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白菜型春油菜3个品种(系)角果生长特性进行了3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果身长度在开花后15d基本定型,果身宽度在开花后20d基本定型,果喙长度与果身长度定型时间相同。果壳鲜重和干重在开花后25d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以白菜型油菜为材料,从5日龄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游离原生质体,在DPD培养基中作浅层培养,密度为1×10~5个/ml。接种后48小时出现第一次分裂,6天后发生第二次分裂。此时,子叶原生质体停止发育,下胚轴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约一个月,形成大细胞团,转入固体培养基后可发育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大黄和黄籽沙逊杂交组合的6个世代千粒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千粒重的广义遗传率为34.83%,狭义遗传率为8.43%。说明F2千粒重变异有34.83%是由于遗传差异引起的,8.43%是由基因的加性方差引起的,千粒重的狭义遗传率较低,在杂种早代不宜选择。  相似文献   

4.
应用Bulked-DNA寻找白菜型油菜核雄性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从白菜型油菜核不育两用系中筛选出了一个与白菜型 油菜育性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该DNA片段大小约0.72kb,与育性基因之间的遗传连锁距离为6.08cM,LOD值为9.10。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从白菜型油菜细胞质不育系与保持系的Bulked-DNA中筛选出3个与白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DNA片段大小约为1300,1000和900bp.与不育基因之间的连锁距离分别为38 cm,24 cm,4 cm,LOD值为0.5,1 9,03.  相似文献   

6.
以青海大黄、青油241和黄籽沙逊为亲本材料,配制成2个杂交组合的各6个世代群体,即P1、P2、F1、F2、B1、B2,研究了白菜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不仅品种间自交亲和指数差异显著,同一品种内自交亲和指数变异幅度也较大,自交亲和品种中存在不亲和株,自交不亲和品种中存在高亲和株;自交不亲和性状和自交亲和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自交不亲和为显性性状,自交亲和为隐性性状,青海大黄和黄籽沙逊均为隐性纯合体(SCSC)。  相似文献   

7.
吴沿友  罗鹏 《贵州科学》1995,13(4):31-32,41
通过胚胎培救和快速繁殖,首次成功地获得了白菜型油菜与诸葛菜的远缘杂种。杂种植株具有期望的染色体数2n=22。杂种具有较好的结实性。对杂种F1的细胞学表明;杂种不仅艰形成减数配子,而且还可形成未减数配子。  相似文献   

8.
为了拓宽青海省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早熟甘蓝型油菜与特早熟白菜型油菜浩油11号种间杂交,通过表型选择并结合细胞学染色体数目观察,获得54份新型白菜型油菜品系。对这些品系的生育期、品质、恢保关系、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期比浩油11号晚0~10 d;获得5份低芥酸、5份低硫甙及1份双低材料;筛选出2份533A的保持系,回交转育出3份533A的恢复系;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白菜型油菜品系与天然白菜型油菜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9.
白菜型油菜核育性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RAPD标记,所获得的与育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基因片段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育性基因片段为与油菜小孢子发育早期BP4调控基因58%同源,并含有一MAPDS盒高度同源的保邓列。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为单拷贝基因。  相似文献   

10.
11.
磁处理土壤对油菜抗旱性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室外盆栽试验的方法,将土壤磁效应与生物磁效应相结合,研究了磁处理土壤对油菜抗旱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土壤增加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油菜根、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促使其叶片中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也相应增加,还提高了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水平,并使叶片相对电导率降低,从而增强了油菜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应用灰色系统中关联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首次对甘蓝型春油菜6个杂交种的13个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依据各杂交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进行的综合评估结果与杂交种的实际表现的单项产量因素比较法一致,也与油菜产量结构因素增产潜力趋势极为吻合。因此认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完全可以应用于油菜杂交种的评估,而且具有综合性强,简便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铜对红菜苔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铜促进红菜苔的生长,使苗高、生物量增大;其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POD、SOD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红菜苔在高浓度的铜中出现叶片黄化失绿、植株矮化、开花抽苔延长,烂根等中毒现象,叶绿素含量、POD、SOD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另外,高浓度铜下植物体内矿质养分的缺失,进一步加深了植物的铜毒害.当铜离子浓度达到500mg/kg时,大多数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黄条跳甲类害虫在油菜不同播期与密度条件下的发生为害情况,从四个播种日期与五个播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黄条跳甲随播期推迟发生为害加重,播种量大,为害较严重,并且,在西宁地区为害小油菜的主要种类是黄宽条跳甲,其次为黄曲条跳甲,二者比例为3.3:1,适时早播,严格控制播种量是减轻黄条跳甲发生为害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系统(LSCM)和fluo-3 AM荧光探针标记技术,观察了不同浓度Cd2+对油菜花粉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发现油菜花粉经水合培养后,胞内Ca2+呈极性分布,萌发沟附近浓度较高,花粉管萌生部位浓度最高;胞外环境中Cd2+可使细胞内游离Ca2+的浓度升高,表明油菜花粉受重金属Cd2+毒害后,可通过调动胞质内游离Ca2+的变化而做出对外界刺激的应答。这一实验结果为探索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机理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紫菜苔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甘蓝型油菜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与紫菜苔的种间杂交和连续回交,获得了稳定的紫菜苔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细胞形态学研究表明,该不育系的花药发育兼有无花粉囊型和单核败育型的特征,由于没有造孢细胞的形成或造孢细胞退化,不育系最多只有1-2个花粉囊,而可育系都是4个花粉囊,发育起来的不育系花粉囊里面的小孢子到单核期后不再向前继续发育,而是迅速退化以至解体,开花前彻底败育,在减数分裂前期,不育系绒毡层细胞中已经出现液泡,有肥大趋势,在单核小孢子退化以后绒毡层还很发达,而正常花药绒毡层的发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达到高峰,四分体时出现退化迹象,开花前已完全解体。  相似文献   

19.
Ogura CMS紫菜苔与萝卜双二倍体的获得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Ogura CMS紫菜苔(AA,2n=20)为母本,以不同萝卜品种(RR,2n=18)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大量的属间杂种。从杂种F_1中发现了2株染色体自然加倍的双二倍体。在形态上双二倍体与未加倍的杂种F_1相似,都表现父本萝卜的白花性状,蜜腺正常,低温下子叶及真叶均不缺绿。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双二倍体多数细胞形成19个二价体,后期Ⅰ时染色体以19:19的方式分配到两极,最后形成具有19条染色体的配子。通过对可染花粉比例、全株种子粒数及平均每个有效角果种子粒数的比较发现,虽然双二倍体的花药比未加倍的杂种F_1发育要好得多,但是双二倍体的育性还是低于未加倍的杂种F_1,尽管未加倍的杂种F_1在减数分裂时多数染色体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同时也有二价体、三价体甚至四价体的形成,并且存在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推测Ogura CMS紫菜苔×萝卜属间杂种F_1的育性除了减数分裂染色体的配对有关之外,与双亲染色体上基因的相互作用也有重要关系。对该杂种的遗传及育种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表达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的油菜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农杆菌素LBA4404(pCAMBIA3300RG)转化优良甘蓝型油菜恢复系W723的下胚轴节段.pCAM-BIA3300RG含有Rssl启动子引导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和CaMV-35S启动子引导的除草剂抗性基因(bar)。经过两轮除草剂(2.5mg/L bialaphos)筛选(两周/轮),除草剂抗性再生芽被传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对根系旺盛生长的植株中所含gna基因进行PCR分析,PCR分析证实了这些植株确为转基因植株,利用Western印迹法对随机选择的5株含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的分析发现,其中4株表达了gna基因。目前正对这些表达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后代遗传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