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耳  徐波  拉法兰 《世界知识》2008,(10):26-28
他三次在关键时刻表达对中国的支持:一是2003年4月25日,正值中国“非典”期间,他作为法国总理坚持按原计划访问了中国,并对媒体说,在责任面前,他不当逃兵,这个责任就是加强法中合作,在中国遇到困难的时刻,法国应向中国表达同情和友谊。而当时有人建议他推迟访问。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13,(13):9-9
在莫千山顶开了一家咖啡馆的英国人马克·基托,将在今年夏天离开中国。此前,他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6年,娶了中国妻子,在这里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去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你永远成不了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铁娘子     
刘帅译 《世界博览》2009,(19):29-29
法国作家、记者吕西安·博达尔1914年出生于中国重庆,他的父亲曾任法国驻广州领事。在1959年为《大西洋月刊》撰写这篇文章前,他曾两次到访过新中国。在这篇文章中,他感叹中国的女性已经变得让他无法理解。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08,(6):66-66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决战。此时,苏联政府对中国的政策也面临着抉择。早在1945年5月,抗日战争结束之前,斯大林就表明了他对战后中国的看法。他认为蒋介石是中国领导人中最好的,统一中国的将是蒋介石。他认为中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没有能力统一中国。  相似文献   

5.
十年之前,这个名NHStevenWheathers的美国人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中国的电视台做主持人,在红遍中国的电视剧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那时候,他只是像一个普通的美国游客一样,来过中国,走了一条惯常的旅游线路一一北京、上海、西安。不过,数日的中国行却给他种下了深深的中国情结,从此,他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广告公司,一边“策划”着重回中国。  相似文献   

6.
毛姆是一位对中国文化颇感兴趣的作家,《在中国屏风上》是1919年他在中国旅游时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他以深邃的观察力和优美而犀利的文笔,描写了在中国接触到的人物、风景和某些偶然事件,构筑了一个别样的中国形象。毛姆在《中国屏风上》描绘了三种美学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古老、辉煌和华美的中国;黯淡、破败和落后的中国;宁静、平和与恬淡的中国。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是他在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做出的认同与否定,体现了他所属群体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范式,同时也是他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撞击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云与他的阿里巴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日科技》2004,(4):20-21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的第一。他开办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商业网站,提出并实践面向亚洲中小企业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他于2002年3月10日起在中国网站全面推行“诚信通”计划,从而  相似文献   

8.
《世界博览》2012,(9):12-12
坎贝尔算得上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早在1997年的夏天,他在厦门学习汉语时便开始迷上了中国。大学毕业后,他在北京定居下来,开始与几个当地的乐队一起玩摇滚。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08,(8):71-71
3月27日,由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所长渡边明次译著的首部日文版《孟姜女口承传说集》在日本出版发行。据悉,身为高中教师的渡边明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2002年退休以后,他白费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并利用在中国的四年时间,走访了分布在中国十余个省市的梁祝故事遗存地,并拍摄了大量数码照片。如今,他已完成浩瀚的“梁祝三部曲”,将这部“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传播到日本,他也因此被称誉为“海外梁祝研究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博览》2010,(17):11-11
今年3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杨支柱因为超生收到了解聘通知。他原本知道其中的风险,但是他太渴望有个儿子了。他的故事在最近30年的中国并不少见,但是他的高调对抗行为赢得了新闻机构的同情。  相似文献   

11.
章迪禹 《世界知识》2013,(21):62-63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乱世,群雄逐鹿,在这段时期内涌现出了数位赫赫有名的诸侯,其中名气最大的可能就是齐桓公。他的霸业起于公元前679年,止于公元前643年他薨殁之年,前后共计37年。  相似文献   

12.
茅盾与鲁迅     
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确立了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地位。茅盾比鲁迅小15岁,但也早在50年前,王若飞同志在重庆祝贺他50寿辰时就首次称他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巨人”。1981年,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又高度评价了他的历史功绩,称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赞誉“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是鲁迅最接近的一个同伴”(史沫特莱语),他和鲁迅在新文学运动中结成了最亲密的战友。早在1921年他们就开始了书信往来。当时茅盾任制、说月报》主编,为了借外国的进步文…  相似文献   

13.
日晖(中国)总经理刘少伟辞职了。 从2006年10月18日正式上任,到2007年8月16日正式辞职。刘少伟在北京与上海的飞来飞去中,走完了他在日晖(中国)的短短10个月。他也成为目前上任时间最短的一任日晖(中国)总经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臧巍译 《世界博览》2009,(19):64-66
鲍大可(Doak Barnett)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毕生致力于研究中美之间的关系。1959年,他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文章,分析了新中国是如何对其他亚洲国家施加影响、进而提升自己在亚洲的地位和影Ⅱ向力的。  相似文献   

15.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58-59
周希俭,沈涛磊 精英历程 1996年,周希俭辞掉工作加入安利,开始了他的直销生涯。1999年5月他在安利公司结识了他事业中重要的合作伙伴沈涛磊。2003年,周希俭、沈涛磊携手加盟如新,他们展现出近乎完美的配合——5个月成全国销售总监,11个月成寰宇领袖。2004年,周希伶、沈涛磊以如新中国大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为如新中国首户超级销售精英。  相似文献   

16.
汤寿潜是中国近代早期的维新思想家之一,也是立宪运动中江浙立宪派的领袖之一。他的一生,正处于中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为了救国图强,汤寿潜也和同时代的其他爱国有识人士一样,认为中国的唯一出路在变法。1890年他发行了《危言》,1896年他又完稿了《理财百策》,在这些重要的著作中,他提出了政治、财经、教育、国防、外交等一系列的变革主张。他认为,一非富不能求强”,没有相应的经济实业,就不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相应的地位,非常重视发展近代经济,也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发展近代经济的思想。本文拟对汤寿潜的近代经…  相似文献   

17.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面对陈湛这样—个性情中人,突然很想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他送别。他说他又要走了,而且在中国直销真正开放前不再回来。从安利到天狮再到美罗国际,从海外到国内、从国内到海外,陈湛的直销之路就一直这样曲折前进着,这样的经历也几乎让他变成了一个标准的海外直销人。回来两年多,他已经有些看不懂中国直销业了,他觉得中国直销业的糟糕情况已经完全超过了他的想象,他甚至认为中国的直销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因此,陈湛再次选择了从国内到海外,不仅是出去“取经”,而且要“修庙赚钱养和尚”,他试图找出一条中国直销企业可以遵循的道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984年,本文作者因触犯法律被中国公安实施劳教,他在《明镜》周刊上记录了自己接受中国式思想改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杜石然先生早年偶读三上义夫《东西数学史》对数学史发生兴趣,开始业余研究数学史,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师从李俨、钱宝琮先生,开始数学史的专业研究.“文革”后,他转向中国科技通史和中国思想史的研究.1990年退休后,在日本佛教大学等执教十年.在这篇访谈中,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回顾了他从事中国数学史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总结了编撰《中国数学简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重要学术著作的经验,并展望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松藻 《世界博览》2010,(2):72-73
1976年,身在巴黎的刘香成得知毛泽东已经离世,于是就搞到了一份为《时代》杂志拍摄毛泽东葬礼的委任状。带着儿时的记忆和在西方受到的政治科学与艺术教育的刘香成返回了中国。但他进入中国后却滞留在了广州,于是就开始拍摄沉浸在哀悼中的广州市民。当时,刘香成根本没有想到他将要从这里开始拍摄“毛以后的中国”的旅程。1978年刘香成成为了《时代》杂志北京首个办事处的一员,成为了《时代》在中国的第一位常驻北京的外籍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