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神经网络自校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内模控制,并对其构成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内模控制(IMC)是一种先进的控制算法,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及鲁棒性,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应用广泛.内模控制的控制性能往往取决于被控对象的模型,因此,如何得到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成为关键问题.对于工业中常见的非线性过程,传统的设计方法很难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的引入为非线性内模控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模糊逻辑适合表达机遇规则的知识,而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自学习及自适应能力.将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应用于内模控制中,对基于该模糊神经网络(FNN)的内部模型和控制器的建立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是有效的,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可以应用于非线性及时变系统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神经网络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预测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预测控制方法。此方法将神经网络内模控制技术应用到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控制系统中,同时针对APF控制系统中神经网络计算时延问题,引入了一个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这种控制方法补偿了系统滞后,能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特性,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大勇  李鸣 《江西科学》2007,25(2):119-120,155
针对实际被控对象滞后性、时变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点,对传统内模控制策略进行多模型化,构成多模型自适应内模控制。仿真表明,多模型自适应内模控制较之单内模控制和常规PID控制,在稳定性、鲁棒性和响应速度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的非线性被控过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构建RBF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方法。该方法中,神经网络的自构建学习算法包括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结构学习采用最近邻聚类法使网络能够自适应地在线增加和删减神经元以达到理想的网络结构。神经网络的参数学习采用梯度下降法。将该神经网络用于内模控制,使得辨识被控远程内部模型和控制器模型的神经网络的神经元个数可以根据激励强度动态改变,进而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运行过程中对系统参数摄动及负载扰动等不确定因素敏感的问题,结合内模控制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各自的优点,设计了PMLSM自适应内模控制器(AIMC).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内模控制器同常规PI控制器相比,具有更好的动态稳定性和跟踪性能,对外界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RBF神经网络实现聚合反应的内模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研究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算法的内模控制策略在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控制领域的应用。利用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系统的逼近能力,把内模控制推广到聚合反应过程质量指标控制这一非线性系统中。针对建模过程中存在的稳态误差,在训练数据中增加了部分静态数据,有效的提高了模型的验证精度,大大改善了由神经网络构成的内模控制器的控制精度,消除了系统余差。仿真结果证明,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内模控制策略达到了较好的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灰色预测的自适应内模PID双重控制方法.把由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得到的灰色预测模型作为系统的内部模型,并在基本的内模控制结构上增加PID控制器,加快了跟踪误差收敛速度,内模控制的性能明显改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简单而有效,内模PID双重控制较单一内模控制具有更好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红外光谱法为基础测定方法,结合内模控制,论述了采用自适应神经网络建立校正模型测定石油化工产品组成的可行性.基于dSPACE硬件平台,实验以直馏柴油、加氢精制柴油和催化裂化柴油为校正模型的训练样本,对自适应神经网络校正模型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响应快、误差小、鲁棒性强,在近红外长波区内,校正样品和验证样品的均方误差小于10-6.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规控制方法对伺服系统低速抖动补偿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用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内模控制方法对伺服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的内模控制能有效的改善低速性能,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且控制器设计简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归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离散时间系统的方法,使用多层递归神经网络及新的动态BP算法(DBP)描述未知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基于此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控制方案,并对该方案的闭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反演设计,提出一种强化学习自适应神经网络轮式移动机器人(WMR)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在极坐标下建立WMR的轨迹跟踪误差模型,并基于此设计运动学控制器.然后,针对WMR动力学系统,设计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结合强化学习机制,同时对系统未知侧滑、打滑和模型不确定性进行优化补偿,并引入鲁棒控制项来消除补偿误差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控制效果.所提控制方法使得闭环系统稳定,且最终一致有界收敛,其有效性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类未知非线性系统,基于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一种间接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不仅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而且使外部干扰、神经网络逼近误差对跟踪误差的影响衰减到给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新的多模块机器人机械臂系统,该机械臂的每个模块具有可伸缩杆和旋转节两部分.为了进行有效控制,给出了系统的解析公式和机械臂自适应控制的相关技术.使用高斯函数的RBF神经网络对系统的动态方程参数进行了估计,使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确定神经网络权重的自适应修正规则,并给出了相应的自适应控制器模型.对该机械臂系统的控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响应时间和控制精度方面都有提高,并且在有负载等非线性事件突然干扰的情况下亦能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汽车ABS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汽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工作特点和性能要求,在模糊自适应控制(FAC)和神经网络控制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FNC)方案对汽车ABS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比较了FAC和FNC方案.结果显示,汽车ABS的FNC是成功有效的.且在设计模糊控制器时采用了本文提出的推理轨迹的方法,使模糊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更为便捷有效.  相似文献   

16.
考虑一类具有输入时滞的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问题。通过定义含输入积分项的设计变量,将输入时滞系统转变为非时滞系统。结合神经网络控制、积分中值定理与Decoupled Backstepping技巧,针对该类系统提出一套自适应控制策略。所提出的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皆4阶矩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并且跟踪误差收敛于原点附近的小邻域内。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收敛速度,提出一种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案,在传统控制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系统输出反馈网络,一方面使得控制量包含更多的系统动态信息,另一方面,也不至于增加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复杂度。仿真结果显示此种结构能够加快控制系统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类未知非线性MIMO系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应用“主导输入”的概念,基于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一种直接自适应鲁棒解耦控制方法.该方法不仅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而且使外部干扰、神经网络逼近误差及输入对输出的交叉耦合对跟踪误差的影响衰减到给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类具有未知常数控制增益的耦合大系统,根据滑模控制原理,利用多层神经网络的逼近性质,提出了一种直接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案.通过在线调节神经网络的连接权、滑模控制增益,实现了对动态不确定性及建模误差的自适应补偿.利用李亚普诺夫方法,证明了自适应控制系统是全局稳定的,跟踪误差收敛到零.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ATM接入允许控制方案.该方案不仅具有自适应实时控制的优点,而且不依赖于呼入的种类个数,同时也无需呼入参数的更详细描述,因而比以往提出的方案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面.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充分大的接入区域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