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光宇  肖伟 《系统工程》2006,24(7):78-82
研究双寡头垄断市场中新技术研发投资的动态博弈问题,试图揭示不同国家和企业在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中的内部机理,从而为建设创新型社会服务。假设市场为刚性需求且需求量相对不变.新技术研发的结果表现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两个寡头企业根据研发结果进行一级密封投标式的价格博弈.确定其最优价格和利润函数,研究一个企业先对新技术研发投资进行决策,另一个企业在其决策之后采取相应的后发研发投资决策,建立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中新技术研发投资的动态博弈模型,获得了两企业在研发与跟进研发,单个企业研发和两企业都不研发三种情形下的最优价格和收益,归纳出三种情形下企业研发决策对研发投资额、成功概率、成本降低等参数的敏感范围,最后将模型扩展到多个企业的情况,证明企业在研发时需要考虑市场容量,避免在创新企业饱和的市场上过度投入。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整合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应链整合创新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就双寡头企业是否选择供应链整合创新问题,从成本收益角度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企业策略的动态演化过程及稳定状态。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博弈过程中,企业策略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否受竞争对手影响,取决于其供应链的整合成本、整合收益、超额收益和潜在损失,与竞争对手的这四个因素无关,也与两企业的原有收益无关;两企业策略相互影响时,存在两类不同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双寡头再制造进入决策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双寡头竞争背景下,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再制造进入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 研究表明,系统演化的均衡结果受再制造品附加值与新产品附加值比值的影响;该比值存在边界条件,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系统将演化至不同的均衡.通过适当的政府补贴机制,可促使系统演化至制造商均选择进入再制造策略的均衡.  相似文献   

4.
运用Hotelling模型和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国际经营模式的战略选择方程,利用复制动态进化机制探讨在无政府补贴干预和有政府补贴干预下企业之间博弈的变迁机理.研究发现:当国际经营机会成本较小时,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市场会自发达到所有企业选择国际经营模式的均衡状态;当机会成本较大时,政府必须支付企业足够的补贴以增加企业国际经营利润,鼓励企业选择国际经营模式,以期为\"走出去\"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对产污企业之间、环保部门和产污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产污企业不处理污染物的收益大于处理污染物的收益、环保部门对不处理污染物的企业处罚力度过轻或对产污企业进行监测的成本过高时,环境污染必然发生.要确保环境不被严重污染,就必须对不处理污染物的企业进行严惩,降低不处理污染物的预期收益.同时,要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减少监测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无理由退货政策下,零售商是否应该提供概率产品,以及概率产品和传统产品应该如何定价的问题.由于消费者会根据对不同产品的期望满意度决定是否购买,零售商需要考虑如何提供最优的概率产品与传统产品的产品组合.本文同时考虑了零售商的销售策略和产品定价决策,发现消费者满意度对零售商的决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地,随着消费者满意度的上升,零售商的利润反而有可能会降低.数值分析显示概率产品的随机性和消费者满意率对零售商的概率销售决策和利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供应链外部制造商进入供应链以后,双方可能会出现"违约"现象。将惩罚措施、违约额外收益以及合作超额收益、收益分摊系数引入到演化博弈矩阵中,并通过演化博弈方法寻找均衡点和鞍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供应链内外部制造商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双方策略的进化稳定性。研究表明:供应链内外部制造商策略的选择,不仅会受到自身"违约"额外收益与合作分摊收益额相对大小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另一方"违约"概率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包含等级生长单位的互花米草克隆植株多重关系网络,分析该网络结构,获取了互花米草的生长特征及其株丛间彼此回避竞争的生态学策略。将囚徒困境演化博弈模型引入互花米草克隆植株多重关系网络,通过对网络上演化博弈现象的刻画,展现了按照不同的规则选取网络中的合作节点时网络的特征:随机均匀选取初始合作节点时,合作频率随着背叛诱惑值的增加逐渐下降;选择不同类型的生物体单位为初始合作节点,选取株丛间根状茎间隔点,演化博弈到达稳态时,合作者的比例随着背叛诱惑值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意味着根状茎节点为互花米草生长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主体动态支付条件下区域环境保护行动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演化具有多重复杂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种群的初始状态及其相互激励关系.进而,识别了区域环境保护行动有效实施的边界条件与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具体国情,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一类博弈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一类博弈问题,构造一对多博弈模型。其同时具有Stackelberg模型、演化博弈模仿者动态模型的特点:在博弈的第一阶段,有限理性的群体参与者采取模仿者动态行为;在博弈的第二阶段,完全理性的个体参与者根据群体参与者的策略分布,确定自己的反应函数。博弈达到稳定状态后,群体参与者采取演化稳定策略,而个体参与者的风险占优策略将收敛于Nash均衡策略。讨论模型的一些性质:有限理性的群体在模仿过程中存在收益损失;老练的个体参与者存在欺骗行为;在个体参与者完全理性决策的带引下,可以解决多重Nash均衡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不均匀分布时企业的最小产品差异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需求集聚对企业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影响,构造了考虑消费者选择购买且消费者分布不均匀的Hotelling两阶段博弈模型,在需求充分覆盖的条件下,研究了竞争企业定价定址的策略均衡,得出激励企业采用最小差异化产品战略的若干条件和结论。  相似文献   

12.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排污权交易博弈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寡头垄断条件下的排污权交易博弈模型 ,分析了具有不同生产成本和治污成本的寡头企业在政府发放不同数量的许可证时的交易均衡 .证明了在特定情况下允许排污权交易并不一定有益 ,反而可能导致低产出率和高价格的市场均衡 ,并可能导致产品由低成本企业向高成本企业迁移 ,即高成本的企业反而生产更多  相似文献   

13.
不确定条件下双头垄断期权博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期权博弈理论是实物期权和博弈论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期权博弈模型不仅考虑了投资决策关键因素,同时在模型中还着重分析了双方竞争应用的策略及可能出现的纳什均衡解。研究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仿真计算并用图形说明了有关参数的改变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推导了两种方法计算领导者和跟随者公司的价值和临界值,讨论了非限制合作下纳什均衡解和解存在的条件与假设。讨论的观点结论对于研究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确定投资问题具有理论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恐怖袭击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本文针对两个易受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间的防御竞争问题进行了模型分析.首次将空间范围因素考虑进来,并基于Hotelling模型求得了最优防御范围.通过建立及对比同时和顺序博弈两种模型发现:同时博弈时会引发防御竞赛,而顺序博弈时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当两目标区域对称时,目标价值越大,达到均衡时受到袭击的概率会越小,与博弈类型无关.相对于扩大防御范围,增加防御密度对反恐更加有效.同时博弈时最优防御范围在中点处,与目标价值大小无关,而顺序博弈时防御范围与目标价值大小有关.研究结果为防御竞争目标间的防御体系构筑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pricing decision and the compensation strategy of a firm that relies on a heterogeneous sales force to sell its product in two periods. The sales agents’ selling abilities are their private information and will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gents’ selling efforts. We introduce three compensation contract strategies, i.e. pooling, semi-separating and separating that the firm can adopt in period one and by applying principle-agent theory, derive the optimal compensation contracts and optimal price for the firm in two periods in each strategy. Comparing these three contract strategies, we found that the optimal strategy for the firm depends on the discount factor. We show that the firm will surely offer separating contracts in period one for some small discount factor, and for some large discount factor pooling contract is certain to be provided in period one. However, semi-separating contracts may be considered for some mediate discount factor, and also may not appear for all discount factors in period one. Our analysis also reveals that the optimal price decreases with the discount factor when pooling contract is offered in period one and increases with the discount factor when separating contracts is offered in period one.  相似文献   

16.
考虑由制造商、零售商与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分别建立了集中与分散决策情形下单渠道与双渠道销售模式的供应链决策模型.首先,通过求解得到了不同决策模型的均衡解及利润;并进一步分析了集中与分散决策情形下闭环供应链的渠道选择决策,得到了供应链成员及整个系统选择不同渠道模式的条件.然后,以集中化的最优决策结果为基准,探讨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发现制造商通过将简单的价格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或两部收费制契约结合可实现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最后,运用数值算例分析了消费者的渠道偏好对闭环供应链影响,并验证了所设计的契约对协调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考虑三寡头垄断的保险市场动态价格博弈模型.在模型中,一个寡头采取自适应决策,其余两个寡头采取有限理性决策,由此建立三寡头价格博弈微分方程模型.系统有唯一的Nash均衡点.并对该系统的稳定性和Hopf分岔的存在性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证实了理论的准确性,并且展示了系统的动态行为.保险公司在考虑延迟的价格博弈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延迟参数的值,并适当地降低自身价格调整速度,以使系统尽快稳定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