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流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为导向的研究范式导致文化在主流心理学中的地位被边缘化。随着实证主义哲学的衰落,文化取向的心理学研究逐渐兴起。然而文化的移入给心理学研究带来根本性变化的同时,心理学的一系列基本矛盾也重新浮现出来。而后实证主义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可以促进多种文化研究取向的发展与综合,以及多种研究方法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主流心理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为文化心理学提供了兴起与发展的空间,非主流心理学的文化研究取向对文化心理学产生着启示。当前,我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有三个主要研究的领域,三个维度的理论建构,三种研究取向,四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元理论上也有四个突破。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是近十几年来逐步兴起的新思潮,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打破了消极心理学一统心理学界的局面,为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新鲜血液,对于平衡心理学发展,完善心理学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兴起的后现代心理学是对现代心理学的批判,它强烈地反对现代心理学主客分离的"二歧式",强调了心理学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主张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人的心理与行为。在研究范式上,后现代心理学呈现出以下特点,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取向,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及理论整合趋势。在后现代心理学范式的作用下,心理学研究视角的变换主要体现在:注重探讨人的心理的社会历史文化特性,注重个体内在心理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化心理学评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研究取向,它的发展既有一定的意义,也有一些局限。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意义是:促进了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促进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文化心理学的局限是:理论体系仍不成熟;容易陷入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有加剧心理学分裂的可能;研究方法仍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来亚 《科技信息》2013,(10):91-91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消极价值取向,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发生严重偏移,并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呈现贫乏化和单一化趋势,随着西方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主张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力量,关注人的美德和潜力,这一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启示并指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关注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着眼于人类的美好生活。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研究取向与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是一脉相承的,它对确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积极情绪体验基础,对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积极的社会环境保障,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的心理的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 ,决定了心理学可以有侧重于实证和侧重于人文两大研究取向。《中国文化心理学》采取中国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 ,是一种开创性研究 ,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近10年里出现的新的研究取向之一。通过分析传统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心理学对它的意义,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历经130余年的发展,心理学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七大学科之一,并作为枢纽科学不断地为其它学科输送知识养分。然而,心理学内部也依然遗留下学派之争、分裂与整合、方法论冲突等诸多问题。当下与未来心理学的"时代精神"可以凝练为"在学科交叉中开辟进路"。其主要立场包括:第三种文化引领学术生长点;问题中心的研究取向深化认识;方法论的多元主义突破研究瓶颈。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必然。目前,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概念体系的构建、原创性研究的开展、人文性取向的重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实现心理学的真正本土化任重而道远。重视本土文化研究,有批判地吸收国外心理学的先进成果和其它文化的精华,注重理论探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及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是实现心理学本土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胡姝慧 《科技信息》2009,(16):38-39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自建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理论不断深化,研究范围也有一定扩展。但是作为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对它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争议与分歧的问题,还面临一些研究难题。文章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分歧进行了梳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难点问题也进行了整理,期望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本文从如何看待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如何预防心理疾病、如何看待和治疗心理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引领心理学走向积极取向。  相似文献   

14.
试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研究指导思想的变化和科学技术、数理统计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得到不断更新。文章从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文献两个方面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作了介绍,指了定量研究方法呈现出生态化,重预测化,科技化的新特点,质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定性研究方法而兴起,具有自然性、描述性、解释性、互动性、动态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领域迅速兴起的一股新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美好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心理学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以增进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凤 《科技信息》2007,(15):405-406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关注于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虽然积极心理学在新时期以一种新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却丝毫也掩盖不了它与前人研究特别是人本主义研究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方法论及治疗观等方面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和超越这方面的内容,希望能为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消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注于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移、功效的降低。积极心理学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心理健康内涵的理解,弥补或矫正了消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之处,开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认为二者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和相似的时间背景,重点探索了在生态主义视角下的理论心理学研究。阐述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研究方法的创新、心理应用的强化和学科建设等五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法学是以心理现象来解释法律特征的总称,它对法学的推进是功不可没的,法律现实主义得以诞生大多是由于法学中使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尽管如此,但心理学法学并没有因为自身对法学推进的功绩而获得相应的名声,甚至在法学发展的潮流中有着湮没的迹象。经过对这一议题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这并非法学不再需要进行心理现象的解释了,而是这一研究取向已既成范式且融人到其他法学流派之中了。  相似文献   

20.
在积极心理学思潮推动下,幸福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正在兴起,让人生幸福成为教育的应然要求.本文从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出发,探讨在高校实施幸福教育的意义,并指出高校实现幸福教育的路径;建构幸福知识体系;培养以幸福为目的的积极人格;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