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嵘提出的“品第”批评方法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要对作家作品进行品第高下的划分 ,但这种品第高下的划分绝不像有的研究者所说的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行为 ,而是受其总体的“品评”批评方法体系的内在制约和影响 ,并且有着自己明确的批评标准和批评尺度。应该对“品第”法这一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认真的清理和总结 ,并将其整合到当今的文学理论批评中来。  相似文献   

2.
钟嵘《诗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论诗专,其在评诗方法上有许多独到的建树,同时与不乏粗疏、偏颇之处。本从具体剖析《诗品》本入手,对其中的品第高下、推溯源流、比较异同、骈语概括和形象设喻等评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钟嵘《诗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论诗专著,其在评诗方法上有许多独到的建树,同时也不乏粗疏、偏颇之处。本文从具体剖析《诗品》文本入手,对其中的品第高下、推溯源流、比较异同、骈语概括和形象设喻等评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中国社会经历大变革的时代,国内战争,抗日战争及共和国成立后政治风云激荡,成为“社会;历史批评”生成演变的重要社会背景,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价值观的制约,及俄苏诗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复杂影响,社会历史批评经历了从多元批评范式到单一模式化,从主流批评上升到主导批评的历史变 迁,本文仅以政论批评,认识论批语和主体批评等“社会历史批评”的三种类型为样本,粗略色勒其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谱系观来源于谱学,钟嵘将其纳入诗歌研究领域,在《诗品》中建构起以溯源流、定品第为核心的诗学谱系观,历代文论家对其褒贬不一。正确阐释其谱系观,有助于我们认识钟嵘的文学批评思想及其《诗品》一书的价值。从谱系观的起源及前期影响、谱系观与文学史观之关系、谱系观作为自觉的批评观等方面对钟氏谱系观作综合考察,证明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学人类学和文艺民俗学的批评方法,对贾平凹的小说进行评论,认为贾平凹的小说从性文化意识,历史意识和民俗意识等角度对民族的文化心态进行了解剖,对文化性母题加以发掘,这正是贾平凹小说具有社会文化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文学领域中的人,不可能人人都是文学家,但可以说,个个都是批评家。不但人人都是批评家,而且,人人又都是鉴赏家。我国历代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批评家们通过整理、选择和品第,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更其显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批评特色。  相似文献   

8.
叶燮《原诗》从批评思想来说,是对传统儒家伦理批评的延续,其“知人论世”说、对人格批评论的推崇和应用等均有鲜明体现。其创新求变思想也非常突出,叶燮据此以历史价值为准,不仅理论上积极呼吁倡导,而且创作实践上以身作则,其“新变”观对蔓延了中国传统几千年的复古论调是一次极大的冲击与解构,具有一定的现代色彩,对当代中国文论界也是一次警示和启迪,.其破立结合与点面结合的批评方法,使其批评具有尖锐、犀利的风格,也使《原诗》不仅具有强烈的逻辑思辨性,同时具有品鉴与感悟的诗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中心观点是--在当下以个本为本位的时代即个体化时代,个体主体性作为文学批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尺度。本文在论述个体主体性文学批评兴起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论述“我所评论的就是我”所启示的批评观念的真正内涵,其所以产生的历史机缘,理论因借及其批评实践,还批驳了对个体主体性批评的怀疑论观点。  相似文献   

10.
“知人论世”是从诗歌生成机制和创作原理的角度提出的批评方法;“以诗解诗”是从诗歌本出发,着眼于微观的批评方法;“识鉴诸家”是从宏观角度进行诗歌批评的方法。古代诗论家所提出的三种方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对所载畜书旨要的揭示,是与它的批评方法相互依存的。清代学着周中导说:“窃谓自汉以后‘薄录之书.无论官撰私著,凡卷第之繁富,门类之允当,考证之精审,议论之公平,莫有过于是编矣。”1把议论与著录、分类、考证并列,可见周氏注意到《总目》的学术批评特色。鲁迅更认为聪目》“是现在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走的”2。所谓“书籍之批严,即指目录学而兼批评学的学术意蕴而言。因此,将批评方法与目录学解题结合起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总目》的学术品性和学术地位。概括言之,其批评方法约有五种…  相似文献   

12.
晚明清初,南戏《琵琶记》的针线与关目受到了戏曲界的批评与诟病,其中对其批评最严厉的无过于李渔。而毛声山则以评点的方法对这种批评做出了回答。从“极情尽致”与“合情合理”两个角度,可以寻找到南戏创作在早期阶段的特点与疏漏,也可以看出戏曲来自于民间又无法完全脱离民间的俗文化品格。对《琵琶记》针线关目的批评揭示了戏曲由社会批评向艺术批评的必然转变。  相似文献   

13.
实用主义在五四时期被介绍入中国并初步实现“中国化”。其“中国化”的表现在于把显明的“实用”目标暗含于潜隐的功利追求中,以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外衣裹挟对实际行动勇气和方法的渴望。因五四特殊的时代情状和已被“中国化”了的实用主义自身的特点,当时一切意识形态的建构均难免其“实用性”色彩。五四文学主潮“为人生”的启蒙文学,从整体观念的确立到具体操作方法、从自然主义至现实切入文学创作动机到对读者阅读效应的期待,乃至代表作家、流派、现实主义创作的普遍实用化-在作品中表现为整体的寓言化之中。  相似文献   

14.
宋代理学家的文学批评有其独特的标准,为人强调“有德者必有言”的道德至上论;为文主张“文以载道”的道本文末论。根据这一标准,理学家在对屈原进行道德人格评价时,既充分肯定其忠君爱国精神,又批评其露才扬己、凸显君过的狂狷个性。而在评价其作品时,一方面赞扬其言之有物,另一方面又批评其不知“道”、不求“道”。这使得其楚辞研究呈现出强烈的理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对中国学批评界的“骂派”批评进行剖析,以期揭示其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6.
以“比物取象”的诗性言说方式传达出批评家对批评对象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判,是中国传统批评区别于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勾勒了“比物取象”诗性言说方式形成、发展的过程,并揭示其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批评话语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文章还指出,面对中国传统批评“比物取象”的诗性言说方式,过于追求科学化和精确化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应当有所警醒、有所择取。  相似文献   

17.
原型批评理论是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典范,既对旧有的模式进行突破,又对各项理论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我们以“向后站”为理论视角既可以对作品进行“远观”式研究,从而把握其宏观性,又可以对作家作品在文化范畴内进行系统分析;既可纵观原型批评的实用性、启发性、局限性,又可凭借此窗口来窥探其前景与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国妇女》杂志创刊起直至1966年间刊发的服装类文章进行了分析,根据其内容划分出了“节约型”型、“节约一审美”并重型和“节约一功能与保存”并重型,并概括出了“厉行节约”的定义、方法和成因。  相似文献   

19.
周明明 《世界博览》2010,(14):64-65
“女强人”与“纯爷们”之争已经分出了高下,在美国,51.4%的管理和专业职位由女性掌控。  相似文献   

20.
钟嵘品第诗人,运用的是一种类比思维,主要使用的是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通过时众多诗人的比较、类推、归类,将多种意义上的大体相似者,并为一品。其次在同品诗人之间进行相互比较,以充分认识他们各自的特点,彼此的长短,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再次,在不同品第的诗人之间,进行交叉式的比较,以发现他们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