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出一种利用玉米行快速、准确地提取农业机械导航线的方法.提取Cg灰度图像,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自动分割后,得到二值化图像,结合形态学和八邻域算子去除二值化图像的噪声.针对传统方法提取和分类特征点需要设置距离阈值的不足,利用高斯滤波算子对垂直投影曲线进行平滑处理,利用特征点的位置特征自动提取得到特征点,然后自动归类特征点,...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图书资料自动修复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了用模式识别技术在图书资料自动修复和整理中的应用,该方法通过对图书资料进行扫描、二值化和图像重建等处理,达到对不清晰图书资料自动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付燃  白艳萍 《科技信息》2012,(8):117-117
图像的二值化是车牌识别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图像的二值化直接影响定位的准确性。由于字符的分割和识别是在车牌区域二值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车牌图像的二值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本文对传统的otsu算法和新改进的otsu算法进行了试验比较,通过对otsu算法基本原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改进的灰度图像二值化的方法,该算法能够更好的确定最佳阈值点,实验表明上述方法能够得到较理想的二值化图像。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工业应用中存在着大量没有输出接口的数字仪表。要想自动读取仪表中的数据,只能通过识别技术。数字仪表识别的关键在于图像的二值化处理。在工业环境中实时采集的图像多为彩色图像,由于现场光线以及仪表位置等因素,应用传统的二值化技术存在处理速度慢、清晰度不高等缺点。给出一种基于HSI空间上彩色图像二值化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对图像进行灰度处理而是直接对彩色图像进行处理,不仅能够提高处理速度,而且对较模糊的图像也能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模式识别中,二值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识别效果.首先通过改进的Bernsen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二值化,得到第一幅源图像;然后根据自组织神经网络计算阈值,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得到第二幅源图像;再根据灰度值最小的原则作为图像融合方法,得到最终的二值化图像.最后给出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视网膜血管图像及其网孔的计算机处理。通过局部图像增强的自动阈值选择等手段,解决视网膜血管图像与局部背景之间因灰度混同所造成的二值化困难;采取边缘跟踪方法以提取二值图像中的闭合网孔,提出利用闭合网孔周长作为识别的特征,并讨论了与图像的方向定位无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传统Snake模型应用于X光胸片肺野分割时,对人工初始化轮廓的选择敏感、对凹陷区域分割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动初始化Snake模型的X光胸片肺野自动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Otsu法对原始图像进行二值化,得到包含肺野、背景区域的二值图像,并经过图像取反和连通域处理,运用形态学方法,得到只含有肺野区域的二值图像;然后,通过边界提取,完成对Snake模型轮廓的自动初始化;最后通过Snake模型的演化,得到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摆脱Snake模型对人工初始化轮廓的依赖,提高分割的鲁棒性,同时对凹陷区域的分割更准确,具有更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8.
讨论自动磁粉探伤系统中数字图像处理问题,采用浮动阈值和条件跟踪复合分割法得到了较好的二值化图像;采用树状连通域搜索和基于裂纹图像基本特征的识别方法,满足了自动磁粉探伤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医学图像处理中图像组织自动转换为二值图像实现中的问题,介绍一种将灰度图像的直方图根据要求模糊化后自动成组转换为二值图像的方法,并给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边缘增强的红外图像二值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增强的红外图像二值化算法。通过对自适应形态学边缘增强方法的改进,使得二值化结果有效地保留了红外图像的边界特征,是一种有效、实用的图像二值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某条铝基钢带复合线为例,介绍铝基钢带复合线的构成,并着重着分析了张力控制的原理,以及在铝基钢带复合过程中张力控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带钢表面缺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快速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小波的提升格式,确定了带钢图像的小波提升分解方法.其次,利用DB2小波对带钢图像进行二层提升分解.然后,选取二层水平细节和垂直细节子图进行图像融合.在此基础上,对融合图像进行标准化和维纳滤波.最后通过oust方差法进行分割从而实现对带钢表面缺陷的检测.实验表明,采用此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图像背景干扰,实现带钢缺陷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薄带铸轧熔池液位难检测的问题,研发机器视觉识别熔池钢水液位的方法.利用线阵CCD下熔池钢水与铸轧辊灰度值有明显差别的图像特征,建立熔池液位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利用所选线阵相机采集图像速度快的特性,提出基于时间建立熔池液位图像原型的方法,建立了以滤波处理、二值化处理和边界识别为核心的熔池液位视觉识别模型.使用建立的系统和模型在实验室铸轧机和感应加热炉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的熔池液位视觉检测系统和识别方法具备可行性,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较快的检测速度,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图像定量分析法对陶瓷流延异形件烧结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延坯体在流延方向和垂直于流延方向上出现两个明显不同的收缩率而导致异形件烧结变形,且内外孔轮廓从圆形变为椭圆形,但其相对中心位置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微机管理、单片机控制的录像磁带图象存贮与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及软件设计,阐明了根据地址编码检索单帧图象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带钢表面缺陷图像去噪处理中滤波器的去噪性能,更好地保留缺陷图像细节信息,在研究了偏微分方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AMSS(affine morphological scale space)方程的对比不变性和仿射不变性,采用有限差分法实现了AMSS算子的方法.将AMSS算子应用到带钢表面缺陷图像去噪处理的试验表明,该方法达到了既去除噪声,又保留图像细节信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峰 《科技资讯》2011,(16):96-98
卷取区域的堆钢始终是制约CSP生产线2.7mm以下薄规格轧制的瓶颈之一.薄带轧制时,如何避免带钢的头部超薄出现(0.55-左右),避免"舌型",实现带钢厚头轧制,是困扰轧钢界的难题,目前还没有根治.因此,本文对地下卷取机的工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依此来重新规范带钢头部在卷取机卷取时的行走路线.解决卷取区域的堆钢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特钢棒材生产信息的全流程可追溯,分析特钢棒材生产环境及形状特点,采用基于双标志点的标记方案进行标记并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成捆特钢端面字符的识别。首先,采用Hough变换将成捆特钢棒材端面图像分割成单根;其次,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完成单根特钢棒材端面图像的增强;再次,将MSER算法和边缘检测算法相结合完成单根特钢棒材字符区域的检测,并基于投影法完成字符的分割;最后,通过创建和训练SVM分类器完成每一根特钢棒材端面字符识别,并将成捆特钢棒材端面字符识别结果输出保存。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满足成捆特钢棒材生产过程中字符识别要求,字符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7.35%。新算法将Hough变换、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MSER算法、边缘检测算法、投影法及SVM分类器等算法融合到特钢棒材端面字符识别过程中,为特钢棒材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获取、信息传递及信息追溯的技术实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层流状态下内置偏心螺旋扭带的管内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螺旋扭带的偏心放置改变了管内流场的对称结构,轴向速度极值出现在扭带与管壁最大环空间隙中间,径向速度和周向速度极值出现在扭带圆周范围内的扭带两侧;轴向和径向速度极值随着扭带偏心率的增大而提高,而周向速度极值随着扭带偏心率的增大而减小;流体在偏心螺旋扭带作用下会形成一个围绕其轴线同向旋转的强制涡,当螺旋扭带靠近管壁时,该强制涡又会带动其外围流体旋转流动,形成一个与强制涡旋向相反的诱导涡;管内压力降随扭带偏心率及扭率的增大而减小,随扭带宽度及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螺旋扭带的偏心放置促进了流体的径向流动,降低了流动阻力,有利于边界层内流体的扰动和更新。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目前绝缘子低零值检测方法漏判率高、操作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绝缘子串红外图像中绝缘子盘面和铁帽区域自动提取方法和状态识别模型.首先将现场拍摄的绝缘子红外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去噪、二值化;然后从二值图像中提取反映绝缘子的特征点集合;通过特征点对二值图进行角度校正;最后通过区域提取中的特定算法提取出绝缘子的盘面和铁帽区域.通过提取该区域内的绝对温度、纹理和相对温差率作为绝缘子状态识别的特征集.将用电压分布法测得的绝缘子状态信息作为输出向量,通过训练得到优化的识别模型,用于绝缘子状态识别.该方法经过了220kV试验验证,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