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潮》2002,(Z1)
中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西长安街,与中央电视台毗邻。主建筑正门上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匾额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军事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综合性军事博物馆。窑云县博物馆位于县城西北白河郊野公园内。馆舍原为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路西的清代大公主府,于1985年迁至密云,辟为密云县博物馆。该馆为县级社会科学类地质性综合博物馆,文物藏品一千余件。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1990年在此处发现了800多年前的金中都城水关遗址,该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是确定金中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1999,(6)
一批有近千年历史的辽代木版画,近日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被发现。这批木版画中,一幅辽代"鹰军图"被考古专家认为是稀世珍宝,填补了中国军事考古的一项空白,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乃至整个北方民族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据敖汉旗博物馆馆长邵国田介绍,这批木版画出土于内蒙古与辽宁省接界的努鲁儿虎山一带的一座辽墓中。两副木棺均已残缺,一幅木门却保存完好。木棺、木门的外壁均绘有十分精美的壁画。中国历史上的辽代(公元907~1125年)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鹰军图"中,采用透视技法在较远处绘一临时搭建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1998,(9)
北京作为一座有3000年历史的古都,其地下文物之多令人难以想象。今年1~7月,北京又发现十余处古代遗址和墓葬区,进一步揭示了古都的历史。 800多年前金朝在北京统治62年,曾建筑了规模庞大的皇城和宏伟的宫殿。可元朝军队入京时一把大火把金宫化为灰烬。现在人们也不知其准确位置。今年4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广安门南线阁胡同北口发现  相似文献   

4.
6月下旬一个晴好的夏日,好友芭芭拉驾车,我们俩从德国南部城市弗赖堡驱车前往瑞士的苏黎世,看了—个"辽代文物展"。这个展览的全称为"辽代宝藏,辽——一个被遗忘的游牧民朝代(907~1125年)"。就在博物馆大楼的地下二层里展出。辽,是个什么样的朝代?我们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文物考古部门在潍坊市昌邑、寒亭、寿光沿海发现商末至西周及东周时期的古代盐业遗址356处。对应相应时段的历史,可以证明潍坊盐区不仅是我国利用地下卤水资源最早的地区,还是齐国盐业的核心区域,在齐文化发展中曾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读玉凌家滩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五联行政村凌家滩自然村.该遗址1985年发现,1987年至今,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四次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调查发掘.经钻探该遗址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22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氏族墓地一处,祭坛一座,红陶块铺筑的3000平方米神庙或宫殿遗迹一处,红陶块砌筑的水井一口,巨石遗迹三处,出土各种精美玉器与其它珍贵的文物1500余件,取得重大考古成果,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2001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中国文物研究所碳-14年代测定,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300~5500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一处罕见的区域性中心聚落遗址,各类遗存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相似文献   

7.
李延祥教授1985年9月起师从柯俊院士,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于1995年6月获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是中国冶金考古和冶金史的主要研究者之一.他建立了通过炉渣揭示古代炼铜技术流程的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对湖北大冶铜绿山、辽宁凌源牛河梁、南京九华山等多处古矿冶遗址进行了研究.为配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率领研究团队对晋南、河西、辽西、长江中游地区百余处早期青铜冶金遗址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调查和研究,为学术界提供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近期还开展了早期绿松石开发与产品流布、汉魏时期南方块炼铁冶炼技术、宋元时期煤炼铁等方面的研究,推动并参与的甘肃张掖西城驿炼铜遗址、北京市延庆水泉沟辽代炼铁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冶炼遗址与墓葬发掘项目,先后获评全国六大考古发现、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李延祥教授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及多项教育部、科技部课题,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讲研究生课程有冶金考古学、科技考古专题、世界史;主讲本科生课程有世界史、冶金史,2013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曾任民盟北京科技大学支部副主委兼宣传委员.李延祥教授多次来南宁与广西民族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并指导科技史学科建设.2006年4月起被聘为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负责指导岭南地区冶金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8.
位于余姚市河姆渡村东北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是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迄今我国所见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干拦式”榫卯结构建筑以及七千年的历史而闻名中外。河姆渡,由于河姆渡遗址,尤其是以河姆渡命名的河姆渡文化,而举世瞩目;但是,对河姆渡名称的来由未曾引起人们注意。就此,习作略作考证。一、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表明河姆渡原名黄墓渡  相似文献   

9.
 古代和田是我国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自古便被称为西天佛国。东亚佛教汉语的“佛”字便翻译自古代和田语,中国佛教早期所谓的西天取经也只是到于阗——这个西天而已。这里的佛教教义、佛教艺术深远地影响了东亚佛教,虽然千年香火断绝,但是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现代和田绿洲附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也保存了塔里木盆地数量最多的各类佛教建筑遗址群。其中尤属达玛沟(Damago)所在区域在数量、规模、分布广泛、重要性等方面首屈一指。20世纪初至今,沿达玛沟水系从南到北先后发现了数十处著名佛教遗址群。本文重点介绍近10年达玛沟新发现佛寺遗址考古发掘最新收获。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1998,(4)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北京先农坛内,1991年9月25日正式开放,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犹如座座里程碑,镌刻着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被视为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贡献的标志。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树一帜的风  相似文献   

11.
(一)小 引 一九五五年冬,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教授林惠祥,到长汀县河田镇(当时称河田区)考察了二十一天,据考古的发现,撰写了“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二篇论文,为考古学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考古遗址绝大部分被埋在土壤里几公寸至几公尺深的地面下,它们往往没有任何地面指示.过去,遗址的发现,绝大部分是意外的收获.要想有目的地发现遗址,确实不易.目前,许多考古遗址已被城市建设和道路修筑所破坏;另一方面,遗址试挖费用逐渐昂贵.因此,快速廉价的物理探查定位技术将不可避免地被研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十三地点是该遗址群中规模最大的人工建筑,与第一地点女神庙遥相呼应,构成遗址群的主体建筑架构.自从它被考古发现以来,其设计理念和功能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谜团.把第十三地点的建筑结构平面图与应用模拟天文软件Stellarium模拟当时北极天区的天象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该建筑三层圆环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对北斗绕极天象的天文观测,建筑外圆、中圆和内圆分别与天璇、天权和开阳三星的绕极轨迹吻合,从而使建筑的外环堆石带和中环石台阶分别与斗魁四星和斗柄三星绕极旋转的区域对应,内圆夯土区与北斗内星(开阳)绕极旋转的北极中心天区对应.这个发现不仅与中国汉代文献记载的关于北斗七星命名的古老依据相契合,而且将中国古人进行准确天文观测的历史推进到5500年前.  相似文献   

14.
位于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的明代建筑走马楼区域,1996年10月爆出中国简牍考古史上的特大冷门。这里出土的三国孙吴纪年简牍数十万片,这已超过全国各地所有简牍的总和。正如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所说,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古代文书方面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确实是史无前例的。长沙吴简与甲骨文、敦煌藏经洞、西北屯戍简牍、清朝内阁档案相提并论,同时将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要研究课题。 长沙吴简作为我国的第五次古代文书重大发现,已经引起海内外人士瞩目。我们仅从走马楼简牍的研究与汉代文书一些特征加以  相似文献   

15.
盘县──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很小的一个园点,目前许多的中外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吸引他们的不是因为盘县地下埋藏的煤海,而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的盘县大洞遗址.(一)偶然的发现盘县大洞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城东南49公里的珠东乡十里坪村,地理坐标为北纬25o37’38’,东经104°44’,是一个发育于石联系厚层灰岩的巨大溶洞。洞口北东851它的宽如多米,高月余米,洞厅均宽35米,纵深AN米,面积达8000平方米.在洞厅对米处有一巨大石柱,几乎将洞口封住.洞内一占寺庙依柱而…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半坡遗址在遗址保护、规划与开发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遗址博物馆建设有助于保护半坡考古遗址原址及遗址出土的文物,半坡母系氏族村建设不仅可以供人们欣赏和参与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和民居生活,还可以集科研、考古、教学与旅游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对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等地部分重要疑似具有天文观测与天象崇拜功能的考古遗址进了天文考古考察。遗址年代跨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1700年前的魏晋时代。这是在中国境内第一次大范围的考古天文调查。首先提出对史前文明中心遗址的"天文环境"进行测量和探讨,包括考察遗址周围有无适合观测某些特定季节日出的山峰轮廓,考察遗址在建筑朝向或布局上有无特定的天文意义。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子山遗址的结构表明当时已经用天文方法正南北。其石板上的北斗星象,反映了北斗星崇拜的悠久传统。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和东山嘴遗址发现的石块堆砌的圆丘,很可能具有宇宙图景的意义。东山嘴遗址地势高出,东面山廓明显,是理想的"地平历"观测系统。大汶口文化可能有春秋分日出天象崇拜,宗教图腾意义重大。大朱家村遗址的豆家岭,有可能就是大朱家村遗址的太阳观测祭祀台。山东龙山文化两城镇遗址和王湾三期文化(旧称河南龙山文化)王城岗遗址似乎都没有明显的"地平历"观测环境。我们的研究表明,陶寺文化兼有"地平历"和圭表测影系统。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早于陶寺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晚期和王湾三期文化大致与陶寺文化同时,这意味着中国史前天文观测技术经历了从观测日出方位向圭表测影的演变。中国考古天文学研究,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源流、中国远古文明的起源以及中国古代敬天崇拜的内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2001年的10—11月,中法克里雅联合考古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考察队发现了5处墓葬和多处古代民居遗址。这是塔里木盆地百年考古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以下是从动物学研究的角度实地采录的一些见闻。“圆沙”古城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中段,贯穿新疆和田  相似文献   

19.
瓦材的出现,使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用草料遮盖房屋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进,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探索中一项重要的发明创造。三峡地区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瓦材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时期,在西周时期遗址考古中发现有板瓦和筒瓦,但数量不多。历史从西周过渡到东周时期后,瓦材使用才逐渐普及和推广,东周时期的瓦材除了板瓦和筒瓦以外,另还发现了瓦当。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瓦材由西周时期数量较少到东周时期数量逐渐增多,反映出该地区古先民们在生活中对瓦材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考古遗址公园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及遗产文化价值的传播,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方法理论分析与国际宪章解读,结合实证举例方法。结果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设计是以旅游产品的主题化与系列化、再现遗址地景观、充分发挥遗址博物馆旅游功能、提供考古体验旅游产品等为主要开发策略的。结论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遗产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是多样的,核心是遗址文化景观的修复与再现。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遗产旅游产品设计还应强调游客的参与性和产品开发的持续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