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审美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高校其他学科中,渗透融合审美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无法代替的意义。在实践中,美育功能大多是通过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美术鉴赏课程来实施,教师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将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美术教育中,以此有效推动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渗透,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然而,美术学科又有别于其他学科,德育渗透不可离开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牵强附会,把美术课变成单纯的思想教育课。美术学科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职招生严峻,学生普遍质量不是很理想,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是当务之急。美术欣赏课在中职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美术欣赏水平是学生审美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要帮助学生认识美术欣赏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应注重从品质塑造、学科基础性、生活审美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已经成为目前中职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从不同方面阐述中职开设美术欣赏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对素质教育下高校影视鉴赏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的主要途径。当前艺术教育仍是高校素质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为此,须强化影视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加强师资力量,提高专业素养;充分发挥艺术社团的作用,努力营造艺术教育氛围,使大学生不断提高影视鉴赏能力和审美修养,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王立燕 《科技信息》2013,(4):66-66,69
艺术实践是艺术类高校、艺术专业学科教学工作内容之一,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展现,是艺术类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艺术实践活动以学生专业比赛、艺术展演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由高校组织学生集体参与,兼顾专业性、学术研究及社会公益性,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有力阵地。加强对大学生艺术实践教育管理工作是艺术类大学渗透管理服务工作理念,实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是高校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6.
国内高校关注学生的职业化培养,不断地探索职业化素养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大学生专业社团作为第二课堂促进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职业化教育探索的重要阵地之一.文章通过调查和分析,论证了其对大学生职业化素养培养的推动作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渗透,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公安学科是一门面向公安实践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实验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分割的环节,构建科学规范的公安学科实验教学的管理与运行模式,使实验教学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对于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安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将发挥重要作用,使公安教育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培养具有"计算机文化"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同样重要,为此,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诸多环节,研究和探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高校素质教育需落实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其全面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以"视唱练耳"教学为例,通过对视唱练耳专业属性、审美素养渗透于视唱练耳教学的必要性、视唱练耳教学中如何贯彻"审美素养"培养的理念等几个问题的阐述,梳理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应该尊重该课程的专业属性,因材施教,同时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审美素养的培育途径主要是通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教材的精心编选、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富有创意的教学组织,在训练听觉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审美体验中,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感知力,实现审美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