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江苏省 ——工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到45%,农业达到55%; ——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一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增产1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提高15%以上; ——支柱产业的技术与装备全面  相似文献   

2.
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增收的前提基础。本文对临沧市当前良种经营、推广、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严格推广程序、规范经营行为、加强种子监管、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应用,以确保生产用种安全和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IRRI选育出新株型水稻,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成功地育成一种具有新的株叶形态的水稻,被称之为“超级水稻”(“Sup6fnog”)。这种水稻比现代高产良种可增产25%。在条件好的灌溉稻田栽培,单产可达12.5吨/公顷,相对而言,现...  相似文献   

4.
棉花良种繁育和推广是棉花育种工作的继续,是育种工作中两个性质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是棉花种子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棉花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内外试验结果证明,纯合优良种子比混杂退化种子的增产幅度在10.15%。因此,良种繁育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陕北蜂群增产除应引进选育良种外,还必须科学饲养,培养强群,同时必须掌握蜜源生长面积,泌蜜规律和气候等信息。  相似文献   

6.
我国化肥生产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只能加强而绝不能削弱,必须保持粮食及其它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而肥料特别是化肥,在农业增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物质投入要素对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贡献率大小排序,其顺序是灌溉-化肥-良种-农机-役畜-农药-农膜。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中,化肥对增产的作用占40~60%。我国农业部门也认为在40%左右。我国有限的耕地和沉重的人口压力,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施用化肥仍是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7.
2007年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工作的重点是:全力实施马铃薯良种工程,以渭源和安定为重点.发展网室扩繁原种基地5000亩,建立一、二级良种基地20万亩,全市良种应用率提高到70%,脱毒良种应用率提高到30%。提升马铃薯精深加工水平,大力支持发展变性淀粉、全粉和休闲食品加工业。调整优化淀粉加工布局,严格控制产能新增。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索适应我市自然栽培条件的玉米高产稳产良种,切实加速玉米良种的更新换代进程,提高玉米生产的丰产稳产系数,特以本市常年普推品种农大3138为对照,设立10个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0个参试品种中,单产以三北6号最高,遵玉2号次之,鄂玉、黔北,渝单、临奥均较对照增产,适宜在我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区不麦加续数年均衡增产、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是不断改善水利条件,实行科学浇灌;培肥地力、科学施肥;选用良种;实行模式化栽培;发挥机械优势,适时收获;精心组织,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0.
谷子是高产、抗旱的秋粮作物之一,其去壳后的小米是广大群众喜爱的杂粮之一,根据测定,小米含维生素A、B。和B2较多,蛋白质含量9.2%-4.3%,脂肪含量3.0%-4.6%,色氨酸含量1.92g/kg,蛋氨酸含量2.97g/kg,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充分挖掘谷子的增产潜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着良种良法相配套的总体思路,近年来我们在半干旱区进行了膜侧谷子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采用膜侧栽培技术后,较大幅度的提高了谷子的产量水平,扩大了适种区域,  相似文献   

11.
应用稀土元素提高天然草原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天然草原上的稀土元素喷施浓度、时间、次数和不同化合物的比较研究表明:适宜的喷施浓度为10×10 ̄(-4)~15×10 ̄(-4),可增产8.67%~15.45%;适宜的喷施时间为6月下旬,可增产20.20%;以喷3或4次的生物量较高,增产25.75%~35.14%;不同化合物的比较试验初步证明,是稀土元素起增产作用,而不是硝酸根中的氮;532hm ̄2的中间试验,3年平均增产11.87%,幅度为8.99%~15.63%.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子包衣对作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玉米种子播种后苗齐、苗壮,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苗期病虫害相对防效40%—100%,增产幅度可达3.8%—12%。  相似文献   

13.
7年的不同肥料配比试验表明,肥料生产力占桃树总产量的38.59%,其中以对桃树增产的作用最大,占增产比重的20.74%,磷肥的边际产量最高,氮肥的作用较小,只占增产比重的5.37%,因此生产上应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  相似文献   

14.
7年的不同肥料配比试验表明,肥料生产力占桃树总产量的38.59%,其中钾肥对桃树增产的作用最大,占增产比重的20.74%,磷肥的边际产量最高,氮肥的作用较小,只占增产比重的5.37%,因此生产上应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参试的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棉花后期都表现增产,增产幅度最高的是丰产宝,增产9.97%;其次是丰产灵,增产8.29%。并且,经过测试,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的抗(耐)黄萎病性和纤维品质均无明显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效多元液肥增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多元液肥是由n-三十烷醇及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经科学配制而成的一种叶面喷施肥料。它对多种作物具有显著、稳定的增产效果。在山东省14个县(市)区72个点12种农作物连续三年的实验结果表明,高效多元液肥能使粮食作物增产11.05 ̄21.7%,经济作物增产10.0% ̄16.6%,蔬菜增产10.0% ̄18.9%。  相似文献   

17.
早播地膜玉米种植是一项增产增效十分显著的新技术,它有明显的抗旱保墒、保肥、增温、早熟作用。加上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平衡配套施肥技术的综合应用,一般比露地亩增产200—300公斤,近年来城郊农民采用早播地膜玉米出卖鲜玉米棒,再复种疏菜等作物,经济效益显著。笔者2000年指导弟弟薛小雄,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玉米1亩,采收嫩玉米棒煮熟卖出,玉米收后,复种大白菜,  相似文献   

18.
对枣粮间作进行了3年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枣粮间作复合系统的生态因子发生了变化,实现了较高层次上的互补效应,因此农作物产量发生了动态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增产区和减产区;冬小麦和夏大豆增产区和减产区分界线在距树主干2m处,增产面积超过了减产面积,较对照增产9.3%~5.9%。而夏玉米和夏谷增产区和减产区分界线在距树主干4m处,减产面积超过了增产面积,较对照减产4.8%~5.2%。但枣粮间作复合系统综合效益明显,较对照每公顷增加效益19861.6~20501.2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该肥的特点,增产效果,分析了增产机理及其应用评价。该肥的特点是以“肥”为主“磁”“肥”结合的新型高效优质肥料。它优于目前通用的各种肥料。与化肥相比粮食作物增产5-20%,蔬菜增产10-30%,并能抗病促早熟。  相似文献   

20.
“绿叶宝”是一种新型植物营养液,为了解它对蔬菜产量的影响,我们选芹菜、西红柿和结球生菜分别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绿叶宝后,芹菜能增产17-33.4%,西红柿能增产23.9%,结球生菜能增产35.7%。并且蔬菜的抗病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