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研究了全缘叶蓝刺头(Echinops integrifolius Kar.et Kir.)根的化学成分.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制备薄层色谱及重结晶等技术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核磁共振波谱及质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全缘叶蓝刺头根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及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甲醚(1)、(+)-11α,13-二氢去氢木香内酯(2)、豆甾醇(3)、7-羟基香豆素(4)、东莨菪素(5)、对羟基苯甲酸(6)和茵芋苷(7),其中化合物6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和7是首次从蓝刺头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重结晶、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分离全缘叶蓝刺头(Echinops integrifolius Kar.et Kir.)根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从全缘叶蓝刺头的根中分离15个化合物,鉴定了胡萝卜苷(1)、原儿茶酸(2)、原儿茶醛(3)、咖啡酸(4)、东莨菪苷(5)、breynioside A(6)、龙胆酸(7)、5,7,4'-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8)、矢车菊黄素(9)等9个化合物.对其中部分化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3、4、7表现出优于阳性对照Vc的自由基清除作用,IC_(50)值为2.177、0.844、0.800、1.434 mg/L,阳性对照Vc的IC_(50)值为3.629 mg/L.化合物3~7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化合物2、3、4、7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不同温度、降水和沙埋深度对冬型一年生植物砂蓝刺头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暗交替(12 h/12 h)条件下,砂蓝刺头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30℃/20℃,萌发率达到95.2%;其次是25℃/15℃,萌发率为57.78%.种子出苗的最适沙埋深度为1 cm, 1~5 cm埋深种子萌发及出苗率随沙埋深度增加而减小;在幼苗能够出土的沙埋深度(0~4 cm),幼苗首次出土所需的时间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而延长.在1 cm埋深处,幼苗出土率随着单次降水量的增大显著增加;单次降水量6~24 mm时出苗率25%, 30 mm时出苗率达到46.7%.不同降水处理对不同沙埋深度种子出苗也具有显著影响;在1~4 cm埋深内,月降水量56 mm的出苗率显著大于36 mm,在1 cm埋深处出苗率分别为70.93%和42.28%.在沙坡头地区,降水分布较多的夏季和秋季早期是砂蓝刺头种子最适宜的萌发及出苗环境,这是一年生植物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时空分布适应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蓝桉叶水提液(2%、5%、10%)、抽提后的蓝桉叶(2g、5g、10g)和阴干蓝桉叶(2g、5g、10g)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蓝桉叶水提液能降低紫茎泽兰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胚根和胚轴长度及幼苗生长,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2%水提液对发芽率的作用除外),但低浓度有时会促进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和幼苗新生叶片数;以蓝桉作为竞争植物与紫茎兰竞争以抑制其生长,且蓝桉不会对当地其他植物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蓝盆花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传统民族药用植物窄叶蓝盆花和华北蓝盆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蓝猪耳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石蜡切片、粉末制片对蓝猪耳的茎、叶横切面组织显微结构及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茎横切面四方形,四棱处向外凸起呈三角形,皮层内侧为一层扁平排列紧密的细胞,韧皮部较窄,外侧有纤维散在,断续排列成行,木质部于四角处较发达,导管多径向排列,髓部宽广;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气孔不等式,栅栏组织1列,主脉维管束外韧形,半月形。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蓝猪耳显微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蓝猪耳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石蜡切片、粉末制片对蓝猪耳的茎、叶横切面组织显微结构及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茎横切面四方形,四棱处向外凸起呈三角形,皮层内侧为一层扁平排列紧密的细胞,韧皮部较窄,外侧有纤维散在,断续排列成行,木质部于四角处较发达,导管多径向排列,髓部宽广;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气孔不等式,栅栏组织1列,主脉维管束外韧形,半月形。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蓝猪耳显微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对南板蓝不同时期各器官及整株养分的质量分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南板蓝植株及各器官养分的质量分数都表现为N>K>P;南板蓝不同器官氮、磷、钾三养分的质量分数表现为叶>茎>根;不同时期南板蓝氮、磷、钾素的质量分数都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氮素的质量分数以7~8月最高,磷素的质量分数以6~7月最高,钾素的质量分数在8月较高.初步将南板蓝的营养生长期划分为种植-成活期、幼苗期、生长旺盛期及收获期4个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选用多年生黑麦草为受体,采用溶液培养法初步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蓝桉叶水浸提液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及其生理生化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蓝桉叶水浸提液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0.02g/mL时促进作用最明显,0.10g/mL时抑制作用最明显,且0.02g/mL处理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比较有利;不同质量浓度的蓝桉叶水浸提液使黑麦草体内的SOD,POD活性先升后降,CAT活性逐渐升高,O2.-和MDA含量逐渐增加,并且在0.02~0.04g/mL下处理效果最好;随着蓝桉叶水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在高质量浓度时,细胞受到一定破坏,影响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从而得出:低质量浓度蓝桉叶化感物质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高质量浓度抑制效果明显,0.02~0.04g/mL为最佳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外界条件如pH、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液浓度对可见光催化溴化氧铋(BiOBr)降解亚甲基蓝溶液性能的影响和降解机理推断.通过添加各种自由基清除剂深入探讨了其对反应体系中活性氧自由基的抑制作用,从而推测溴化氧铋(BiOBr)降解亚甲基蓝的反应机理,并确定在该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氧形态.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及形态学观察,对信阳秋季发生的伞菌目真菌种类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伞菌目真菌5科、7属、11种1变种.其中可食用真菌9种,有毒真菌1种1变种.有10种真菌为信阳地区新记录.对每种真菌子实体形态及显微特征进行了记述.  相似文献   

12.
山东李属植物花粉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李属10种植物花粉的亚星微形态特征。花粉粒的外部形态,大小和外壁纹饰的形态及分布密度各种间均有明显差异,这些微细差别可为李属植物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中华稻蝗若干种群进行了基于形态分类学重要特征、染色体C带核型和RAPD分子标记的种群遗传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华稻蝗从形态上来看东部沿海种群体型较大,前翅较长,尾须较钝,而内陆及东北种群则体型较小,前翅较短,尾须较尖;但从外生殖器基本结构来看,不同种群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其次,不同种群在染色体数目、着丝粒位置以及C带带型等方面具有明显恒定的结构特点.从RAPD分子标记研究结果来看,不同种群拥有明显一致的分子标记数据.由此可见,我国中华稻蝗是稻蝗属中一个广布物种,其外部形态结构的差异可能与其分布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然而其外生殖器结构能够反映物种的基本特征.从种群遗传学角度来看,染色体带型结构和分子标记结果的稳定性更能体现物种遗传结构的本质,因此,文章支持Ho llis将无齿稻蝗等合并入中华稻蝗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侧条光唇鱼和宽鳍鱲的两个地理种群形态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采集于广东南岭和海南五指山的侧条光唇鱼和宽鳍鱲进行外部形态比较研究.侧条光唇鱼和宽鳍鱲的两个地理种群,五指山的种群生长速度大于南岭种群,但其形态差异不大,两个地理种群仍是同一种.  相似文献   

15.
文中记述分布于山西省的实蝽属Anthaminia昆虫两种,从形态、经济关系和生物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本属和近缘属果蝽属Carpocoris种类之间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6.
对虾池中紫色非硫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特异性培养基对采自宁波地区虾池泥水样品进行富集、分离和纯化,得到了11株紫色非硫细菌(PNSB),依据形态特征观察、活细胞吸收光谱测定及碳源利用等实验,初步鉴定这些光合细菌分属于3个属中的4个种,即红假单胞菌属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红细菌属的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和红微菌属的万尼氏红微菌(Rhodomicrobium vannielii).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连续显微拍摄,对来自湖北峡东地区泗溪剖面灯影组石板滩段薄层泥质沥青灰岩中的宏体藻类化石开展详细研究,鉴定出1属3种(包括2个新种)和一种首次发现的具有单轴分枝特征的宏体藻类化石(未定属种)。以Monopodial-branching型化石和Vendotaenia paviment- pes为代表的具单轴分枝性状和固着装置的藻类化石在华南灯影组地层中的首次发现, 说明灯影期宏体藻类分枝、固着器等重要性状并没有消失。研究结果丰富了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末期后生藻类的多样性, 对探讨多细胞藻类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食用菌制种及栽培中的污染真菌5科7属12种:毛霉科(Mucoraceae)1属2种,根霉属(Rhizopus),黑根霉(R.nigricans Ehrenb.),杭州根霉(R.hangchow Yamazaki.),点头根霉(R.reflexus Ehrenb.);长喙壳菌科(Ceratostomataceae)1属1种,毛壳菌属(Chaetomium Kunze et Schmidt),卷顶毛壳菌(C.murorumCda.);丛梗孢科(Moniliaceae)2属5种,青霉属(Penicillium)3种,皮落青霉(P.crustosumThom),葡酒色青霉(P.vinaleumGilman et Abhott.),类阿达青霉(P.adametzioides Abeex Smith.Br.),曲霉属(Aspergillus)2种,黄曲霉(A.flavusLink.),青霉状曲霉(A.penicilloidesSpegazzini);暗梗孢科(Dematiaceae)2属2种,链格孢属(Al-ternariaNees ex Wallr.)1种,细交孢链孢霉(A.tenuis Nees.),枝孢霉属(Cladosporium)1种,禾黑芽枝霉[C.herbarum(Pers.)Link];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1属1种,拟盘多毛孢菌属(Pestalotiopsis),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sp.).其中,杭州根霉(R.hangchow),点头根霉(R.reflexus),卷顶毛壳菌(C.murorum),皮落青霉(P.crustosum),葡酒色青霉(P.vinaleum),类阿达青霉(P.adametzioides),青霉状曲霉(A.penicilloides),禾黑芽枝霉(C.herbarum)8种真菌为河南省食用菌污染真菌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