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社会、民族必须坚守的家园,那么民族精神就是精神家园的基石。因此,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出发,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从而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而中华传统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墨、道、法诸家所倡导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统一性.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要全方位的展开,又要寻找突破口。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路径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行之有效的。在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开放包容性,凸显时代性,同时加强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宣传、制度建设,以更好地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剖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精髓和实质。认为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一定能够绘就前程光明、美好的蓝图。  相似文献   

6.
杨必庆 《科技资讯》2008,(8):248-24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所铸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前进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要想在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构建民族精神家园。这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也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八一起义产生的八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其集中体现了我党、我军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对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和道德风貌,以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从八一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方面着手,认识到八一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精神为"四个自信"提供了强力支撑,极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成功范例,充分显示了党的坚强领导作用。这一伟大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国家和民族精神一样,成为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其特有的内涵和特征融入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出发,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归宿,结合党的历史经验、基本理论、国际背景、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实践等现实,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个伟大的民族背后往往有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优秀革命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各族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对于中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将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景丽 《科技信息》2009,(28):393-393
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里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当今时代对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教育,大力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大力加强人民群众主体精神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出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民 族、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出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内核和思想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框架,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地方的重大思想难题.百色起义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来源、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精神典范和是建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导向和内化驱动,因此大力弘扬百色起义精神是推动百色革命老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近年来,影响中国重大事件频发,其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前进的精神火把.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创新、发展和丰富民族精神,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共同财富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只有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习江泽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思想,应把握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科学内涵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要求.大学精神是当代社会思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精神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峰 《科技信息》2010,(24):I0080-I0080
党的十七大对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树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讴歌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体现核心价值,并积极探索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疏通、激励、保障作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把握时代特征,用创新的方法和改革的精神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谐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