美苏谈判和对话方面进行实质性的试探。因此,美苏关系间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里根政府上台伊始遵循的一条对苏原则  相似文献   

9.
追风人物     
“布什才该死”、“里根不该生”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辞世在欧美演艺圈一时成为发烧话题。6月7日,英国史密斯乐团前主唱莫里斯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场演唱会上,向现场数千名歌迷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感觉。他表示死的人不应该是里根,而是现任总统布什。当莫里斯一说完,立刻赢得台下如雷掌声。而莫里斯所属的唱片公司则认为,他只是向歌迷陈述自己的看法,大家不必太在意。对一直以来被美国视为“恶邻”的古巴来说,是第一个对里根逝世有反应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的国营广播电台6月7日不但对里根当年的外交政策穷追猛打,还说里根这个“根本不该出生的人”…  相似文献   

10.
今年1月,美国共和党里根政府接替民主党卡特政府执政,可谓“文武衣冠异昔时”。人们关心,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同卡特政府相较,将会有些什么差异?由于新总统上台伊始,许多具体政策方针还未明确宣布,现在只能根据初步观察来描绘里根外交棋局的轮廓。从人员组成看政策要了解一个政府的政策,不妨先考察这个政府的人员组成。以“压倒多数”取胜而登台的里根政府,实质上是以美国西部新财团与东部老财团为主而兼顾其他集团、派系利益的政权。从新政府的具体构成上看,东部权势集团在内阁中居于主导地位,而西部势力则  相似文献   

11.
我与金君晖同志的看法有些不同。我认为,美苏不仅在中导问题上,而且在其他一些问题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诚然,里根的地位有所削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难有作为了,关键是如何看待里根目前的困难。里根地位削弱或许有利于美苏达成协议里根的困难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伊朗门事件是里根30余年从政生涯中受到的最大打击。目前事件尚未结束。如果5月国会举行听证会,揭出他确实了解货款转移或一笔货款被用于共和党竞选,则此事还有可能演变成第二个“水门事件”。那时里根当然难有任何作为。但现在还非如此。民主党现在采取“拖”的战略,对里根小火慢煎,旨在长期陷里根于被  相似文献   

12.
天南地北     
请君入瓮面对美国政府中不断出现的泄密事件,里根总统最近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凡接触国家机密的政府雇员,必须签署一份保密保证书,并在发生泄密情况下,接受测谎仪的检验。然而,发布命令的当天,里根就被“将”了一“军”。原来,不久前  相似文献   

13.
困境的产物     
美国总统里根1983年的国情咨文,是他总统任期过半、进入第三个年头时所发表的第二个国情咨文。这个咨文调子很低,内容空泛,讨好各方。里根上台时发出的“振兴经济”、“重振国威”的誓言言犹在耳,如今在国会宣读这篇咨文时,连他那惯常的“抑扬顿挫”的语调也没有了。何以如此?原因在于里根政府上台迄今,美国的国情十分不妙。在国内,根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会于今年8月18日通过了里根政府提出的今后三年内增税983亿美元的计划。据美刊报道,这是美国和平时期最大的增税法案。这个增税法案出自里根政府之手,是颇具讽刺意味的。人们知道,里根一贯标榜信奉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一向不遗余力地鼓吹减税。他于去年2月上台不久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减税。据里根解释,减税能使投资和储蓄增加,因而就能刺激生产发展,实现经济繁荣。但是,大幅度减税会使政府收入减少,所以减税必须同削减政府开支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15.
“灵活反应”战略是民主党上台之后美国的軍事战略,用来代替共和党执政时期的“大規模报复”战略的。这个战略已經正式实施了将近三年了。各种情况表明,它是一个两头落空、四面楚  相似文献   

16.
去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之初,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上曾刊登一幅漫画:撒切尔夫人在河里淌水,巨浪朝她席卷而来。她招呼岸上的里根说:“下来吧,可冷哩!”时隔不到10个月,里根政府治理下的美国,接连爆发了近年来罕见的机场塔台人员大罢工和华盛顿20多万群众抗议政府经济政策的大示威  相似文献   

17.
提起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人们已不觉得陌生;然而,对于和该计划有着渊源关系的“高边疆”战略理论,所知者大概不多。尽管如此,“高边疆”战略的意义却非同小可。有人认为,“高边疆”概念的提出意味着美国  相似文献   

18.
减税和削减政府开支是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两个支柱。他签署的“减税法案”执行近2年来,又被迫返回增税的老路。那么,其“削减政府开支法案”能否弥补减税后联邦政府收入的缺额呢?仅从美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里根总统宣布取消对苏联的粮食禁运,使人想起了他曾经一再强调的“联系”原则。华盛顿处理对苏关系的这条指导原则,是里根就职伊始即在首次记者招待会上亮出的。三个多月来,他反复说明,美国是否同苏联谈判核条约或讨论贸易、信贷、技术转让,都要把苏联在全世界的所作所为“联系”起来考虑。里根说:“我们不能坐在桌子旁边进行谈判,除非我们在谈判桌旁把正在发生的所有其他事情也考虑进去。”里根表示要奉行“联系”原则,应该说,是颇有战略头脑的。因为,既然苏联在全世界的所作所为是相互联系而服从于它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那么,美国处理对苏关系,也就自然要着眼于抵御其全球扩张,而不能为暂时的局部的事件所左右,更不能追逐蝇头小利,丢掉战略全局。  相似文献   

20.
布热津斯基是卡特当政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新近出版的《战略:指导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学概要》在里根政府内流传一时。里根总统打电话给布热津斯基对他的新著表示祝贺,国防部长温伯格和参院外委会主席卢加尔致函表示赞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