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体验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和音乐产生的情感反应。好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人的心灵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渗透,从而达到优美崇高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门艺术,现在很多学生教师都对音乐这门课程抱有无关紧要的态度,这是不对的。音乐是美好的,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以外,也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放松心态,所以音乐对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但是让教师头疼的是:如何让中学生喜欢上音乐呢?  相似文献   

3.
声乐既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感情性极细的学科。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感情的培养,从音乐深处挖掘音乐情感内涵,使声音能为情感服务。  相似文献   

4.
孙军立  李艳静 《科技信息》2012,(21):286-28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音乐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听觉、感受、联想、想象、表现、创造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音乐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因此迫切要求音乐教学的创新。音乐教学的创新是一种演变和渐进的过程,是为了实践服务的。  相似文献   

5.
伍荣  黄华 《科技知识动漫》2009,(21):122-122
合唱教学,它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它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本身就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它能给人们以旋律美、和声美和情感美等美感的熏陶。它又能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6.
《音乐新课程标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理念要求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自觉的审美过程,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在不断发展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唤起他们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7.
高中音乐欣赏作为提高高中生艺术修养的一门课程,对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有着良好的教育作用。情感的体验是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情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教师、学生抓住并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和音乐自身进行体验,就会产生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也使音乐欣赏课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蔡淼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211-211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美感教育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它各门学科所不及的。而音乐课的思想性要寓于音乐的艺术之中,并由音乐欣赏活动贯穿其始终,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要靠教师循序渐进地培养才能够形成。  相似文献   

9.
中职的声乐教育关键是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声乐是中职群众文化艺术专业音乐模块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融语言、音乐和情感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它用歌唱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心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歌唱,音乐素质教育更加离不开歌唱,但是,声乐是一门极其深奥的学科,我们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我们在教学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怡情的活动。它或婉转或激昂或欢乐或悲戚,能够反映人类的情感思绪,也具有感染力和鼓舞的力量。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培养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也可以培养人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除此之外,学习音乐还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得到提高。正基于此,我国的教育也十分注重对音乐的学习。无论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设置了音乐课程。力求学生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1.
乐中寓教让心灵在音乐美中升华;乐中寓教让智慧的苞蕾在乐声中开放;发挥学科特点、情感的作用,用音乐打动心灵,培养情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开发智力打好基础;开拓视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孙京波 《奇闻怪事》2010,(12):25-25,53
本文从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出发,强调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3.
羌雪霞 《科技信息》2007,(8):187-187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情感朗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门“审美教育”的艺术,音乐教育既给予人审美享受,也传承和弘扬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那么,音乐要如何达到完美的表演来进行审美教育,使人的耳朵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真实内容和思想情感呢?本文就钢琴演奏对音乐结构进行分析,探讨音乐结构的创造性整合能力,提出音乐结构整合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一门具有多功能、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和美育方式。它以旋律、节奏表现创作者的审美情感, 引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 激起美感, 陶冶和感染人的身心。旅游作为一项高级的审美活动, 通过音乐的介入, 能深化旅游者对景物的欣赏和理解; 使旅游者在音乐的陶冶中得到休闲和娱乐, 可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王璇 《科技资讯》2012,(4):222-222
在音乐的教学实践和体验中,能够潜移默化地用高尚的音乐思想、深厚的音乐情感和优雅的音乐品位来感染学生,激励他们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品德情操。  相似文献   

17.
尤铁伟 《科技信息》2012,(19):324-324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本文就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充分挖掘课程的情感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美好情感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与绘画、建筑、舞蹈等是有区别的,音乐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声响来表现内容的。音乐声响对感觉器官的刺激引起其他器官的感觉称为“联觉”。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的长短与乐曲表现的内容、情感都有联觉体验。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最富情感的艺术课程,通过情感的体验,使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它具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20.
张密丽 《科技资讯》2008,(31):237-237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而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特有形式,是通过歌唱来表达词曲作者和个人思想感情的。如何做到准确的向听众传递作者及个人的思想感情,对于歌唱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