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索兰朵是意大利南部一个靠海的小城.如果不是看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推荐的"一生必游之地",也许这个太过陌生、有着意大利语之优雅婉转发音的词汇就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记忆中.<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介绍极具诱惑性:意大利的索兰朵有着世界上最美的小岛之一——卡普里,还有最美的海岸——阿玛菲海岸,可谓是欧洲的"人间天堂". 相似文献
2.
3.
4.
5.
在古代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发现强盗对山门喊:"芝麻芝麻,开门!"门就自己打开.等强盗走开,他光走到石门前喊一句,结果石门大开,里面珍宝无数. 相似文献
6.
7.
2006年美国科学家又包揽了理、化、医等诺贝尔奖,再一次显示了它无国匹敌的科学实力。全世界都想问,为什么美国的科学界如此人才辈出,兴旺发达?无缘染指诺贝尔奖而又心怀艳羡的中国人的心里却很清楚,是他们的教育支撑着他们的科学,是他们的文化培育着他们的科学。心里虽然门儿清,但要向人家看齐却谈何容易。看看人家尖子人才的培养,你能真切地感受文化教育的沃土是怎样催生了科学之苗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齐天大圣孙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全靠金箍棒为武器。在《西游记》中描写“龙宫借宝”,孙悟空见到了“镇海神针”:霞光艳艳,瑞气腾腾,乃是一根铁柱子,两头有金箍,镌有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这个宝贝可以随意变化长短粗细,大圣平时使用时,只有一人多高,碗口粗细;还可以继续变细变短,变成一根绣花针,塞在耳朵眼里藏下。这神奇的“如意金箍棒”,让我们利用现代科学知识,认真研究一下其中的秘密,可以得到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呢!“镇海神针”金箍棒龙宫中“镇海神针”金箍棒是什么物质做的?东海龙王介绍:“那是大禹治水时,定江海深…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中,孙悟空遇到黄风怪,那怪有两大法宝:“干热风”和“黄沙”,十分厉害。后来孙悟空得到灵吉菩萨的“定风丹”和“飞龙宝杖”,任由黄风怪吹风扬沙,在狂风中岿然不动,终于战胜了凶恶的黄风怪。这个“定风丹”、“飞龙宝杖”降伏风沙恶魔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的一个愿望:希望能有一种神奇的物质,一种方法,能有效地避免由于狂风造成“沙漠化”的危害。“沙漠化”正威胁着人类!是啊!沙漠化号称地球健康肌肤上的“毒瘤”。它悄无声息地蔓延着,吞噬着肥沃的土地,吞噬着生灵生存的环境。据统计,全世界沙漠总面积为四千八百多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中描写齐天大圣孙悟空去赴蟠桃会,想偷吃玉液佳肴,便卖弄神通,拔下几根毫毛,放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喝声:“变!”,即变成一些“瞌睡虫”,奔向负责看守的众力士,钻入鼻中口内,使仙官力士们很快酣然大睡,悟空乘机大吃大喝尽情享受。这神奇的“瞌睡虫”,在书中多次出现,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睡眠的一种看法。与东方人不同,西方古老的传说是“催眠咒语”,古典神话芭蕾舞剧“睡美人”中,只要巫师或巫婆念一种神秘的“催眠咒语”,整个王宫(包括美丽的公主和她的仆人、卫士以及宠物猫、狗、鸟等)都马上进入深睡之中(题图为“睡美人… 相似文献
11.
在科普领域,说到《××简史》,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一定是霍金的那本著名的《时间简史》。然而,霍金的那本《时间简史》虽然名声巨大,但同时却又以令人难懂而闻名。因此,笔者曾为其中译本拟出了“阅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的广告语,并颇有流传。其实,之所以说懂与不懂都是收获,那是在让人们多阅读科普作品,并因而增加哪怕些许的对科学的感觉或对科学有所体悟的意义上。阅读一部科普作品,倘若能够多懂一些,显然要比少懂更有收获。就此来说,接力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由美国作家布莱尔所著的《万物简史》的中译本,就是在让更多的读者以更为通俗…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一个发现的时代.有无数被称为“植物猎人”的探险者在世界各地的森林、山谷、悬崖上攀爬、跋涉,寻找新物种,欧内斯特·威尔逊就是这群物种猎人之一。《国家地理》杂志上的文章以及近年大理、丽江成为著名旅游景点,使得曾为美国《国家地理》工作的约瑟夫·洛克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3.
要说蜣螂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提到它们的俗名——屎壳郎.就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些“大自然清道夫”的“臭”名早已名扬天下.在澳大利亚的“业绩”也已深入人心,《昆虫记》中细致入微的“表演”不知吸引了多少人……那么,你们听说过不推粪球的蜣螂么?吃过用蜣螂制成的中药吗?到过北京的“屎壳郎”胡同吗?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传世名作,一般认为此作品完成于1503年。但不知为什么这幅画并没有交给模特主人,而由达·芬奇长年带在身旁。后来达·芬奇到了法国,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为蒙娜丽莎倾倒,几经周折,国王花3万枚金币(一说是1.2万法国古金币)把《蒙娜丽莎》买到了手。但又不知为什么,这位国王将此画一直挂在自己的专用浴室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