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客运移动检测及统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客运实时调度的关键环节是客流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客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分析.因此,研究和开发客流实时检测、存储设备及相应的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系统对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客运实时调度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的基础上,将智能客运移动检测及统计系统进行了剖析,重点就开发该系统的开发思路做了全面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铁路客流的收入与价格因素进行了分析 ,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函数”和弹性分析的方法 ,计算收入和价格因素的弹性 ,并以 1 994~ 1 998年的实际统计为依据 ,将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对比 ,结果相符 .对铁路客流的弹性进行了分析 ,并对铁路客运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铁路客运网的客流分配问题,以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为基础,由各OD间多条旅客出行路径构建铁路客运网.采用广义的旅行费用作为旅客出行路径综合总阻抗的度量,考虑不同铁路线区间客流输送能力和旅客出行路径综合总阻抗,提出不同铁路线区间客流输送能力饱和熵与旅客出行路径综合总阻抗熵等新概念.建立了以OD客流量守恒、旅客换乘次数限制以及客流量非负限制为约束条件,铁路旅客输送能力与旅客出行需求尽可能匹配的客流分配优化模型.根据区间客流输送能力和旅客出行路径综合总阻抗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程度,提出了基于组合熵优化的客流分配迭代优化求解算法.算例表明,利用该客流分配模型和算法能够得到更有效更细致的不同出行路径的铁路客流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空间客运分布与交流的内在特性和运行机理,运用场论理论对空间客运联系进行了建模分析.提出了客流场的概念,并对客流场的场强、场势等特征量进行分析,探讨了单源和多源客流场的空间作用特性,对客流场的空间联系和空间位势进行建模和应用,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客流场场强和势能来度量客流生成源对周围产生作用的潜力,客流场空间联系和空间位势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域客运需求的联系特征和潜力特征,尤其是对城市连绵区域的空间客运联系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肖尧  刘斌  杨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9):3727-3734
旅客对于铁路客运的需求直接决定了铁路自身的运输生产,对历史旅客需求规律的准确分析以及对未来短期需求的准确预测对旅客运输组织的优化极为重要。为此,提出了基于Prophet模型的铁路客运量需求分析方法和基于Seq2Seq-Attention与Prophet非线性组合模型的短期客流预测方法。前者可以从长期的历史数据中分解出普适整个数据的客流时间分布特征,从而对过去的客运需求规律做出分析;后者利用神经网络进行非线性组合,以求在不同规模的数据集上充分发挥Seq2Seq-Attention网络与Prophet模型各自的优势,做出更精准的客流需求预测。通过实例验证表明,使用Prophet模型将客流历史数据分解成多种时间分布类型数据后在整个数据集上的误差仅有6.68%,同时Seq2Seq-Prophet模型在数据集上的预测效果好于组成它的单模型和其余既有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de Moura等人提出因特网信息流的费米-狄拉克统计模型,我们提出用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模型来研究一般交通客运网络中的客流分布问题.将交通客运网络抽象成一个与外界有粒子和能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其中粒子代表乘客,适当地定义能级,分析得出交通网络中的每个站点平均客流的解析表述.然后以中国铁路客运网络实际拓扑为基础,用随机行走模型模拟分析交通网络中的客流分布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无论初态如何,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各站点的客流分布趋于平衡,平衡时各站点的客流量与其点权正相关,模拟客流分布曲线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农村客运公交化的时代新形势为研究方向,对当前农村客运公交化存在的管理、市场、出行点、基础设施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提供了明确农村客运公交化管理部门,引导农村客运公交客流,加强农村客运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客运公交市场等措施,希望为更好地实现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的发展任务,提高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的管理水平,加速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的市场化和科学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各交通方式的分担率,以RP/SP数据为基础,引入随机效用理论,考虑时间、费用、出行目的和收入4种因素对方式选择的影响,构建了综合客运枢纽内多方式两两交叉换乘分担率模型,并应用于深圳福田客运枢纽。应用结果表明:公交与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分担了将近80%的客流,周末出租车分担率显著高出工作日;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计算枢纽内一种交通方式换乘某一特定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并计算枢纽内各运输方式的换乘分担率,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9.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换乘系统量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换乘系统在规划、设计中存在量化评价难等问题,通过模型量化计算及现状调查数据修正,将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换乘距离划分为理想的、较为理想的、可接受的、可容忍的、不可容忍的5个等级及其相应的量化标准值,得到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换乘系统量化评价方法和初步评价标准.案例分析结果初步证明了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换乘系统量化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换乘系统的量化评价等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大城市地铁进入全面网络化运营时代,随着新线的不断开通,客流量与日俱增,有些线路出现客流不均、断面客流差异过大等情况。为解决因断面客流差异过大导致的客流较少区段能力浪费而客流量大的区段服务水平降低现状,各城市陆续实行大小交路套跑行车组织模式。为保障大小交路套跑模式下车站正常运营秩序,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乘车环境,客运组织工作尤为重要。以天津地铁为例,论述了大小交路套跑下客运组织的重要性及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座谈、实地踏勘等调查方式,对我国目前正在运营的将近20个典型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进行调研统计,着重分析深圳北站、天津站、北京南站、南京南站的典型布局模式.依据综合客运枢纽内客流的换乘方式,对我国现有的以铁路为主导的衔接布局模式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了不同换乘方式之间衔接布局模式的优缺点,并对各种布局模式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结果表明:我国综合客运枢纽布局模式主要分为平面一体式布局、平面分离式布局、立体式布局以及综合式布局4类;随着城市综合运输服务水平要求和社会公众满意度需求的不断增强,未来发展优势较为明显的是立体式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客运管理关系到客运的效率和安全,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了智能客运管理系统,并对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涉及的关键技术做了详细的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铁-公路旅游客运衔接网络优化问题,通过对现有旅游组织形式及其适用条件和不足进行总结,构建了高铁-公路旅游客运衔接网络设计双层模型。该模型上层以旅客的广义出行费用及公路客运企业的运营收入为目标函数,下层为基于频率的客流分配。考虑到变量多时计算量大、过程复杂,故选择遗传算法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最终得到备选景区、备选路线选择情况及每条路线的发车频率。实例应用证明了该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我国大、中火车站广场的客流特点,提出站前广场公共客运站点布置的基本要求,着重讨论公共客运站点的集中与分散布置以及和站屋的相对位置问题。结合对上海北站情况的分析,阐述了站屋规模、布局、公共客运线路数量等因素对布置公共客运站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Legion行人仿真软件,对沈阳地铁青年大街站早高峰客运现状进行了仿真实例评价分析。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原始票卡数据等资料的统计分析,对仿真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基于Fruin服务水平评价标准,对车站整体及关键区域、车站的流线组织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青年大街站早高峰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其客流瓶颈区域集中在四部换乘楼扶梯和站台区域。通过分析车站的拥挤成因,提出了缓解车站拥挤的改进措施,为车站改造及客运组织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客运枢纽作为综合客运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内容就是研究枢纽的换乘需求. 将交通网络抽象为分层网络,在随机用户网络均衡理论基础上,分析城市交通网络中出行者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构造出行费用函数,提出了相应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和枢纽换乘流量的计算方法. 根据城市出发地目的地数据,通过外部变量的变化,得到城市客运枢纽换乘需求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加以分析,以期改善客运枢纽的换乘能力. 最后结合一个算例,研究了外部变量的变化对城市客运枢纽换乘流量需求的关系,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研究结论为城市客运枢纽换乘需求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高铁客运枢纽换乘客流分担率的精准辨识,研究结合多模式公共交通大数据,提出了一类基于广义出行链的高铁客运枢纽换乘方式选择模型.通过对不同公共交通方式换乘阶段的关联和融合,提取以高铁客运枢纽为端点的个体广义出行链,分析高铁客运枢纽换乘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综合考虑高铁客运枢纽乘客的个体经济社会属性、主观心理因素及其个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迅猛增加的轨道交通客流对客运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虽然多样化的视频采集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地铁客流监测中,但是对视频监测范围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导致监控设备布设随意性大、客流采集无法满足监测需求,鉴于此,课题开展对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状态数据采集范围的研究。首先,阐述了客流状态采集范围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其次,分析轨道交通车站不同功能区域的数据采集参数类型,以全面性及精度最优为目标,构建了不同功能区域的采集范围模型,并给出模型中参数权重的计算方法和模型求解方法;最后,以北京西直门地铁站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给出其不同功能区客流状态数据的最优采集范围。本研究可为交通流数据的获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话订票、互联网购票方式的全面推行,旅客购票变得越来越便捷。但是,对铁路站务系统而言,旅客运输组织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问题。天水站也不例外,尤其在在春、暑运等客流高峰期表现的格外突出。文章结合天水站2019年春运期间客流变化特点和客运组织情况,从售票组织、实名制验证、候车区域、检票放行、乘降组织等方面分析春运期间异地车票对天水站客运组织的制约因素,研究制定春运期间旅客运输组织方案,提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对策,确保春运客流高峰期旅客运输组织工作安全平稳有序。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客运突发事件,运用突变理论分析研究,指出突发事件是系统内部人、物、环境和管理等因素不断恶化的结果.分析突发事件诱发因素就是为了找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管理上的问题是导致其他因素恶化的直接原因,是造成突发事件的最根本原因,必须在规章制度上予以完善.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监测预警、应急意识、救援保障等方面入手,可以提高铁路客运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能力,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