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协同创新是现阶段产业、区域提高创新效率、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中三角"高技术产业而言,科技资源投入有限、创新效率不高,协同创新尤其显得重要。而目前该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协同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和共享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合作框架,以促进该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配置,对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中原城市群在国家区域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地区创新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异质性强.在对中原城市群已有的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调研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及其治理体系,以推动区域高效协同创新.综合科技平台治理体系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从治理主体、治理介质、治理关系方面分析了综合平台治理体系结构要素.综合服务平台的资源集成机制、服务机制和运营机制是治理体系的基础机制,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机制是治理体系的核心机制,为打造高质量中原城市群创新共同体提供有效支撑.最后建议从强化平台考核与平台开放合作方面提升中原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配置,对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中原城市群在国家区域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地区创新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异质性强.在对中原城市群已有的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调研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及其治理体系,以推动区域高效协同创新.综合科技平台治理体系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从治理主体、治理介质、治理关系方面分析了综合平台治理体系结构要素.综合服务平台的资源集成机制、服务机制和运营机制是治理体系的基础机制,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机制是治理体系的核心机制,为打造高质量中原城市群创新共同体提供有效支撑.最后建议从强化平台考核与平台开放合作方面提升中原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简称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走廊的本质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区,促进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关键。分析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大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知名高校、创新型企业等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情况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知名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经验,提出从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路径推进高端创新资源集聚。  相似文献   

5.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了区域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的配置机理——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资源配置过程中应考虑其不同的类别特征,确定不同类别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资源配置的侧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公有和私有两类创新服务资源在不同的创新服务活动领域中的投入比例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基于构建世界科技强国的创新生态系统观,剖析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内涵与定位;从创新主体、要素、载体、开放、环境的协同,完善“政产学研金介贸用”八位一体高度融合的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结合特拉维夫、新加坡、伦敦、东京、纽约和波恩的区域创新一体化实践,梳理和总结开放式的创新链协同、多形态的要素链协同、创融结合的资源链协同、空间优化的产业链协同、政府主导的治理链协同和组织助力的区域传播协同的特色;进而提出促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创新链、要素链、资源链、产业链、治理链和科技传播链动力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7.
科技孵化器作为区域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互相作用的载体,是区域创新机制中重要的环节。在剖析科技孵化器在催生区域创新机制中的作用和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科技孵化器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催生区域创新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2020年开始推行的“科技专员”新政策旨在将“传统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上升为符合新形势的“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机制”。通过分析近三年来(2020-2022年底)广东、内蒙古、贵州、四川、湖南等全国不同区域各省市科技专员发展实际情况,总结得到当前科技专员在一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基本模式与成功经验,同时也发现在生产技术对接、科技专员遴选、企业积极性激发、政府引导方式上仍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科技专员为主体,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由政府部门、地方企业、科技专员、高校院所组成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最终形成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科技人员”升级为“科技专员”“服务地方企业”升级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最终实现以区域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创新体系是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的源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太原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整合省城科技资源和创新要求,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改造、清洁能源示范和推广,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中介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太原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工作的主线和根本所在,依托科技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倍增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区域科技、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使科技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  相似文献   

11.
常金玲  王跃 《创新科技》2015,(10):52-54
深化改革是为了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企业实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创新驱动是为了突出人才作为第一战略资源加以优先利用,从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归根结底,深化改革就是市场导向,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本文通过对促进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的研究,认为还需要在政策、制度、载体和环境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和战略性直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是破解差异的关键。基于索罗余值法测算了2001-2014年河南科技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认为河南科技资源配置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从科技资源投入、配置环境和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河南18地市的科技资源配置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3.
科技资源配置状况事关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尤其是在科技资源有限的欠发达地区,科技资源配置得如何显得尤为重要。以山西忻州为例分析了欠发达地区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从地区实际出发,着重从科技投入、科技管理、科技人才、科技氛围、资源共享以及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了优化配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纠正经济转型中七重七轻的偏颇,必须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把发展思路转变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提升经济质量的轨道上来,在资源配置中协同供需互动、外延与内涵发展并举,积极探索市场、政府、科技相耦合的三元机制,实现发展方式、消费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至为关键,科技经济融合成为关乎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选择.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科普化配置在政策支持、主体动力、转化渠道、产业融合等领域存在的困境,探讨其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沟通科学与公众、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  相似文献   

16.
 当前,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在交叉汇聚过程中呈现多源爆发,科技创新资源分配向多主体参与协商的方式转变,主要国家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应对变化。中国科技创新治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经验研究对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围绕国际科技创新治理所涉及的重要方面--风险预警、国民协商、公私合作、政策组合、创新监管以及智慧专业化等,分析了运用有关典型政策工具实现前瞻性规划、多元主体共治、多方利益共享、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高风险技术应用监管、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等治理实践,为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科学构建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以RD人员全时当量等6个指标为科技资源投入,以专利申请受理量等5个指标为科技资源产出,应用熵权法计算各全国各地区2008-2015年的科技投入、产出的权重,应用指标体系法来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模型,计算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时空演进特点。应用ANN-GA方法,计算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与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组合最优解,并与北京市进行比较,指导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技术预见是一种新型科技治理工具。本文在阐述技术预见内涵、国内外开展技术预见现状及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应把技术预见工作作为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撑举措,并将技术预见工作纳入到区域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构建"小核心、大网络"的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全面开展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前沿关键技术预见研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尹夏楠  孟杰  陶秋燕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11):1325-1332
为探究高精尖产业微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考虑区域及行业科技资源禀赋的异质性,本文选取2014—2018年北京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从企业微观视角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动态演化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发现:各年度科技资源配置有效的公司数量偏少,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均值介于0.645—0.772之间,配置效率整体偏低。从动态演化趋势看,除2015年配置效率比2014年稍微下降外,其他年度的配置效率均呈现波动性上升态势,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技术效率是关键促进因素,纯技术效率对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比较明显,规模效率的影响则有一定的波动性;技术进步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规模集聚效应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20.
粤港澳大湾区由于内部科技要素分布不均,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协同尚未有效构建,区域内部创新资源配置差距大且同质性强,导致大湾区内的科技协同创新程度较低.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科技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及排名进行分析,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