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酰氧基—2,8,9—三氧杂—5—氮杂—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用AM1方法计算了10个卤素及三卤甲基侧取代氧、氮、硫杂十六员大坏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这类杂环化合物分子的总能量,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杂环中氧、氮、硫原子的电荷分布和空腔大小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对于络合过渡金属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结构与反应性——氨基化合物与碳基化合物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合成为目的,研究羰基化合物是氨基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包括形成氮杂环化合物,链状席夫碱化合物和大环席夫碱化合物的反应,分离中间物和产物,并进行谱学跟踪。本文通过环己酮、联苯甲酰、β,β'一二(甲酰基苯氧基)乙基乙醚与硫代羰酰肼反应等诸例讨论各反应物、中间物、产物间结构与反应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二硫化物无论在有机合成方面,还是生物学上都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综述了近年来,对称性二硫化物的最新应用,以及24种通过巯基化合物氧化偶联合成对称性二硫化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用陶瓷工艺方法合成Te-Bi-Se化合物多晶陶瓷半导体材料,用法测得热导率为10mW/cm.K,用四探针法测得材料电导率为900-1000Ω^-1cm^-1;热电法测得材料的温差电动热率达到188-200μV/K,优质系数Zp,Zn达到3.5*10^-3/K。  相似文献   

9.
首次报道了过渡金属为中心原子的锆杂多化合物Kn〔XW11ZrO40〕·mH2O(x=Cr,Fe)的合成和性质研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反射光谱、ESR谱和极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过渡金属Fe,Co占据中心四面体位置。  相似文献   

10.
11.
杂芳基硼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溴噻吩、镁屑,硼酸三正丁酯或三氟化硼乙醚室温下-锅反应分别合成了-噻吩基、二噻吩基硼酸,三噻吩基硼烷及其衍生物。利用5-甲基-2-呋喃基锂、2-萘并呋喃基锂与硼酸三正丁酯或三氟化硼乙醚低温下反应俣成了几种含呋喃基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13.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萜类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植物、昆虫、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体内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生物活性。这些抗肿瘤天然萜类化合物中分布较多的为倍半萜类的二萜类,它们分子结构中的订生物活性基团为α-亚甲基-γ-丁内酯,该文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十二钨钛杂多化合物及其有机锡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接合成法制备了十二钨钛酸的四丁基铵盐,并得到了它的有机锡衍生物。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和^1H,^133W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研究5-(l-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与硝基烷烃之间的Michael不对称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通过该串联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其他方法无法得到的新型多手性杂环并环化合物;丰富了5-(l-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的反应,通过IR,^13CNMR,^1HNMR,Ms等确证了新型多手性杂环并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构型。  相似文献   

16.
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键合与结构戚冠发(辽宁师大化学系大连116022)林洪宾(贵州师大化学系贵阳550001)凡过渡金属与羰基配体形成的一类特殊的无机化合物;就称之为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它是一类既有理论研究价值,又有应用研究价值的特殊的一类化合物。例...  相似文献   

17.
锰(Ⅱ)诱导过—硫酸根离子(HOOSO~-_3)分解速度定律是50℃时在H_2SO_4介质中,它的速度常数分别为K_(Mn)=(5.1±0.3)×10~(-3)和(9.7±0.2)×10(-3)M(-1/2)S(-1).速度常数对阴离子的浓度和性质是敏感的.在1MH_2SO_4溶液中,△H≠和△S≠的值分别为31±2KJ·mol(-1)和-194±5J·mol(-1)·K(-1).确定了锰(Ⅲ)的存在作为一个中间体和一短暂的产物.过二硫酸盐,作为一个次产物大体上从链终止用来估算链长.在所有数据计算基础上,认定这个机理与大多数金属诱导过一硫酸盐分解机理完全不同,并且对一些结果复杂情况作了祥细地推证.  相似文献   

18.
新型无机层柱化物:Zn2Al—HGPOMs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南海海洋真菌1924号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真菌1924号分离自香港江口红树林植物Kandelia candel的落枝,种属未定。首次研究了该菌的代谢产物,从菌丝体分离得到5个代埘产物,它们的结构通过解析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个鞘氨醇类化合物N-2’-hydroxypalmitoyl-1-O-β—D-glucopyranosyl-9-methyl-4E,8E—sphingadiene(A)、N-palmitoyldihydrosphingosine和3个甾醇类化合物麦角甾醇、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和啤酒甾醇。初步生理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A不显示hTOPⅠ酶抑制活性,其IC50值〉100μg/mL。  相似文献   

20.
在600~900℃的温度范围内,用氢气还原—极谱分析法测定了碱土金属硫化物MgS、CaS和BaS以及稀土硫化物RB_2S_3与稀土硫氧化物RE_2O_2S被H_2还原时S的析出率,以寻求用H_2还原法分离钢铁试样中FeS与其它碱化物的条件。 在800℃时,各硫化物被H_2还原程度按以下顺序递减:FeS>MgS≥RE_2S_3>RE_2O_2S≥CaS≈B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