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在中厚板轧制力预报过程中,为防止自学习系数沿着厚度层别发生跳变,提出了中厚板轧制力自学习过程层别跳变的自整定方法.针对厚度层别表中的每一个厚度节点计算其半宽带,然后根据半宽带计算厚度节点的有效区域,最后找到当前轧制厚度的有效区域并确定它所对应厚度节点的权值,从而得出自整定后的自学习系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轧...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编辑程序应用的范围、设计要求的不同给出了三种文本缓冲区的设计方法(线性结构、链式结构和链式线性结构),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于链式结构,给出了一种在8088及其兼容机环境下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道次可逆立-平轧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显示动力学方法和重启动方法,以现场实际轧制参数为基础,对5道次可逆立-平轧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厚件在轧制过程中容易产生双鼓变形,而薄件一般出现单鼓变形;立辊轧制可以有效地纠正双鼓变形,避免形成边部金属夹层;对角部节点进行跟踪发现角部的金属最终流动到板坯的上下表面;立轧具有一定的修复微小缺陷的作用,从而改善和提高了带钢的边部质量.该方法的应用为可逆轧制分析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可以为立-平轧制的各道次提供准确的轧制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二叉树的一个非递归周游算法。二叉树采有三重链式存储结构,在算法过程中无须逆转链。  相似文献   

5.
线型拓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跳数多,传输路由单一,延时大,各节点转发的信息量不均衡.针对这些特点,分析了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在线型拓扑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链式快速分簇数据传输协议.该协议采用周期性地对传感器节点进行时间基准化,并且对数据进行逐段融合与回传.实际数据传输测试结果表明,链式快速分簇数据传输协议在传输延时、低功耗方面有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谢红飙  高亚男  肖宏  王健 《燕山大学学报》2012,36(2):103-107,118
为了研究双金属包层钢筋轧制模拟过程中两种金属的接触复合状态,在MSC.Marc二次开发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通过编写子程序,分析接触面上节点的接触法向应力值是否超过该材料的变形抗力来判定两金属的接触复合状态.并与其它3种常用方法(接触面粘结、接触面共节点、直接接触)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以及实验验证.结果显示:采用本文处理方法,轧制变形区上大部分节点的接触法向应力值超过了不锈钢的变形抗力,这些节点会与接触面发生粘结,并且在轧制过程中金属间能够产生轴向和周向的相对滑动,接触单元不会产生撕扯,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证明在包层钢筋轧制模拟过程中,金属间的复合状态可以通过节点的接触法向应力来判断.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求解轧制力和摩擦力分布的方法,利用测量手段对轧制过程中的轧辊进行测量,然后再利用边界无法对轧辊进行分析,从而求解出轧制过程中轧制力和摩擦力。这种方法避开了为求解轧制力对轧制进行弹塑性分析,也解决了用测力销测量带来的困难,使轧制问题的分析求解得到了简化并提高了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8.
提高板材轧机厚度控制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一具体轧机的厚度控制系统给出了命中目标厚度的理论与方法,在最优轧制规程的基础上给出了轧制规程自适应修正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依据连续性假设,给出了利用同一批钢轧制数据的控制算法;在附录中给出了被控轧机的轧制过程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显示动力学有限元软件LS-DYNA,结合生产实际,对H型钢万能轧制进行了仿真计算.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根据轧制平面内的节点位移矢量分布情况,分析了轧件断面内金属流动规律.仿真结果显示轧件断面内在立辊和平辊压下方向上存在"零位移线",说明在H型钢万能轧制过程中,在立辊和平辊压下方向上轧件内金属流动存在"位移中性面",并伴有翼缘端部金属流动产生"内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射频指纹图的离线训练工作强度大是限制室内节点定位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移动轨迹链式射频指纹图的离线训练方法。通过实际实验,得出了基于测距的定位方法和插值训练方法存在较大的误差。并与Radar系统的进行比较后,得出通过移动轨迹链式射频指纹训练不论是平均定位精度或是单次定位误差概率上都具有优势。同时离线训练强度是Radar系统的0.25%,有利于进行射频指纹图的快速构造和室内节点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对冷轧生产中负荷分配方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冷轧的实际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从系统结构和软件实现两方面对冷轧负荷分配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案例推理的冷轧负荷分配模型,经现场实际数据证明所建模型更符合实际轧制情况,提高了冷轧负荷分配建模体系的求解效率和求解质量,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笔者开发的H1400大型楔横轧机工作机座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 采用边界元和有限元耦合新算法,数值模拟了楔横轧机主要零部件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精确计算出轧机强度和整体刚度. H1400大型楔横轧机工作机座结构的结构及设计为满足大型轴类件生产和市场需求提供了设备保障.  相似文献   

13.
冷弯型钢是广泛应用的型材,其轧制质量由孔型决定。现有的孔型设计主要依靠经验公式和经验参数,所以设计的孔型往往需要实际修正。笔者提出的方法可以为设计孔型提供理论依据,可以减少大量的数据冗余。特征有限条中的接触性特征有限条能够较好地解析钢带的变形过程,对孔型设计的智能化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H型钢多道次粗轧工艺过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现有型钢轧制工艺的合理性,必须综合考虑轧件的微观组织演化、轧制力等多方面因素.为此,文中提出了针对H型钢多道次轧制过程的综合数值分析流程,通过热模拟实验和金相观测,建立轧件材料的高温屈服应力模型及奥氏体再结晶预报模型,并构建基于网格重构的多道次仿真分析方法.对某11道次H型钢多道次粗轧过程的仿真计算表明:轧制力的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现有多道次粗轧工艺对轧件腹板的晶粒细化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基于项目的知识管理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并对组织项目的知识管理结构及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提出了一种组织知识管理的结构模式,并把知识管理的结构分为人员结构、内容结构、技术结构和处理过程结构,同进对其运行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知识管理团队的组成及关系,最后结合理论,给出了一个实现方法。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组织运作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为今后组织知识创新管理活动及计算机智能决策管理的设计提供了一种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SVM"一对一"聚类结构的滚动轴承状态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分析比较几种诊断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滚动轴承的故障特点,建立了SVM"一对一"聚类结构并对滚动轴承故障进行诊断;该方法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能较好地解决小样本学习问题,避免了人工神经网等智能方法在对滚动轴承状态进行诊断时所表现出来的过学习、泛化能力弱等缺点;利用SVM"一对一"聚类结构对滚动轴承故障类别进行投票,降低了单个支持向量机的误判概率;具体实验结果表明,该聚类结构对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别具有很高的诊断精度,能够取得理想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船体结构中一典型多面板连接结构为例,阐述了利用有限元分析预处理软件先建立几何模型,利用区域分割法将几何模型进行区域划分,最后进行网格自动划分和调整,形成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完整过程,研究为同类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简便的思路,有效减少了建模的出错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矿井下CAN总线的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井的特殊环境和CAN总线的系统结构特点,设计了适合煤矿监控系统的CAN接口适配卡、智能传感器节点、最小系统节点的硬件结构。采用光电隔离的方法,解决了网络干扰问题。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法能够满足矿井监控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智能化的标志.在原有滚动窗口路径规划方法基础上,提出基于正态密度函数的滚动窗口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实时检测滚动窗口内的环境信息,结合移动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关系,利用正态密度函数改变机器人偏转角度,实现避障.通过对方法的仿真,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