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国藩是一个极具影响又颇具争议的人物.身处晚清政府走向衰落时期,他用自己的才识捍卫清王朝统治,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优秀人物;而血腥镇压了太平军,也是屠杀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忠诚卫士.在外国列强紧逼的情况下,能看清形势,倡导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曾国藩在历史上的客观作用,远远超过他的主观动机.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洋务运动的开山人物。他的思想主要涵盖军事、外交、法律、理学、行政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今天我们重温他的这些思想,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光启和曾国藩都生逢近代科学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时代,面对西学东渐的冲击,两者在科学造诣和文化自觉方面恰成鲜明的对比.徐光启系统接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并通过自身努力在科学的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徐光启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的同时,在文化价值观上几乎完全皈依于西方,成为文化的迷失者.与此相反,曾国藩个人在科学领域几无建树,但他既认识到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重大价值,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同时又强调培植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正确立场.比较徐光启和曾国藩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历史性选择,可以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湘军首领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中兴名臣,他对延续清王朝的命脉.乃至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所谓过犹不及.对曾国藩的评价也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准则,过度地拔高和过度地贬低其地位和作用都不是严肃的治学态度.当下学术界就有一种过度拔高曾国藩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湘声报>2007年1月29日刊载的<人文双峰影响百年——对曾国藩现象的文化解读>一文,提出."近现代湖南能引领中国,这其中与曾氏不无关系.可以说,曾国藩影响了湖南,湖南影响了全国"、"曾国藩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现代文化的创造者"的评价就有过分拔高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强大传统,使其潜藏的科学理性精神被人忽略.湖湘文化中有一大批既念念不忘经世报国,又具有超越世俗与功利的科学精神的代表人物,如中国科学主义之先驱屈原,中国近代科技政策之鼻祖曾国藩,世界前沿科学之知音毛泽东等.而这正是我们亟待发掘和发扬的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包括了丰富的内容:教育兄弟子侄志存高远,不断读书学习明理,讲求礼仪荣辱,居家克勤克俭,协调处理好多方面关系等等。其家庭教育思想和举措体现了曾国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融合了他的为学与为人,包含了他对当时时代和社会的理解,也显示了他对家庭教育的探索和独特认识,具有鲜明的特色,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被封建地主阶级誉为一代“中兴名臣。”他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为清政府卖力,组建湘军水陆师与太平军血战十年,终于攻破天京,镇压了这场大起义。在文学方面,他长于诗文,在古文和诗词创作上,著作甚富,具有广泛的影响。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出生于一个地主阶级家庭。他的祖父曾玉屏,曾  相似文献   

8.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一生中镇压过太平天国革命,对外签订过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此,人们在提到他时自然要说他是刽子手、卖国贼。但是,李鸿章一生中有三十多年时间从事于对近代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近年来,史学界也开始注重研究他的洋务活动,尽管表述各有不同,但都认为他是洋务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的说他是洋务派的旗帜和主角;有的说他是洋务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还有的说谈洋务运动,就不能离开李鸿章,研究李鸿章也不能不谈洋务运动。在公认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中,奕诉是皇族,由于满州贵族的腐败,他实际上对洋务运动起的作用并不大;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发起人,但他在1872年就死了;左宗棠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推行者,他在1885年也死去了。只有李鸿章始终参加和主持了这个运动,他办的洋务最多,为时最久。可  相似文献   

9.
唐君毅是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阐释儒家学说之思想价值为己任,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之现代转换的最佳途径。他关于孔子思想的阐释,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构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复观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化思想独具特色.纵观徐复观的文化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他关于文化与文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传统在协调两层文化的冲突所发挥的作用等文化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仍然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名士总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主流思想相联系的。清初的乡村塾师蒲松龄满身浪漫气息,却颇受当时经世致用氛围影响,志在“勋名”,尽管一辈子没能挤过科举的独木桥。他从未将自己当作名士,却也会流露出被目为名士的自豪。在他笔下,既有对名士的赞不绝口,又让一些名士出尽了洋相。在他身上,有以丈论名的传统,也有自己独特的痴与狂。  相似文献   

12.
梁佩兰为“岭南三大家”之一,年轻时即热衷仕进。他积极入仕新朝,与他对明末清初的局势的认识有着一定的联系。他认为满清军队已经基本上占领了全国,仅凭岭南一隅已不可能再有作为。甚至嘲笑一些抗清志士行为迂阔,于事无补。自己则希望趁各方政治势力都急需人才的时候,及早入仕。闲吟牡丹,不说兴亡是他对明末之事采取的态度。由于这种心迹不便宣讲,致使他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心迹是当时许多入仕新朝者所共有的,因人人讳言,反而使梁佩兰的这些作品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成了解读时人心态的不可多得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在和太平军的关系中,冯子材扮演了一个被动的角色:他因报复刘八的掳掠勒赎而投入清军,在开始的十年中战功并不彰显,以致提拔较慢。在督办镇江军务的五年中,对太平军基本是采取守势。因此,无论是说他凶恶地镇压太平军或是同情太平军,都不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4.
在湘军的发展史上,胡林翼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他在扩充湘军兵员、供给饷项以及调整人际关系、网罗人才、制定战略战术上对湘军的兴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作用甚至一度远远大于曾国藩,既成为湘军的巨魁,也成为清王朝的大功臣。  相似文献   

15.
在湘军的发展史上,胡林翼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他在扩充湘军兵员、供给饷项以及调整人际关系、网罗人才、制定战略战术上对湘军的兴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作用甚至一度远远大于曾国藩,既成为湘军的巨魁,也成为清王朝的大功臣。  相似文献   

16.
清代诗人黄仲则,一生只活了35岁,令人扼腕叹息。他生平屡遭不幸,年幼时亲人相继辞世,成年后科举考试又接连败北,贫病交加,诗作时有凄凉之音,最后命丧异乡。其诗倍受人称道,其命运却如此惨淡,个中原因,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楚图南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长期在云南生活、战斗并进行创作,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当时,同情义和团的清军,只有裕禄、李秉衡等人。其他奉命镇压的,都与义和团结下了深仇大恨,残杀义和团数千人。赞成对外宣战的只有裕禄、李秉衡、董福祥,不赞成的则有李鸿章、荣禄、宋庆、袁世凯等。宣战之后,宋庆、聂士成等与列强激战之后归于失败。只有袁世凯未受损失。清军共计十万余人,烧杀淫掠,民怨沸腾,归于失败。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和汲取!  相似文献   

19.
钱仲联于清诗研究用力最勤,成就卓著。《钱仲联讲论清诗》连类旁征,纵横博论,几乎包罗清诗研究的所有主要学术问题。《论清诗》反映出钱仲联不追随时势、不避好恶的治学精神。他强调清诗研究的诸多方法,如爱国诗和反清诗研究、选本研究、典故分析、比较研究,以及"现实性"原则和"神韵"、"趣味"等艺术标准,都深值总结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男风之好在我国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就有了关于男子同性恋的记载。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现象至明清日盛。我国文学作品中多有关于男风的书写,至清初之时,作为雅文学的诗词中也有关于男同性恋的记载。陈维崧作为清初词坛的领军人物。其与徐紫云的断袖之情更是为世人称道,为当时文坛一大佳话,通过其写与徐紫云的词,亦可研究其对紫云之恋.并通过陈维崧之个案洞观清初文坛之风尚,探究清初同性恋盛行的原因,即为历史因缘、清初的禁娼活动以及家庭观念的纵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