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部日前公布了2008年工程与材料领域国家及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我校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继2003年重点实验室评估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后,今年再一次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其他4个参评实验室被评为良好类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官方网站消息,科技部公布了2008年工程与材料领域国家及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继2003年重点实验室评估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后,今年再一次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其他4个参评实验室被评为良好类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官方网站消息,科技部公布了2008年工程与材料领域国家及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全国共有54个工程与材料领域国家和部门的重点实验室参评。我校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继2003年重点实验室评估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后,今年再一次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我校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良好类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未来与挑战FutureandChallengeofMulti—PhaseFluidThermalPhysicsinthe21stCentury¥//郭烈锦(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西安710O49)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燃烧学会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燃烧项目进展交流会于2008年10月25日在我校开幕,会议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主办,我校承办。我校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佐华教授担任组委会主席,车得福教授担任副主席,来自全国近60所高校、研究所和设计院的近400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27~30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环境多相流"暑期学习班及国际研讨会(2015 Summer School a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Multiphase Flows)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照立教授和美国Delaware大学Lian-Ping Wang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本次会议是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继2013和2014年后的第3届多相流系列会议。来自美国、日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氢能作为能源载体的开发和利用渐渐引起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八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于2007年10月13—14日在我校召开.我校卢天健副校长、陈学俊院士,陕西省科技厅邱义路副厅长,省科协学会部陈建国部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孟宪淦秘书长,  相似文献   

8.
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是当今人类社会必须解决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新的能源系统需要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载体来替代目前使用的燃料,氢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载体。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对缓解能源紧缺、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大意义,是能源科技领域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已被国际上许多大型氢能研究计划列为重要研究方向。国家科技部于2003年度正式批准“973计划”中立项进行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的基础研究。在阐述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6月9~14日,多相流前沿基础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照立教授和美国Delaware大学Lian-Ping Wang教授担任本次国际会议主席。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工程院院士S.E.Elghobashi教授、佛罗里达大学S.Balachandar教授、Notre Dame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  相似文献   

10.
文摘预登     
液滴尺寸及其分布对乳化液极大堆砌分数的影响刘 磊 ,王跃社 ,周芳德(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710 0 49,西安 )以双流体模型为基础 ,通过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的耦合 ,提出了液液两相系中弥散传质的连续波模型 .由该模型得到弥散传质过程阻塞和弥散传质过程弱不稳定性产生的条件 ,解释了剧变型乳化逆变和渐变型乳化逆变现象 .应用该模型计算了液滴尺寸及其分布对乳化液极大堆砌分数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乳化逆变是由于弥散传质过程的不稳定性而引起的悬浮体型态的改变 ,液滴尺寸及其分布对乳化液极大堆砌分数的…  相似文献   

11.
资讯     
科技部组织申报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将于近期在人口健康、农业、能源、生态环境、先进制造、工程与材料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若干重要新兴交叉学科领域遴选、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方向主要为免疫学、眼科学、家畜疫病生物学、能源资源与勘察、生态学、地球动力学与矿产资源、海洋环境、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先进制造、电子材料与器件、汽车结构、轨道交通、空间天气、多相复杂过程、化工资源有效利用、材料制备、服役。申报实验室必须符合一定条件:首先是已运行、并对外开放两年以上的部门重点实验室,从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海洋油气开采是国家"十二五"海洋工程的战略与规划研究内容之一。油—气—水多相流测控技术在海洋油气开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文分析了目前油—气—水多相流测控技术的应用与挑战,阐述了多相流测控技术在国家海洋油气能源开发战略中价值与意义,并分析了其未来产业化前景。此外,该文总结归纳了当前国际上一些主流的多相流测量技术手段,综述了具体的应用实例。该文最后归纳了多相流测控技术在国家"十二五"海洋工程背景下深海油气能源作业中的价值与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际上对多相流的研究兴趣在持续增长,为了进一步促进多相流研究工作的开展,对近6看来国内外在多相流基础理论方面的主要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主要涉及到多相流流型、流型图、压力降、截面含气率、截面含液率、特种管件内的多相流、液汽、喷气及数值计算等,附有参考文献50篇。  相似文献   

14.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能源的高效转换和清洁利用为核心,以传热学、热力学、流体力学、化学及系统科学为基础,以满足国家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安全高效利用提供科技理论创新和先进技术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5年来,我校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与1998年相比,我校相继实现了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6项基地指标零的突破,省级重点实验室从1998年的5个增至7个。目前,我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这些重点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16.
多相流的近期工程应用趋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进一步促进多相流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对近6看来国内外多相流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应用趋势进行了综述,内容主要包括多相流在石油工业、各种工程中的多相流化床、各种换热器、多相流泵、液力输送和气力输送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多相流测量技术等,附着参考文献55篇。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是江苏大学的骨干教学科研型学院,具有强大的教学科研实力。现有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内燃机)、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汽车运用与物流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内燃机)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点、6个硕士点、3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3个省级科研机构(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汽车及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站)。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国家实验室认可,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为承担机动车零部件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任务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是江苏大学的骨干教学科研型学院,具有强大的教学科研实力。现有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内燃机)、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汽车运用与物流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内燃机)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点、6个硕士点、3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3个省级科研机构(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汽车及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站)。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国家实验室认可,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为承担机动车零部件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任务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体积法测量多相流参数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K-medoids聚类分析的多相流相态辨识方法研究.分析K-medoids算法,研究多相流相态特征,建立可除掉脏数据影响的K-medoids多相流相态识别模型,有效提高多相流各组分分相流量测量的准确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多相流相态识别模型能克服脏数据,有效提高多相流各组分分相流量测量的准确性,可提高多相流测量精度0.054 m3/d.采用该模型可准确识别多相流相态,提高多相流参数测量的准确性,从而为测井提供可靠的流速和相持率数据.  相似文献   

20.
氢甲酰化铑催化剂立体化学的量子化学研究廖代伟,林银钟,黄遵楠,彭亦如(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均相和多相氢甲酸化反应及其催化剂自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催化界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1].最近,徐奕德等[2]发表了关于氢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