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代物理学提出的有关物理学原理的问题,可以说现在仍然是哲学上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是哲学、逻辑学的试金石,而且这一问题的解决必然能够丰富新认识论、逻辑学和方法论的内容。许多哲学家都曾经探讨过这一问题,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然而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包括世界上第一流专家在内,对这个  相似文献   

2.
迪昂论题和迪昂的自然分类目的观经常被人们引申出对立的观点。在物理学认识论方法的限度的语境中,这些对立和相关的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自然分类、物理学的近似度和迪昂论题是迪昂在他的著作中给人们表述的物理学认识论方法的限度,在这些限度之下,作为知识的物理学理论是为了拯救现象而设计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技术哲学研究正在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哲学的热点和主导领域。其中 ,技术认识论的兴起又格外惹人瞩目 ,以至于有人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发生了“认识论转向”。本期约集的 6篇短文从多个角度专门探讨了这一问题。文章发表前 ,编辑部对全部文稿进行了压缩和专门化处理 ,以使论点更集中、特色更明显。当然 ,这样做难免会损害个别原作的完整性 ,但全组文章却显得严整有层次。在此 ,我们也希望今后的技术哲学研究和来稿尽量较少泛泛之论 ,而能在某些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并由此带动其他领域发展。这也是本刊期待技术哲学研究带给学界的另一个有价值的“转向”  相似文献   

4.
在"第三阶段科学传播"提出至今的近二十年中,尽管元理论得到广泛认可,但其现实感召力和现实到场的程度仍存在局限;同时,纵观国内现有的三种科学传播研究范式,均未能真正回应"第三阶段"的内在诉求。文章认为,为缓解这两大问题,可引入"边界对象"的概念。文章主要论述此概念如何拓展"第三阶段研究"的方法论、理论与"第三阶段科学传播实践",以及如何使三种已有研究范式体现出具有"第三阶段意味"的"整体性特征"。以此,为拓展、推进"第三阶段科学传播"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
经典物理学解释宏观物理现象曾经取得巨大的成就。它在十九世纪末年被物理学家绝对化,被奉为能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的真理。但是就在十九世纪末年,新的关于微观物理现象的实验上的发现开始冲击经典物理学和物理学家思想中的形而上学方法。在二十世纪最初二十多年中所累积起来的大量关于微观物理现象的实验事实再也不能让自己束缚在经典物理学的框框之中。它们迫使物理学家走出这个框框,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概念分为不同层次,网络在社会中的发展与功能也由此逐层延伸,拓展,因此也相应经历几个阶段,首先从技术层次看,网络是技术革的产物,网络技术及网络设备是网络存在的物质基础,网络技术的诞生为人类社会实现了一次物质,能量,信息的新的转换,其次从经济层次看,网络经济的生产力基础是知识生产,网络不仅具有传递信息,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组合方式,再 次从社会层次看,在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的高度发展之下,网络社会的确立是必然趋势,网络社会将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粒子物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哲学对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意义的问题很久以来就为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注意了。这是十分自然的:因为人类认识的两个不同的领域彼此间是紧密地联系着的,并且这两个领域始终都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发生相互作用的。在很长的时期内存在着一种总的、不分的科学,在这种科学中哲学观点与关於自然界的专门知识是紧密地错综在一起的。恩格斯指  相似文献   

9.
1983年11月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上,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主持了题为“有无独立于物理学规律以外的生物学规律”的讨论会。出乎意料,竟有十一类专业(理论物理、理论化学、生理、植物生理、心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环保、医学、微生物和哲学)的科技工作者竞相辩论。人们追求自然科学的统一已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奢望。在无机界,人们从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追求科学的统一,特别是弱电统一理论取得巨大成功,几乎没有人怀疑物理学是电磁、弱力、强力和引力的统一。那末,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统一(下面简称“统一”)又将如何呢?下面,我们将从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其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0.
论物理学史的素质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国教育发展为例,在回顾物理学史、科学史引入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分析了物理学史对于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物理学是发展最成熟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物,它丰厚的科学和文化内涵,决定着物理学发展史中蕴含有丰富的素质教育素材.物理学史具有沟通科学和人文的桥梁作用,具有树立历史感和批判精神、培养创新品质和意识、洞悉科学思想与方法,弘扬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等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足球是飘动的幽灵,其奥秘就在瞬间灵性的把握。出色的球星通过控制脚法,驾驭球的旋转方向和力度,获得理想的线路和落点,达到预期结果。"电梯球"和"香蕉球"是任意球的两种不同类型,前者以皮尔洛和C罗为代表球员,后者以卡洛斯和贝克汉姆为代表球员。主罚球员突然一记猛射,足球绕过"人墙",眼看就要偏离球门却又转过弯来直奔球门,守门员刚要扑球,球已应声入网。能踢出这  相似文献   

12.
马丁·克菜因(1924 ~2009)是世界著名的现代物理学史家,他是开创20世纪物理学史研究的少数先驱者之一.虽然克莱因从未来华访问,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的学术工作就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一些中国的科学史工作者.然而,很多人对克莱因的学术生涯及其对中国学者的影响都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本文不仅向读者介绍了克莱因的杰出人品和成就,而且第一次揭示了他对中国的现代物理学史研究工作的热情支持和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术语研究》1999年第4期上刊登了物理学部分新名词的推荐名(征询意见稿),其中第98.W.11号词条将英文名scenario初订为“前景”,本人认为不妥。Scenario一词源自意大利语,原意为戏剧或电影的剧本、剧情,或其说明和概要。我赞同注释为“指一件事物的几种不同的发展和结局”。但该词纯属通用或常用词,我认为不必在某种学科中专门定名。如果物理学上有特殊,借以专用,则当别论。我参与航空界制订某些国际标准工作中,经常遇到对各种可能的scenarios进行列表分析,并且不一定限于技术,有时涉及法制、管理上的各种scenarios。在译名时就得照顾到和环境条件协调,例如译为“情景”、“景况”、“方案”、“场景”、“格局”、“局面”等均无不可,也不必拘泥于必须统一,大家都能理解。我对scenario理解为:对任何事物(系统、程序、手段、方法、现象等)作为案例,便于针对可能的各种不同条件(环境、场合、对象、用途、外因、内因等)进行剖析,评估其发展过程和结局。有时在设定目标和应用下,对采用不同方法或手段下的各scenarios论证其可行性和适用性,此时译为“预案”也可。因此,涉及scenario一般应瞻前顾后,观察变化着的全部经历直至终结,将各种scenarios详情列举后,加以对照,从全过程上进行判断和决策。有鉴于此,我认为定名为“前景”,只抓结局,丢掉其发展过程不顾,似稍片面。  相似文献   

14.
最近数十年间,物理学有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在战后,它成了显耀的学问。但实际上怎样呢,我却觉得物理学正处于危险的状态中,现在好象已发生了相当厉害的老化现象。也许各位会说,这是因为我自己年老了,所以连学问也觉得老,这未免太岂有此理了(笑声)。但是,我总觉得不是因为我老了的关系,我才觉得这样,有理由可以判断出物理学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进化认识论和自然主义的先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化认识论和自然主义的先驱李醒民我已撰文论述了恩斯特·马赫(ErnstMach,1838—1916)是维也纳学派的先师和逻辑经验论的始祖。[1]体文则要论证,马赫也是进化认识论和自然主义的先驱。进化认识论(evolutionaryepistemolo...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经典力学尤其是牛顿力学的成功,在物理学领域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甚至是整个物理学领域乃至于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力学的烙印。这是准确理解与传播以量子论为代表的微观思想的视阈陷阱。视阈的层次性与薛定谔之猫的后续工作和物理学的发展表明:(1)在新的事实或经验现象面前,原有视阈需要转换;(2)在物理学领域中的问题主题从来就不是经典意义上的关于"物质运动"及其规律的学问,而是揭示、描述经验现象及其所隐含的信息(属性等)的科学。假如上帝之手是一个实在之物,没有上帝之手就没有力学,而有了上帝之手就没有物理学。  相似文献   

17.
1990年8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下属的“物理哲学委员会筹备组”召开一次“全国物理哲学学术讨论会”,主题是批判“物理学研究中的现代唯心主义”。这样主题的批判会,在50年代到70年代是很时髦的,80年代似乎未曾出现过,90年代居然由一向反对搞大批判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一个下属机构重新搞起来,自然十分显眼,引人瞩目,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命运。当年12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召开常务理事会,审议1990年度整个研究会的工作。作为一个科学史研究者,我从半个多世  相似文献   

18.
对“从现代物理学看构成论到生成论的转变”一文中的一些观点进行评析。通过考察和分析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脉络,阐明在现代物理学中物质结构不是发生了“从构成论到生成论”的转变,而是发生了“从粒子到场”的转变,场也是一分为二的。  相似文献   

19.
"即物察理"是晚清时期艾约瑟"西学启蒙十六种"的基本认识原则,其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覆盖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各研究领域统合于"即物察理"的研究方法;二是绝对的经验主义色彩,表现于心物二分的认识主客体关系、遵循观察与实验的认识方法、既有知识的可错性三个方面;三是与自然神学的有限调和,虽强调"造物主"但更注重经验证据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即物察理"反映了其时入华西学的认识论特征及其与中国理学、西方神学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人类知识发展中的科学和哲学的割裂和分离仅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它并不曾消除科学和哲学在实质上的相容性和内在统一性。对科学的拒斥并不是作为西方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起始点的笛卡尔学说的性质,而坚持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则正是笛卡尔研究学问的基本方法。一个同样明显的事实是,近代以来人类实验科学的发展也深刻促进了哲学认识论学说的发展。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实验心理学、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导致了近现代不同时期的一些哲学家们利用不同时期的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对人的认识发生的过程和机制进行具体探讨,从而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别具特色的哲学认识论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