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影响SiC泡沫陶瓷浆料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碳化硅水基浆料相对沉降高度的测量及不同实验条件下浆料粘度的测定。研究了添加剂用量、固相含量及剪切速率对碳化硅泡沫陶瓷用水基浆料稳定性、触变性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料的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随固相含量增大而增大。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附性。添加剂PAM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0896,固相含量在62%左右。浆料的稳定性、触变性较优。  相似文献   

2.
机油小知识     
《科技潮》1998,(6)
机油的作用:润滑、散热、密封和清洗。机油的组成:基础物(矿物质)、和添加剂(包括抗磨添加剂、抗酸添加剂、抗泡沫添加剂、抗高温氧化添加剂、积碳清洗剂、粘性添加剂等)。机油的性能取决于添加剂性能及含量。机油的粘度:按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A.E.)的标准机油的粘度以:SAE20、SAE30、SAE40、SAE50、等表示此为机油的单级粘度。用加上W(表示防冻性)字头表示的粘度为复式粘度。如15W40表示防冻性为15,粘度为40的机油粘度。W 前数目越小,表示其低温流动性越好。15W40机油是北京地区四季用油。10W40表示我国南方;四季用油,也称全天候机油。机油的等级:以美国石油学会 A.P.I.公布的技术等级来划分;汽机油为SA、SB、SD、SE、SF、SG、SH、SJ级。柴机油分为CA、CB、CC、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TNT/RDX(40/60)悬浮液和美国B炸药的流变学性质以及不同添加剂对TNT/RDX(40/60)悬浮液流变学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有些添加剂可以明显降低TNT/RDX悬浮液的粘度,并讨论了添加剂降低粘度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低温溶液缩聚制备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工艺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高分子添加剂,可以提高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这里研究了添加剂对聚合过程的影响,讨论了添加剂用量、加料时间等因素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并通过结构及性能测试证明了高分子添加剂PVP的加入不影响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化学结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  相似文献   

5.
影响SiC泡沫陶瓷浆料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碳化硅水基浆料相对沉降高度的测量及不同实验条件下浆料粘度的测定,研究了添加剂用量、固相含量及剪切速率对碳化硅泡沫陶瓷用水基浆料稳定性、触变性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料的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随固相含量增大而增大,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附性。添加剂PAM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08%,固相含量在62%左右,浆料的稳定性、触变性较优。  相似文献   

6.
粘度指数改进剂是润滑油中加入量比较大的一类添加剂,在润滑油的品种构成中约占50%。在国内,由于多级油应用的扩大及重质油的相对匮乏,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用量占添加剂总量的45%以上。由于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性能、加入量、添加成本对润滑油成品产生较大的影响,近几  相似文献   

7.
聚乙烯基正丁基醚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度指数改进剂是润滑油的重要添加剂。综合介绍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作用机理、种类、发展概况和使用性能,结合聚乙烯基正丁基醚粘度指数改进剂T601(BB)的性能特点,重点分析了BB在工业齿轮油和10号航空液压油中应用情况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造纸黑液处理物和 8种添加剂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一定处理后的造纸黑液可直接用作水煤浆添加剂.酸化液经过滤后,不溶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磺化,磺化产物与其他 8种添加剂相比性能良好.其用于淮南煤制水煤浆 (煤浆浓度 65% )呈油状,粘度较低 (400~ 500 mPa.s.)性能稳定,与工业 TEAXCO气化装置作用的添加剂 (水剂 )制取的水煤浆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9.
添加剂对CaO基钢包渣系性能影响的脱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改善CaO基钢包渣性能以控制钢包中钢液回磷和进行钢液炉外脱磷 ,分别以Li2 O、Na2 O、K2 O、BaO作添加剂替代模拟的CaO基钢包渣系中等质量分数的CaO ,研究添加剂对该渣系的熔点、粘度、脱磷及控制钢液回磷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 4种添加剂均可有效地降低渣系的熔点和粘度 ,其中Li2 O效果最明显 ;加入添加剂使CaO基钢包渣系的脱磷及控制钢液回磷能力大幅度提高 ,加入少量添加剂可控制钢液回磷  相似文献   

10.
在CaO—SiO_2—Al_2O_3系碱度为0.38——0.9的范围内,测定了添加剂Na_2O、CaF_2和B_2O_3对其熔化温度、粘度、密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添加剂的加入量为2~15%。文章中介绍了上述几个性质的测定方法及设备情况,对粘度和表面张力以及上述性质在固体保护渣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溴化磷酸酯阻燃PET纤维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新型添加型阻燃剂FR-PBO制成了阻燃涤纶,对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阻燃剂的加入使聚酯纤维(PET)的阻燃性能明显提高,特性粘度、表观粘度以及熔融结晶过程中的特征温度有所降低,且使PET的热稳定性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小桐子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桐子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酯交换法合成生物柴油,测定了其脂肪酸的分布、粘度、凝点和冷滤点等指标.着重研究了分别加入3种降凝剂和0号轻柴油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凝剂1、2和3都能改进小桐子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其中,降凝剂1对小桐子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改进效果最好.降凝剂1、2和3能较好地改善调和油B20的低温流动性.3种降凝剂会不同程度地增加小桐子油生物柴油和调合油B20的运动粘度.  相似文献   

13.
南海莺琼盆地高温高压地层钻井安全密度窗口窄,对钻井液流变性要求苛刻,而高密度钻井液因固相含量高其流变性调控难度大,因此研究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对确保该地区高温高压钻井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提出通过控制钻井液处理剂液相粘度来调节水基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新方法,并通过毛细管黏度法评价了莺琼盆地两套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能以及液相黏度,对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流变性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钻井液的液相黏度和固相含量是影响高密度钻井液的关键因素,钻井液体系的液相黏度由处理剂液相黏度决定,而固相含量主要由加重材料的品质决定。进一步评价结果表明,磺化类降失水剂液相黏度最低,其次为改性天然高分子降失水剂,合成类的聚合物型降失水剂液相黏度最高;钻井液在相同组成和密度条件下,重晶石品质越高,即密度越高,粒径越小,所配制的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越优。由研究结果可得出,选择低液相黏度处理剂、低剂量膨润土和优质重晶石是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调控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安棚低孔、低渗裂缝性储层对压裂液的基本要求,确定了评价压裂液性能的实验温度,优化了稠化剂、胶联剂、破胶剂、助排剂等添加剂,形成了适宜于安棚油田的压裂液体系,该压裂液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和延迟交联特性,携砂能力强、破胶彻底、伤害低,能够满足90~140℃温度地层压裂施工的需要。提出了变浓度压裂液优化设计技术,现场实施49井次,成功率91.3%,有效解决了高温裂缝性储层压裂易砂堵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安棚低孔、低渗裂缝性储层对压裂液的基本要求,确定了评价压裂液性能的实验温度,优化了稠化剂、胶联剂、破胶剂、助排剂等添加剂,形成了适宜于安棚油田的压裂液体系,该压裂液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和延迟交联特性,携砂能力强、破胶彻底、伤害低,能够满足90~140℃温度地层压裂施工的需要。提出了变浓度压裂液优化设计技术,现场实施49井次,成功率91.3%,有效解决了高温裂缝性储层压裂易砂堵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以新型耐高温工程塑料--含酚酞侧基的聚芳醚砜(PES-C)为膜材料,参考溶度参数差计算结果,采用浊点滴定法、黏度的测定和凝胶动力学实验考察聚乙二醇对铸膜液体系的相分离曲线、黏度和凝胶速度的影响.采用相转化法在平板刮膜机上制备了系列超滤膜,研究了聚乙二醇对膜性能和结构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含量增加,使三元体系发生相分离时所需的水量降低,铸膜液黏度增加,凝胶速度下降,水通量降低,截留率上升.  相似文献   

17.
羧甲基纤维素稳定卫生瓷釉浆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稳定卫生瓷釉浆料的机理,提出了在矿物组成不变条件下,釉浆粘度与CMC加入量的关系,在CMC加入量一定的条件下轴浆粘度与温度,过筛网目数的关系,以及釉浆的Zeat电势与pH值的关系,确定了用CMC作釉称稳定剂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混合溶剂,以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制备聚砜(PSF)铸膜液,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PSF铸膜液黏度,采用浊点滴定法绘制浊点相图,定量研究了温度和PEG浓度对聚砜铸膜液流变学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在剪切速率0-100 s-1范围内,对铸膜液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检测值进行拟合,得知聚砜铸膜液为牛顿流体,进而求出聚砜铸膜液的黏度值.结果表明,聚砜铸膜液黏度随PEG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PEG减弱了铸膜液对非溶剂的容纳能力,加速铸膜液的液一液相分离;温度升高可增大铸膜液对非溶剂的容纳能力,减缓铸膜液的液一液相分离,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增材制造的特点及增材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增材制造成型工艺过程中形成缺陷的类型及特征,同时结合各类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特点,介绍了针对增材制造制件的超声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涡流检测和红外相机测量等多种无损检测方法,以及它们在增材制造制件检测中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提出了未来增材制造制件无损检测应向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在线检测方法和无损检测方法标准的建立和完善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