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段均质杆件的纵向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段杆件的纵向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求出了固有值、固有函数及固有频率,研究了分段界面两侧杆截面声阻抗对杆件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KBM法为基础,引进谐波平衡的观点,来研究非线性材料件纵向振动。  相似文献   

3.
对一类较简单的开口截面薄壁杆件讨论在扭转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变形问题。采用基于势能变分原理的半离散解法,分析过程中放弃了古典薄壁杆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同时描述剪力滞后和畸变两种现象。杆件横截面的翘曲位移采用转换的B3样条函数插值,并增加了畸变能项。通过变分原理,可导出控制微分方程和自然边界条件。算例结果表明,对开口截面薄壁杆件,Vlasov的第一个假设精确成立。本文结论对箱梁之类复杂截面薄壁杆件的精确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熟知的能量法导出了变截面杆件在自重作用下的临界荷载公式。这一结果在塔桅结构的设计中可以找到应用。由此我们亦可将等截面杆件的临界荷载作为变截面杆件的临界荷载的特殊情况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基于阶梯形杆件粗细两端长度的时变特征,导出了杆件纵向自振频率的时变方程,给出了阶梯形杆件在不同细粗端截面面积比值下第一阶、第二阶自振频率的时变曲线.研究表明:1)第一阶频率随细端长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当粗细两段长度相等时第一阶频率最大;2)第二阶自振频率随细端长度的增加,呈现以等截面直杆的第二阶固有频率为均值的正弦曲线变化规律,当粗细两段长度相等时二阶频率最低;3)细粗两端截面面积比值越大,阶梯形杆件的第一阶、第二阶频率越低,并趋近于等截面直杆相应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对严格考虑桩土扭转耦合振动条件下,桩顶受到任意激振扭矩作用的弹性支承桩桩顶频域及时域响应进行解析求解,推导求得了桩顶速度频域响应的解析表达式和半正弦脉冲激励作用下的桩顶速度时域响应半解析解;将本文所得严格解与纵向振动严格解的桩顶速度频域和时域理论解进行对比研究,得到若干重要结论.研究成果为桩基检测中纵向振动测桩的不足给以补充.  相似文献   

7.
薄壁杆件的有限元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薄壁杆件理论的发展及经典的薄壁约束扭转理论的不足,对应用十分广泛且基于势能驻值原理的一种数值解法——有限元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薄壁空间杆件单元中每个节点应增加一项表征截面翘曲的位移分量,即截面的翘曲角,以计及截面翘曲的影响。指出有限元法完善了薄壁杆件理论,对实际工程的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单元法,研究有阻尼条件下,受轴向周期性动力荷载作用的变 刚度薄壁杆件动力稳定问题。承受轴向周期性变化外荷载的薄壁杆件,其非线性几何刚度矩阵随着轴向外荷载的变化而改变,即本质为变刚度薄壁杆件的动力稳定性问题。用有限单元法离散变刚度薄壁杆件,通过公式变换,将有阻尼条件下变刚度薄壁杆件的振动方程,转化为Mathieu方程。同时应用Matlab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求解。通过算例求得变刚度薄壁杆件可能发生的、相应于弯曲振动、扭转与翘曲耦合振动的动力不稳定区域。指出由于薄壁杆件的动力不稳定区域具有连续的激发区域,阻尼的增加并不能绝对地抑制振幅无限增长。对薄壁杆件的共振,以及动力不稳定的参数激发振动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它们表现形式虽然有相似之处,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振动形式。提出防止薄壁杆件动力不稳定的发生,比防止薄壁杆件的共振更复杂。在许多情况下,通用的减振和隔振方法,对于参数激发振动的动力不稳定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理论,对饱和土中变截面大直径桩的纵向振动特性进行研究。首先根据饱和土动力控制方程,得出大直径桩侧土体复刚度,桩底采用黏弹性支承,再将桩身按变截面分段,采用能考虑横向惯性效应的Rayleigh-Love杆模型建立大直径桩的动力方程。结合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利用阻抗递推法求解变截面大直径桩-土动力方程耦合方程得出桩顶频域解析解,通过卷积定理和逆傅里叶变换得出桩顶速度时域半解析解。然后利用ANSYS/LS-DYNA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数值解和理论解在桩身存在软硬夹层、变截面以及变截面段桩的长度和位置变化等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数值计算解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变刚度薄壁杆件的动力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有限单元法,研究无阻尼条件下受轴向周期性动力荷载作用的变刚度薄壁杆件动力稳定问题,承受轴向周期性变化外荷载的薄壁杆件,其非线性几何刚度矩阵随着轴向外荷载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所研究的问题在本质上为变刚薄壁杆件的动力稳定性问题。用有限单元离散变刚度薄壁杆件,通过公式变换,将无阻尼条件下变刚度薄壁杆件的振动方程转化为Mathieu方程,应用Matlab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确定在轴向周期性动力荷载作用下,变刚度薄壁杆件可能发生的相应于弯曲振动,扭转与翘曲耦合振动的动力不稳定区域,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出了多质块轴系的扭振模式解耦等效二阶模型,用复数力矩系数法分析了串补电容引起的轴系扭振机理和直流输电系统引起的轴系扭振机理,揭示了上述两种情况下轴系发生扭振的条件,为复杂系统的轴系扭振问题的计算机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朱乐敏  黄迅成 《河南科学》2005,23(6):789-793
免疫反应如同生化反应一样也存在非线性振荡现象[1,7-9,10],反映在数学模型上就是微分动力系统存在极限环的问题.我们首先将模型[10]进行了扩展,然后估计了扩展后的系统在抗原-抗体相平面上极限环的相对位置.这一估计对研究免疫反应的非线性振荡现象是用处的.  相似文献   

13.
服役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评估服役30年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安全性能,对现场随机抽取的3根电杆分别进行了抗弯加载试验,研究此种电杆的受力性能及破坏机理,并揭示其破坏形态,获取开裂荷载、正常使用状态极限荷载、承载能力状态极限荷载等重要试验数据,且基于试验实测数据,做出受力全过程的的荷载-裂缝宽度以及弯矩-挠度等一系列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属于“少筋梁”的破坏形式,基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法,电杆距离倒塌破坏平均具有1.2的安全富余系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一个定理,给出了广义系统极点配置的可行性,解决了分块阵的子块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一种基于第一能控规范型的单输入系统极点配置问题算法,对多输入系统利用Wonham第一能控规范型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单输入系统极点配置问题,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求解步骤,得到了反馈增益矩阵的一般表达式。该表达式中含有可供任意选择的参数,通过对参数的适当选取,可适应控制系统的其他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细长受压杆的分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grange描述法建立了受压细长杆因弯曲引起的轴向位移与横向位移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由偏微分方程组描述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偏微分方程组的简化,得到了仅含三次非线性项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谱截断方法对此模型进行降阶.利用Lyapunov第一近似理论讨论了降阶模型的分岔特性.研究表明,受压细长杆在弯曲过程中Lagrange坐标的不变性为研究其动力学行为带来极大的便利,压杆的稳定性分析宜采用Lagrange描述法;当忽略杆由压缩引起轴向位移时,由弯曲引起的轴向位移与横向位移之间不存在耦合作用;当轴向压力小于某个值时,压杆只有直线一种平衡状态,且为稳定的;当大于这一值时,直线平衡状态失去稳定性而分支出两个稳定的非直线平衡状态,因而发生叉形分岔.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个两自由度非线性模型来描述鼓式制动器的低频制动振动,然后应用中心流形理论对系统进行简化,通过计算约化后系统的PB规范形,判断出在Ho一分岔点附近当μ>0时存在极限环振动.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大量的计算得出了随着制动器底板等效刚度的增大,扭转振动的振幅越来越小,以及在两个自由度方向上振幅随参数的变化趋势相反等规律.  相似文献   

18.
时间模上一类二阶非线性动态方程振荡性的新准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时间模上动态方程的振荡性理论,研究了下面的时间模T上一类二阶中立型变时滞非线性的动态方程[A(t)Φ([x(t)+B(t)g(x(T(t)))]~△)]~△+f(t,x(δ(t)))=0的振荡性,其中Φ(u)=|u|~(λ-1)u(λ0为任意常数).利用时间模上的微积分理论和不等式技巧,得到了该方程振荡的一些新准则,最后,举例说明了本文定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tarctic oscillation (AAO)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typhoon number (WNPTN) i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s examined in this research. The WNPTN is correlated with the AAO in June-July-August-September (JJAS) in 1949-1998 at -0.48 for the detrended time seri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99% level. The tropic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s well as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associated with AAO has been analyzed. It follows that a positive phase of JJAS AAO corresponds to the larger magnitude of the vertical zonal wind shear, the anomalous low-lever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and anomalous high-level cyclonic circulation, and low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major typhoon genesis region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thus providing un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typhoon genesis, and vice ver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