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石英晶体微量秤技术研究了紫外激光诱导的Mn2(CO)10气相光解离沉积反应,发现Nn2(CO)10气相母体分子浓度,激光能量密度与光解离沉积速度均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激光诱导聚酰亚胺上化学沉积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激光诱导化学沉积技术在聚酰亚胺(PI)基板上实现了金的无掩模局部沉积,也研究了该沉积镀层的形态和组成。研究表明,在激光作用下,产生了热分解的反应,高温反应使镀层和基体发生了“熔合”,且由此形成的金线电阻率低,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水溶液介质中,以CO2激光作为诱导光源,在环氧树脂基材上沉积金属Ag的影响因素;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环氧树脂表面所沉积的金属层的形貌、表面成分和金属沉积层厚度.指出:在一定条件下,扫描速度、基材表面的液膜厚度、溶液的浓度以及激光功率大小是影响金属沉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用TEA-CO2脉冲激光器诱发反应介质击穿产生等离子体,导致Fe(CO)5气相解离获得超微纯铁粉,检测表明,超微粉粒径的140A,质量很好,讨论了这一等离子体化学反应的特殊机理。 相似文献
5.
Nd:YAG脉冲激光扫描照射单晶Si基底表面AgNO3薄膜,薄膜热分解产生的Ag沉积在Si基底表面形成沉积线·在激光功率为28W,频率为35Hz时,最高扫描速度为9mm/s·SEM显示Ag颗粒均匀镶嵌在基底沉积线表面,AES研究沉积线表面元素随深度分布情况·以Ag颗粒为催化中心,在沉积线表面选区化学镀铜,超声振动显示镀铜膜与基底有良好的结合力·简单分析了沉积线表面Ag颗粒形状及表面凹坑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苹果酸羟基钛(Ⅲ)、酒石酸羟基钛(Ⅲ)和柠檬酸钛(Ⅲ)在空气、氮气下的热分解反应,从TG曲线求出热分解反应的表观动力学参数反应级数,活化能,频率因子 相似文献
7.
把CO2激光聚焦在玻璃基底上的小区域内,热解SnCl4·5H2O来实现SnO2薄膜的沉积。用X-Y扫描获得了选择性薄膜图形。薄膜的电阻率约为1×10(-2)Ω·m,可见光谱区透射率为75%~80%.用X射线衍射对膜层进行了物相分析,判定SnO2薄膜基本为多晶结构,其最优方向为(110)。此外,还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NH3的光化学仍然是深受注意的研究课题。而且,引入催化表面后的激光化学也做了若干探索性工作。这些研究除了与探索同位素分离的新方法有关外还有其他的科学目的。C.T.Lin所做的NH3与O2的光化学,以TEACO2激光照射样品,一次照射即得到了强烈地可见闪光。这予示了一个很有潜力的激光诱导的化学反应。Y.T.Lee以NH3分子光束电离的方法,研究了NH3中的质子转移过程。这对于化学和生物化学是极有兴趣的。S.G.Cheskis等人以染料激光研究了有氧存在的条件下,NH3的紫外闪 相似文献
9.
用PM3方法研究NCCH2C(O)NHNCH2热分解反应的机理,探讨了各种可能的反应路径,确定了最佳反应路径及该路径速控步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
用光声方法观测乙烯酮分子的激光诱导离解以及研究离解碎片CH2(X3B1)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说明在355nm强激光辐射下,乙烯酮的非线性吸收只能诱导乙烯酮母体分子和(或)离解碎片的多光子离子化,这是造成光声信号随激光能量升高而降低的原因,再化合过程CH2(X3B1)+CH2(X3B1)—→C2H2+2H的速率常数是2.39×10-11cm3molecule-1S-1CH2(X3B1)+CH2CO—→CH3+CHCO的反应速度常数估计是10-12cm3molecule-1S-1. 相似文献
11.
12.
四氯合锰(Ⅱ)、四氯合钴(Ⅱ)酸正十烷铵固-固相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四氯合锰(Ⅱ)酸正十烷铵(C10Mn)和四氯合钴(Ⅱ)酸正十烷铵(C10Co)两种物质,进行了元素分析,并用DSC,IR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一个固-固相变,且有较高的焓变值和熵变值(△H=35~40kJ·mol-1,△S=110~120J·mol-1·K-1),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化学稳定性,因此,C10Mn,C10Co可作为贮热物质. 相似文献
13.
14.
用硝酸镍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乙醇溶剂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制得了碱式硝酸镍纳米管,做出了该化合物的TG和DTG曲线,并采用积分法中的Coats-Redfem法和微分法中的Achar,对其热分解过程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最可儿反应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尿素[CO(NH_2)_2]晶体在不同几何配置下的偏振拉曼谱。计算了谱峰的归属,对一些特征峰作了认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环戊二烯基羰基铁衍生物[C_5H_5Fe(CO)_2CH_2COOR]的质谱表明该衍生物可以从两条途径碎裂,最后降解为裸露的铁正离子(Fe~+),且C_5H_5Fe~+离子还可以脱去C_2H_5形成C_3H_3Fe~+离子。从铁配位化合物的质谱中观察到的足够亚稳离子确立了从分子离子到裸露的铁离子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