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分析了不同期限的银行借款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国有控股股权对银行借款与投资决策关系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短期借款,长期银行借款与投资支出具有更显著的负向关系;而超额短期借款对投资支出的负向作用不显著,说明并不具有治理效应;整体上,银行借款的增量和存量对投资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在低成长企业中银行借款的增量促进了企业的过度投资,与预算软约束的理论预期一致;而银行借款的存量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有抑制作用,这一点支持负债的治理效应理论。在国有股权控股的低成长性公司中,银行借款的增量与投资支出存在一定的负向关系,而银行借款存量的作用不明显;这一结果支持政府股东双重性理论,国有股权减弱了银行借款存量的纪律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鲜有关于债券市场中企业风险信息披露的研究文献.本文以2006-2017年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债券募集说明书为样本,通过对企业风险信息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了公司风险信息披露行为对债券风险溢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债券募集说明书的风险披露程度与债券风险溢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券的担保条款、产权性质、发债企业绩效以及投资者的风险敏感性,对风险披露程度与债券风险溢价的正相关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这证实了债券募集说明书的风险披露程度上升会提高投资者的违约风险感知,从而导致债券风险溢价上升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一直都是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依据,从企业发展的动态角度探讨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期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最高,衰退期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最低;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成长期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影响不显著,成熟期和衰退期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从相关系数来看,衰退阶段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绩效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公司集团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结构超额控制上市公司,在管理体制上采取集权和分权两种形式.终极控制人和CEO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可以通过若干途径影响公司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效率.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初始状态及各参数变化对内部资本配置行为的影响,为公司集团管理体制的选择提供一个经济学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下终极控制人有不同的最优管理体制.企业的产出效率、激励机制、集权程度、管理成本以及CEO的非现金偏好度都将影响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A-H股溢价率的价值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有效定价因子并构建可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策略一直是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运用组合价差法分别研究了基于A-H股溢价率的3种价值投资策略1998年至2007年的超额收益,发现空间策略和时间策略都可获得超额期望收益,时空交叉策略又可进一步提高超额收益.基于Fama等(1992)构造合溢价率的4因素模型,证明了在控制市场风险、B/M比值和公司规模3个因素后,溢价率效应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共荣  刘燕 《系统工程》2007,25(10):40-45
对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技露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超额收益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中国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发现: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在年报公告日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较之简单披露的公司显著为正;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详细程度与事件期内的累积超额收益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社会信任氛围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氛围减少了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降低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在降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方面,内部控制与社会信任氛围起相互替代作用,社会信任氛围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在高质量内部控制公司相对较弱。本文丰富与拓展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抑制机制的研究,为我们认识社会信任氛围与内部控制间的交互作用,对于协调推进内、外部治理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司创业投资活动是创新性技术、产品及商业模式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然而,公司创业投资是一项冒险行为决策,其启动和终止始终在实现战略目标、财务收益和控制风险之间权衡。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从业绩反馈视角探究公司创业投资决策的驱动及情境影响因素,并利用2007~2015年中国信息科技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①当实际业绩高于行业期望目标而处于绩优状态时,企业对当前状态满意,公司创业投资的强度减弱;②当实际业绩低于行业期望目标而处于绩差状态时,企业为改善业绩而增强了风险承受度,公司创业投资的强度提高;③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对业绩反馈与公司创业投资强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行业竞争性越高将推动绩优企业开展公司创业投资活动,而董事会权力越大将遏制绩差企业进行公司创业投资。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背景下,探讨公司创业投资行为的驱动因素,丰富了企业创新与适应能力研究成果,也为企业冒险行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2006–2019年发行的全部上市公司债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汇率风险暴露对公司债风险溢价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公司更高的汇率风险暴露将增加公司债风险溢价和预期违约概率.其中,公司汇率风险暴露每增加1个标准差,公司债的风险溢价增加5个基点.更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会削弱汇率风险暴露和公司债风险溢价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多的实证证据表明汇率风险暴露会使公司在债务违约事件中承担更多的价值损失.公司的汇率风险暴露将激化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导致更多的低效率投资.在融资约束更严重的公司中,汇率风险暴露将更显著地增加公司债的风险溢价.我们还借助“811汇改”,识别了汇率风险暴露和公司债风险溢价的因果关系.本研究为汇率风险暴露对公司债券融资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也基于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视角解释了汇率风险暴露影响公司债风险溢价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终极控制人的研究视角,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特殊的债务融资现状和制度背景,将银行借款从企业负债中单独区分出来,研究终极控制人的终极所有权、终极控制权与终极所有权的分离度、终极控制人性质对银行借款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并选用2004~2011年我国制造业非ST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两权分离度与企业银行借款短期比例显著负相关;终极所有权与银行借款短期比例显著负相关;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短期借款比例较高。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民营企业,两权分离度对国有企业的银行借款期限结构影响不大;在相同终极所有权的条件下,国有企业能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地区市场环境对企业参股银行业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参股银行业对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市场环境影响了企业参股银行业的意愿和行为,在市场环境较差的地区,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参股银行业.与没有参股银行业的企业相比,参股银行业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而且其贷款成本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参股银行业对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在那些处于市场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在市场环境不完善的制度背景下,企业建立与银行之间的股权关联的行为动机和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2005-201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公司内部金字塔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无论是衡量金字塔结构横向特征的"金字塔链条数",还是衡量金字塔结构纵向特征的"两权偏离度",都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第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能够提高公司业绩,尤其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绩效水平;第三,公司内部的金字塔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随着治理环境的改善,金字塔链条数对公司业绩的正效应增强(即递增效应),两权偏离度和终极所有者持有的现金流权对公司业绩的正效应减弱(即替代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政府释权理论,为政府控股下的企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技术,利用正则表达式检索和提取公司年报风险段落,并以风险关联词度量年报风险披露的程度, 实证检验了风险信息披露与股票流动性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风险信息披露与股票流动性负相关, 说明披露的风险越多, 市场风险感知越强, 投资者交易行为更加谨慎,股票流动性越低; 在风险披露影响股票流动性的过程中, 投资者情绪起到了不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比于国有、信息质量较高以及地区法律环境较好的企业,在非国有、信息质量较低以及地区法律环境较差的企业中,风险披露与流动性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风险披露语调和非模板化程度同更高的流动性相关; 不同于风险披露与长期流动性的负相关关系,风险披露与短期异常流动性正相关。系统性地检验了中国风险信息披露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丰富了风险信息披露与市场流动性相关的文献。在实证基础上,指出中国风险信息披露现有不足, 建议加强上市公司风险披露监管力度,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完善市场制度规范的政策, 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基本利益, 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以银行贷款为主, 而'贷款续新"政策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继续获得银行贷款. 论文选用我国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 实证分析了政治关联、制度环境差异与银行贷款续新的关系. 研究发现, 企业的政治关联确实为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 且政治关联对续新的作用不受地区环境差异的影响. 我们还发现相同条件下, 制度环境好的地区,银行处于自身规避贷款风险的角度考虑, 更倾向于拒绝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续新.  相似文献   

15.
银行贷款在我国企业的外部融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贷款续新"政策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继续获得银行贷款以支持企业的正常运营.选用中国2004--2008年A股沪市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政治关联、经营业绩与银行贷款续新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的政治关联确实为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相对于业绩好的企业而言, 业绩差的企业反而获得了更多的贷款续新.还发现企业的政治关联作用能够很好的提高经营业绩,且业绩较好的公司更能发挥出“政治关联"带来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高阶矩风险控制的贷款组合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银行各项资产组合收益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 以VaR来控制贷款组合的风险价值, 以偏度约束来控制贷款组合收益率的整体分布向大于均值的方向倾斜、以减少发生总体损失的单侧风险, 以峰度来控制贷款组合收益率分布出现极端情况的双侧风险, 建立了资产分配的收益率均值-方差-偏度-峰度模型.本模型的创新与特色是通过峰度约束控制了贷款组合收益率向极端损失偏离的程度.在马可维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 增加了偏度和峰度参数, 建立了收益率均值-方差-偏度-峰度模型.模型通过方差约束, 控制了组合收益率偏离均值的离散程度: 通过偏度约束, 控制了组合收益率总体分布向损失一侧偏离的程度: 通过峰度约束, 控制了组合收益率出现极端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 模型从多个角度控制了贷款组合的风险, 拓展了经典的均值-方差优化组合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金融机构交通投资规划中的资源配置优化问题,基于某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金融实际业务数据,从考虑行业风险集中度和区域差异两个维度构建量化模型,测算环境指标变化对交通投资绩效的影响,预测交通行业各子系统的存款贡献率,建立交通投资的综合规划模型,提出基于行业集中度的新增资源分配策略和交通金融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结论表明,外部中观环境与某银行交通金融子系统绩效存在相关关系,不同时期各子行业的贡献率存在差异,交通投资资源应向环境良好的地区集聚.统筹规划改善了银行交通金融业务的流动性风险防控和资源供给,实现了对交通金融资产负债表的主动管理.研究结论可以为金融机构交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332个贷款实际样本为数据集,讨论了基于目前常用的4种评价体系的判别模型和LOGIT模型的预测精度问题,有助于金融机构建立内部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预警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在探讨人工神经网络 ( ANN)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文中根据 ANN理论 ,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中有关财务状况预警信号的知识表示、获取和推理过程 ,提出了信贷风险特征抽取的原则 ,设计了 BP模型决策工具 ,进行了示范性的实验设计 ,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得各国研究者开始深入研究房地产部门与金融体系的这种连带关系所传达的信息,并思考应对之道. 本文首先从资产价格波动角度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的机制和传导过程. 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引入AR-GARCH-CoVaR模型,估算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 研究表明:银行将房地产作为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投资行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额占总贷款额的20%左右,但这20%的贷款可能产生的风险却几乎相当于金融系统自身的系统性风险. 此外房地产部门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存在顺周期性,这表现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房地产的风险溢出效应较大,而在2010年经济逐步恢复稳定时房地产的风险溢出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