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22年中国种痘的最早记载及传说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若干新见史料,揭示中国古代文献关于人痘接种实践的最早记载不是诸多学者所论的隆庆年间或李约瑟所说的1549年,而应是1522年。通过对《广布天花说》等若干文献中新见资料的比较研究,对种痘始传人物传说的逻辑构成要素加以检讨,并探讨《痘疹定论·种痘说》中宋真宗时宰相王旦被误认为仁宗朝的文化根源,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技术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9日至20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4,(12):47-48
在中国,UFO研究是一幅横亘古今的历史长卷,现在我们可以确信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不明飞行物现象的国家之一。除民间传说外,大量有关不明飞行物的记载散见在各种古籍中。苏东坡曾经遭遇UFO吗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国就有“飞车”的传说,以后又有“赤龙”、“车轮”、“瓮”、“盂”等酷似现代目击者对此种现象的描述或比喻。除了民间的传说外,在古籍中也有大量的记载,如《庄子》、《拾遗篇》、《梦溪笔谈》、《御撰通鉴纲目》、《二十四史》、《山海经》等。此外在许多地方志中,对这类奇闻异象有极为丰富的实录,在湖北松滋县志中更记录…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技术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9日至20日在武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文化的理论建构和研究视角及其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社会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科技史暨第三届中青年自然辩证法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科技出版单位的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室、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技术社会学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哲学社会学系联合发起召开的。开幕式上,大会的第一项议程是主题报告。樊洪业报告的题目是《当代科技史的研究现状》,他着重介绍了8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关于当代科技史研究的状况,包括《当代中国》各卷中关于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     
正传播科学文化探索人与自然《科学大观园》杂志BIBF2020中国精品期刊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科普期刊(半月刊),创刊于1981年。欢迎订阅2021年度《科学大观园》杂志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获取价值398元"365天畅读畅听"VIP电子刊特权+90天 "知网文化科普阅读季"精品科普图书,免费阅读、下载。获取方式:关注杂志公众号留言索取咨询热线 010-63581790/18911369653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科技史学会、中国逻辑史学会和中国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联合筹办的第三次全国《墨经》研讨会,于1991年10月4日至6日在合肥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名代表分别从物理、数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就《墨经》的内容以及《墨经》研究方面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中国科学史学会第一任理事长、知名物理学家、《墨经》研究的老前辈,85岁高龄的钱临照教授自始至终参加了研讨会,给代表们以很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8.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 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 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 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 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 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 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 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 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22,(1):53-54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为石斛中的名贵品种,壮医记载为大黄草(Davangzcauj),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是广西主要的壮药材之一,主要分布于玉林市、贵港市、桂平市、巴马县、西林县、平乐县、博白县、环江县等地;《中国壮药图鉴》关于铁皮石斛壮医功效记载:补阴虚...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名词对中华文化起着传承和丰富的作用。许多科学名词的定名都折射出一段可歌可叹的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我国史籍积淀源远流长,早在30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记载,这“谷”与“陵”即表达了亘古不变的地学概念,世人至今仍为先人的智慧和文化所折服。汉初的《尔雅》中科学名词收录过半,俨成体系,展示了中华古代科技发展的风貌。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2,(11):50-51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讲述了年轻人的生活、青春、爱情、友情、梦想,成长的道路总有逃不过的劫难。他们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梦想,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人生。  相似文献   

12.
雕版印刷术是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之一,木版画则是以镂板施印为途径的一项艺术.其历史悠久,题材广泛,遗存宏富,是中国版刻艺术史、印刷史、书史、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版刻印刷,古老的传承 藏书和版刻是浙江文化史上的双子星座.浙江是北宋的全国四大刻书中心之一,杭州在北宋时刻版印刷已经很繁荣,叶梦得在《石林燕语》记载: “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  相似文献   

13.
商业交通的发达和宗教传播的兴盛,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疆外地理知识得到较大的发展。在东亚方面,正史中第一篇记叙日本列岛地理的文献--《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倭传》问世;在南部边疆和域外方面,多部记载南海地区的地理书完成,南海的地理情况首次见于记载,《梁书.诸夷列传.海南诸国传》已比较系统地概述了南中国家的史地情况,记载扶南国和师子国的地理篇章先后问问;在西域与中亚方面,以法显为代表的僧侣在西域各地求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术语研究》2012,(1):F0003-F0003
第四届“中国术语学建设暨术语规范化”研讨会将于2012年8月在历史文化名城天津举行。主办单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津外国语大学和黑龙江大学,承办单位为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学研究所、《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  相似文献   

15.
夏劲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1):112-112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29日--30日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武汉理工大学领导同志,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王国政教授,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高文武教授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与会人员围绕以下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1.多学科视野中的科学文化与技术文化;2.科学文化、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3.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4.科技文化视野中的新发展观;5.科技发展与文化的多样性;6.科学精神与"三个文明"建设.其中,关于"两种文化"之间关系的讨论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普遍关注,讨论尤为热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神话女主人公的名字。英译名除用汉语拼音Chang’e外,应附加意译LunarGoddess。 嫦娥奔月的传说最早见于《归藏》。1993年湖北王家台出土的秦简《归藏》就有叙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精。”秦简《归藏》是抄本,其原书汉初即已失传,据考证最晚成书于战国初期,一说为《周易》前之古《易》。  相似文献   

17.
秀美黄山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盘亘于歙、黟、太平、休宁四县之间,方圆250平方千米。黄山原称作黟山,因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990年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佛教入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桩大事,带来的不仅仅是佛教义理,还有整个印度文化。星占、医学这些掌握在印度婆罗门家族的专学,通过佛口向古代中国的人们宣说。《虎耳譬喻经》是最早入华的星占类佛经,包含了古代印度种类繁多的星宿占卜信息,反映了古代印度地震理论体系的成因、分类、按星宿日按时辰的地震占卜等。印度以凯拉什山中心宇宙模型影响下的雷、水、风、火四大引起地震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阴阳失序引起地震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在印度古代占卜类文献如《广集》、《阿闼婆吠陀注》中也有类似记载。地震占卜记载体现了古代人们的灾害意识。  相似文献   

19.
传统工艺传承于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其历史缘起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往往存在被后人不断塑造的现象,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关于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历史缘起的文献记载、传说故事精彩纷呈,但史实与虚构杂糅.文章对芜湖铁画的历史缘起进行再次考证,发现:安徽博物院所藏铁字"晴联"可能并非芜湖铁画创始人汤鹏所锻制,...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29日-30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围绕以下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1、多学科视野中的科学文化与技术文化;2、科学文化、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3、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4、科技文化视野中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